摘要:在室溫條件(26℃~30℃,RH=60%-80%)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鉀肥對菠蘿采后貯放品質(zhì)的影響。結果表明:適當施尿素(含純N≥46%)能提高菠蘿果實單果重和在采收時的可溶性固性物和可溶性總糖含量;中氮量(15kg/667m2)能提高菠蘿貯藏后期可溶性總糖的含量,而高氮量(25kg/667m2)則能提高菠蘿在貯藏后期可滴定酸的含量;增施硫酸鉀不僅能提高菠蘿在采收時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而且能提高菠蘿在貯藏中后期VC和可溶性蛋白質(zhì)的含量;在貯藏后期,低濃度的氯化鉀(17kg/667m2)能提高菠蘿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而中等濃度的氯化鉀(34kg/667m2)則能提高菠蘿可滴定酸含量。
關鍵詞:菠蘿;品質(zhì);氮肥;硫酸鉀;氯化鉀
中圖分類號:TS255.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9-0069-2
0 前言
菠蘿(Ananas comosus L. Merrill)是鳳梨科鳳梨屬果樹,菠蘿是熱帶名果之一。菠蘿果實品質(zhì)優(yōu)良,風味獨特,富含營養(yǎng)。除供鮮食及作蜜餞果脯之外,又是罐頭工業(yè)的主要原料之一。目前菠蘿單位面積產(chǎn)量低,中國現(xiàn)有廣泛栽培的巴厘品種,栽培技術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且有90%以上是不符合加工的巴厘品系,汁少、酸度不夠,肉質(zhì)疏松,品質(zhì)指標較差,盡管國際市場對菠蘿罐頭需求量大,但我國菠蘿罐頭在質(zhì)量和價格上缺乏競爭力。因此,提高菠蘿果實的品質(zhì)急待解決。
菠蘿生產(chǎn)低產(chǎn)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養(yǎng)分不足與比例不協(xié)調(diào)是限制產(chǎn)量和品質(zhì)進一步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菠蘿的營養(yǎng)特性與氮磷鉀肥用量與配比以指導平衡施肥、提高菠蘿的單產(chǎn)和品質(zhì)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肥料并不是越多越好,施肥還要遵循報酬遞減律、植物的營養(yǎng)期,才能有效地應用施肥手段調(diào)節(jié)應用條件,達到高產(chǎn)量、改善品質(zhì)和保護環(huán)境的目的。因此,尋找合理高效的施肥方案,將會對菠蘿生產(chǎn)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試驗旨在研究不同施氮肥和鉀肥對菠蘿采后貯藏品質(zhì)的影響,以期能為提高菠蘿的貯藏品質(zhì),尋找最佳的施肥方案提供參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試材料
本試驗在南亞所的菠蘿品種基地進行,供試菠蘿品種為巴厘(Ananas comosus cv. Comtede Paris)。供試肥料為尿素(含純N≥46%)、硫酸鉀(含K2O≥52%)和氯化鉀(含K2O≥60%)。
1.2 施肥方法
采取施不同氮鉀肥進行處理,分別設三個因素,每個因素三個水平,一個空白對照(CK),共10個處理,采用單因素隨機區(qū)組試驗,3次重復,處理間有保護行隔開。每個處理菠蘿栽種面積為0.17畝,在菠蘿的果實膨大時期(5月14日、5月22日)分兩次施肥,采用滴灌施入。施肥處理如表1。
每次施用肥料都在一天內(nèi)完成,并且在施完后所有的區(qū)組都用清水灌溉半小時,其他時間沒有安排澆水,但因受季節(jié)天氣的影響在施肥的前后時期田間水分充足。每個水平處理選擇30株生長一致的菠蘿作為以后試驗材料。
1.3 菠蘿采收與處理
菠蘿采收于2007年9月3日上午進行,用刀帶果柄采收后,立即運回冷庫預冷2~3h。選取果型端正、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果實,留果柄2~3cm,清水沖洗,晾干后在室溫條件(26℃~30℃,RH=60%-80%)下貯放。
1.4 測定指標與方法
在果實采收當天和采后貯藏期間每隔4天取樣一次,測定各項品質(zhì)指標。
1.4.1 單果重的測定 采收后用天平測定果實重量,計算平均單果重。
1.4.2 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測定 采用手持折光儀測量。
1.4.3 可滴定酸(TA)含量的測定 采用酸堿滴定法[7],以檸檬酸計。
1.4.4 維生素C(Vc)含量的測定 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7]。
1.4.5 可溶性總糖含量的測定 采用蒽酮比色法[8]測定。
1.4.6 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的測定 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染色法[8]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施肥對菠蘿采收時單果重和品質(zhì)的影響
施一定量的尿素(含純N ≥46%)能適當?shù)靥岣卟ぬ}單果的重量,菠蘿的可溶性固性物和可溶性總糖的含量也隨尿素的增加而上升。A2處理的菠蘿單果重與對照之比水平顯著(P<0.05)。而A3處理菠蘿的可溶性固性物和可溶性總糖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P<0.05)。施硫酸鉀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菠蘿可溶性總糖的含量,其中B1和B2 均與對照比水平顯著(P<0.05),但其與VC的差異不顯著。
2.2 不同施肥對菠蘿可溶性固形物(TSS)的影響
2.2.1 對照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在采收時為9.6%。而處理A3果為13.47%,顯著地高于對照果(P<0.05)。雖然處理A2和A3的TSS含量一直保持下降的趨勢,但A3處理果在整個貯藏過程中TSS含量顯著高于對照果(P<0.05)。由此可見,施25kg/667m2尿素(含純N≥46%)可以顯著提高菠蘿在貯藏時期可溶性固形物(TSS)的含量。
2.2.2 除B2處理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外,其他處理之間的TSS含量在貯藏過程中出現(xiàn)先上升再下降的趨勢。處理B3果實的TSS含量在貯藏中后期(4~16d)內(nèi),都明顯高于其他處理果??梢姡?0kg/667m2的硫酸鉀能延緩菠蘿在貯藏時期可溶性固形物的下降。
2.2.3 在整個貯藏過程中,所有果的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為先升高后下降。對照果的TSS含量在貯藏第4d到達最大,而各處理果的峰值都出現(xiàn)在貯藏第8d,比對照果延遲了4d,隨后開始下降。C3處理果的TSS含量在貯藏中后期(8d后)都高于對照果和處理果C2,并且達到顯著水平(P<0.05)。可見,施50kg/667m2氯化鉀可明顯延緩菠蘿果實TSS含量在貯藏后期的下降。
2.3 不同施肥對菠蘿VC含量的影響
2.3.1 對照果VC含量在貯藏第8d時上升到最大,然后逐漸下降。A3處理果VC含量在前期與對照果變化趨勢其本相同,但其后期下降緩慢。而A1和A2處理果的VC含量最大值出現(xiàn)在貯藏第12d,比對照果延遲了4d。可見,施不同量的尿素(含純N≥46%)能抑制菠蘿VC含量的下降,但效果不明顯。
2.3.2 在貯藏前期,對照果和B1處理果的VC含量不斷上升,而B2和B3處理果的VC含量則在貯藏第4d有所回落后再升高;對照果和B3處理果的VC含量均在貯藏第8d達到最大,而B1和B2處理果的最大VC含量則出現(xiàn)在貯藏第12d,比對照果推遲了4d;高峰過后,各處理果和對照果的VC含量都在不斷下降。B3處理果的VC含量在整個貯藏時期都比B1處理果和CK高,且在貯藏中后期,B2和B3處理果的VC含量都顯著高于CK和B1處理果(P<0.05)??梢?,施40kg/667m2和60kg/667m2的硫酸鉀均能顯著提高菠蘿的VC含量,且有效地抑制菠蘿VC含量在貯藏過程中的降低。
2.3.3 對照果的VC含量采后持續(xù)上升,而各處理果的VC含量在貯藏前4d時均有所下降,隨后都快速上升,在貯藏第8d,各處理果和對照果的VC含量均達到最大,隨后開始逐漸下降。在貯藏前12d,C3處理果的VC含量高于對照果,而C1處理果的VC含量都要低于對照果。在整個貯藏期間,C2處理果的VC含量與對照果比較接近。據(jù)單因素隨機試驗方差分析方法進行F測驗得出,各處理沒有差異。可見,施不同量的氯化鉀對菠蘿VC含量影響不顯著。
2.4 不同施肥對菠蘿可滴定酸(TA)含量的影響
2.4.1 施尿素對菠蘿可滴定酸(TA)含量的影響能提高菠蘿可滴定酸含量,并延緩果實貯藏后期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
2.4.2 施硫酸鉀對菠蘿可滴定酸含量的影響能提高菠蘿在貯藏后期的可滴定酸含量,其中施40kg/667m2硫酸鉀處理效果最好。
2.4.3 施氯化鉀對菠蘿可滴定酸含量的影響能抑制菠蘿在貯藏后期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
2.5 不同施肥對菠蘿可溶性總糖的影響
2.5.1 施尿素對菠蘿可溶性總糖的影響可顯著地提高菠蘿果實的可溶性總糖含量并減緩貯藏后期其含量的下降。
2.5.2 施硫酸鉀對菠蘿可溶性總糖的影響對菠蘿采后貯藏中的可溶性總糖含量的影響不明顯。
2.5.3 施氯化鉀對菠蘿可溶性總糖的影響貯藏時期與對照果的差異均不明顯。
2.6 不同施肥對菠蘿可溶性蛋白的影響
2.6.1 施尿素對菠蘿可溶性蛋白的影響能顯著地提高菠蘿果實在貯藏中后期的可溶性蛋白的含量。
2.6.2 施硫酸鉀對菠蘿可溶性蛋白的影響能顯著提高菠蘿果實在貯藏中后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
2.6.3 施氯化鉀對菠蘿可溶性蛋白的影響顯著地提高菠蘿果實在貯藏后期(12d)的可溶性蛋白含量。
3 討論
果實品質(zhì)的好壞,不僅與水果品種有很大關系,而且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過程中的施肥方案與技術,合理的施肥方案能提高果實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不當?shù)氖┓史椒ú粌H會浪費肥料,還會影響果實的品質(zhì)風味。因此,對某種水果來說,合理正確的施肥方案將會對其品質(zhì)和耐貯性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土壤的各種營養(yǎng)元素中,除了C、H、O外,N、P、K 3種元素是植物需要量和收獲時帶走較多的營養(yǎng)元素。而一般土壤中所含的能為植物利用的這3種元素的數(shù)量都比較少,會出現(xiàn)養(yǎng)分供應之間不協(xié)調(diào),并明顯影響植物的產(chǎn)量。另外,氮肥的水平并不是越多越好,還要與其他肥料(如鉀或磷)搭配才能發(fā)揮它們的最佳效果。因此,尋找合理的施肥方案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具有重要的意義。
另外,可溶性糖與酸的含量及其配比是影響果實風味品質(zhì)的重要因素。對于菠蘿鮮食品種,一般來講,高糖中酸風味濃。本試驗結果顯示,中等濃度的氮(15kg/667m2)能極顯著地抑制菠蘿果實在貯藏過程中可溶性總糖含量的下降,蛋白質(zhì)在貯藏的后期,會逐漸轉(zhuǎn)化成糖,供果實呼吸作用使用。本試驗結果表明,施適當?shù)拟浄誓芴岣卟ぬ}可溶性蛋白在貯藏期的含量。除可溶性總糖之外,本試驗結果也證明了施鉀肥對菠蘿的其他品質(zhì)均有明顯的影響,這與許前欣等在鉀肥對蔬菜產(chǎn)量品質(zhì)效應的研究結果一致。
但由于試驗設計不夠充分和試驗條件的限制,還未能得出對菠蘿品質(zhì)的最佳施肥方案,施肥對菠蘿采后品質(zhì)的影響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4 結論
本試驗研究得出:
(1) 施15kg/667m2尿素(含純N≥46%)能顯著提高菠蘿單果重量和提高菠蘿在貯藏后期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而施25kg/667m2尿素(含純N≥46%)能顯著提高菠蘿在采收時期的可溶性固性物和可溶性總糖含量,并且提高了菠蘿在貯藏后期可滴定酸的含量。
4.1 施40kg/667m2和60kg/667m2硫酸鉀都能顯著提高菠蘿在采收時期可溶性總糖的含量,并且能顯著地提高菠蘿在貯藏中后期的VC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
4.2 施17kg/667m2氯化鉀則能顯著提高菠蘿在貯藏后期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而施34kg/667m2氯化鉀能顯著提高菠蘿在貯藏后期可滴定酸含量。
參考文獻
[1] 彭鏡波,李育農(nóng).果樹栽培學各論(第2版)[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0:127-128.
[2] 周柳強,張肇元,黃美福,等.菠蘿的營養(yǎng)特性及平衡施肥研究[J].土壤,1991(1):43.
[3] 陳金棟,史國強.菠蘿黑心病研究進展[J].福建熱作科技,1994,19(2):28-29.
[4] 沈其榮.土壤肥料學通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59-161.
[5] S. N. Asoegwu. Nitrogen and potassium requirement of pineapple in relation to irrigation in Nigeria[J].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1988, 15(3):203-210.
[6] 張憲政,陳鳳玉,王榮富.植物生理學實驗技術[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66-161.
作者簡介:林新蓮(1981-),女,大專,就職廣東省梅州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研究方向:花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