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剛開學的一次“補充習題”做得很糟糕,為了引起學生的重視,特地花了課堂上的一點時間,告訴學生:這“補充習題”的質(zhì)量太好了,可過幾天后,當備課組要求學生人手再配一本練習冊的時候,學生卻不買賬了。
關鍵詞:認可;學習積極性;教學方式;多樣化;減負
老師,如果我將來也做老師的話,我一定會做一個像您所說的那樣的老師,我也不會占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吃虧是福。
物理老師常說,物理是講理的,的確如此,如果能說出題目怎么做的道理,那就真的會了,否則就是瞎猜的,要么是抄的。
物理是我學習最輕松的,老師讓我們在課堂上看錯題,就是不想讓我們再犯同樣的錯誤。
物理的東西雖不多,但卻要思考,在老師的教導下,我第一次放下書來上課,這是我從沒遇到過的,很好奇,知識變得好理解了
物理老師不按常規(guī)出牌,有方法,有思維,提高了我的思考能力,物理課是思考課,真的很不錯,八年級一上物理課就頭痛,現(xiàn)在越來越喜歡物理了。
現(xiàn)在的物理老師一改從前,雖然“機械效率”這一章有時課堂上也茫然過,但聽后一想就能理解,這樣的效果和八年級相比好多了。
這是今年我所教的九(5)班的學生在周末的“成長之路”中寫的。我在一所全寄宿的民辦學校任教,學生每到周末,在周末電影之前,有一節(jié)課專門用來寫兩周以來的最開心的事、最遺憾的以及你想對每一個科任老師想說的話,即我們所說的“成長之路”,說白了,這是一個學生和老師交流與溝通的平臺,但沒想到有如此之多的學生都這樣說,這源于我的一次不經(jīng)意的“自圓其說”:
一般情況下,每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都有作業(yè)紙和教材配套的“補充習題”,可剛接手初三時,學生做“補充習題”的熱情不高,不少學生只是應付了事:字跡馬虎的有,沒做完的有,于是在上課的時候我特地花一段時間說了說補充習題的好處,“它最大的好處是題量小、選題精,如果你不想做很多習題的話,那就必須認真對待,如果能把作業(yè)紙和補充習題上的習題都搞懂的話就夠了,成績可以達到優(yōu)秀了?!笨蛇^一段時間后,備課組要求學生再人手配一本練習冊,我剛到班級一宣布,就不止一個學生說:“老師,你不是說‘補充習題’是非常好的練習冊嗎,怎么還要其他練習冊呀?”我很尷尬也很生氣地回到辦公室。冷靜下來的我再次走進教室宣布,如果你們真的能按我的要求去做,那就不需要其他練習冊了。學生們一片歡呼雀躍。
接下來的就是我要考慮的事了,如果學生的成績與同軌差距較大,一方面于良心上說不過去,另一方面也會被人笑話的??山酉聛淼氖虑樽屛矣悬c意想不到:
課堂上,孩子們的聽課更加認真了,按常理,進入初三的學生課堂上舉手發(fā)言的少了,但現(xiàn)在有人不經(jīng)意地會在課堂上舉手發(fā)言,為此,我還在課前面設計一張幻燈片,并且獎勵了這個同學一個軟面抄。于是,學生上課發(fā)言更積極了,有一個女生因為課堂教學進度問題沒讓她把一個問題說透居然課堂哭了,課后花了好長時間安慰,看到學生的這么懂事,我也來勁了,開始更多的嘗試。
低下身來,收獲更多。我故意對其他老師發(fā)自肺腑的表揚,或者進行自嘲,降低了與學生的距離。我多次在學生面前說,我最敬佩我們班的大科老師,比如:英語和數(shù)學老師,因為在我上課之前經(jīng)常看到他們在班級輔導學生,與學生交流,我到底是小科老師,這個班級恐怕就我這個物理老師是最不認真的了!可學生不但沒有瞧不起我,反而更加喜歡我了,“成長之路”上對我的評價讓我吃了定心丸。
當同軌班級的學生多做了一本的練習冊時候,我的學生干嘛呢?
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回頭看,回顧做過的作業(yè)紙和“補充習題”,同時我也自己抽查做過的習題是否真的會了,讓學生說題,一方面說解題思路,也可以說一說本題所考查哪些物理知識或方法,和以前做過的哪一道題類似,它們有什么不同,等等。
為了引導學生從高處向下俯視,力圖讓學生自己去把握初中物理教材的編寫意圖與知識結構,用課堂時間要求完成每一章的知識整理,包括典型習題和方法,并相互交流,這樣讓學生自己學會歸納與總結。
正是因為少用了一本練習冊,我們班就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甚至一份綜合練習改完后,我也不講評(如果錯誤分散的話,一節(jié)課可能評講不完),讓學生自己訂正、自由討論,我適當檢查即可。這樣,教學效果出奇的好,我自己也很輕松。
反思:
1.物理課的課堂密度不一定要很大,上課的節(jié)奏也未必越快越好,讓學生多說說,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內(nèi)化,是不是比大容量、高密度的課堂來的更人文化一些?
2.老師要放下身段,平等地對待學生,可以很好地改進師生關系,當學生喜歡你的時候自然會喜歡你所教的科目。
3.我的種種嘗試,使學生愉快學習物理的時候,做的習題少了,可很多學生覺得真的提高了,學習也更加自信了。
總之,我正在被那次自己不經(jīng)意的“自圓其說”所引發(fā)的洪流裹挾著前進,盡管我不能改變環(huán)境,但我卻正在改變著自己,監(jiān)督我的便是那幾十雙清純的眼睛,和他們在“成長之路”上對我的評價,讓我在“減負”的道路上繼續(xù)前行……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曙光雙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