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兩種樂趣,一種是物質(zhì),一種是精神,物質(zhì)的樂趣很容易填滿,但是物質(zhì)生活的改善一定是有邊界的,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種邊界在哪兒。
多好的飯,你吃完了后不想馬上吃下一頓,物質(zhì)空間非常容易填滿,但是一個人的精神空間永遠填不滿,在學(xué)習(xí)當中就知道知識永遠不夠。中國文化浩如煙海,一個人在某領(lǐng)域中有所建樹就非常不易,不要說在各個領(lǐng)域,讀書一定是先苦后甜,當你能夠感受到讀書的甜度的時候,這就是你人生中一個極大的進步。
古人過去說,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不是每個人聽到這句話時就能夠深刻地理解,我小時候看書,坐半宿,躺著看半宿,一直到天亮,很長一段時間晚上不敢拿書,只要拿起一本書,只要沒讀過,一定讀到天亮,一讀書就非常興奮,不容易入睡,后來我發(fā)現(xiàn)如果我想睡覺,讀已經(jīng)讀過的書,就容易入睡。今天回憶起這些都成為遙遠美好的記憶。今天拿起書來我估計讀不到三十分鐘就困了,就要睡了,但年輕時不是這個狀態(tài)。
今天想想,凡是能夠熟知,隨手就說出來的事情,往往是年輕時讀的書。
宋代一個大臣叫倪斯,關(guān)于讀書有一段高論。他說自然的聲音,人為的聲音,都是很美妙的聲音,但這其中,讀書聲為最。他最后總結(jié),人間之事凡事都是利害相伴,有利就有害,只有讀書,有全利而無一害。
(選自《新京報》2012年4月21日/阿門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