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低年級“口語交際”訓練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利用它的多樣性、新穎性、直觀性、趣味性、再現(xiàn)性等特點,以及靈活多變的使用方法,會激發(fā)學生“口語”表達的興趣,調動“口語”表達的積極性,降低“口語交際”的難度。
關鍵詞:低年級;口語課;多媒體
在低年級“說話”訓練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能夠利用它的多樣性、新穎性、直觀性、趣味性、再現(xiàn)性等特點,有效激發(fā)學生“口語表達”的興趣,調動“口語”表達的積極性,降低“口語交際”的
難度。
一、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說話的欲望
根據口語交際內容,為學生營造一個想象的空間,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捕捉說話的內容,還有利于他們現(xiàn)場發(fā)揮,使他們表達更逼真、更生動。比如我教口語交際《春天來了》時,我預先制作課件《公園的春天》,有序地播放春天里的美麗景色,先播放公園里靜態(tài)的春天美,再播放公園里動態(tài)的春天美。學生們紛紛搶著發(fā)言,但是,由于學生的詞匯量小,語言表達是凌亂和無序的。我就指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點撥他們如何動靜分明、如何動靜結合地說。最后,學生們有的這么說:春天來了,穿著一身燕尾服的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在樹林間穿梭,在屋檐下忙著做窩;還有的說:青蛙蹲在池塘邊“呱呱呱”地放聲歌唱,小蜜蜂“嗡嗡嗡”地在花叢中辛勤地采蜜……這樣,學生在課件的指引下,興趣濃濃地上好了一節(jié)有趣的生動的口語交際課。
二、利用多媒體發(fā)揮想象,培養(yǎng)學生說話的能力
1.利用多媒體進行生活的再現(xiàn)
我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不受時空限制,可以擴大范圍的特
點,使許多在教室里或當時當地無法看到的景象,通過多媒體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拓展他們的視野,細心觀察世界的各個領域,從而提高觀察效率,降低“說話”難度。比如,我在教二年級的一個口語練習《秋天真美呀》時,我先請學生來說說秋天,因為孩子生活經驗不豐富,頭腦中缺乏秋天景物的表象,只能說出平時印象較深的一些特點:“秋天樹葉落了”“秋天人們穿上毛衣了”……這時,我播放了視頻《秋天》,在美妙舒緩的音樂聲中,一幅幅金色秋天的美麗圖景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湛藍的天空,金色的田野,鋪滿落葉的公園小徑,充滿笑聲的菜園、果園;動物們在準備過冬,人們在忙著收獲……同時,我利用計算機把大雁的隊伍與“一”字、“人”字相對比,把飄蕩的落葉與飛舞的彩蝶進行對比,把裂開的石榴與人們的笑臉進行對比……學生仿佛投入了秋天大自然的懷抱中,每個畫面都深深地印在了他們的腦海里。看完視頻,一只只小手紛紛舉起,他們說道:“秋天到了,天空那么藍,那么高,一群群大雁排著整齊的隊伍往南飛去,它們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田野里、果園里可熱鬧啦!沉甸甸的谷穗一片金黃,紅瑪瑙似的高粱壓彎了腰,葡萄像珍珠,石榴露白牙,逗得娃娃口水三尺長”;“秋天真美麗?。 薄嗝襟w使自然界的景象再次出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引發(fā)了學生的想象,使學生思路大開,語言也不再貧乏,他們用優(yōu)美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描繪出了一幅幅真實的畫面。
2.利用多媒體加強訓練,提高學生說話的水平
由于學生的年齡特征,使得他們在“說話”時常常出現(xiàn)語病,這就需要及時辨析、糾正與積累,這就需要借助多媒體來“舉一反三”。比如,我在教學《學會道歉》一課時,學生知道做錯了或者無意得罪了別人應該道歉,但是,對于如何道歉,還只局限于“對不起”三個字。首先我利用多媒體畫面讓學生仔細觀察,讓他們想一想當他們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怎樣去道歉。比如說,當孩子們面對打破家里瓷器的情況時,同學們都回答,應該先把地上的碎片清理干凈,再跟爸爸媽媽道歉,爭取爸爸媽媽的原諒,但是沒有說要注意態(tài)度誠懇;當孩子們面對不小心打碎鄰居家的花盆時,
他們也想到了應該首先把垃圾清理干凈,但是忘了注意道歉要及時。然后,通過畫面變化,逐漸讓學生知道:道歉要主動及時,態(tài)度要誠懇,道歉時要禮貌大方。通過課堂的訓練,使學生能規(guī)范自己的道歉語言。我再利用多媒體畫面提出問題:“當你不小心把別人的書或文具盒碰到地上時,你該怎么辦?”學生的回答讓我感動。雖然他們是一年級的學生,感覺還不懂事。但他們天真的道歉話語讓人聽了非常舒服。
三、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造口語交際機會,拓展口語交際的空間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一定的情境是學生增強生活體驗,激發(fā)思維與口語表達的外部條件和動力源。
教師在切實提高課堂教育效能的同時,還應努力拓展日常生活的交際時空,捕捉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情境進行隨機訓練。所以,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電教媒體再現(xiàn)生活情景。把生活搬進課堂里來,創(chuàng)造學生的口語訓練機會。比如訓練學生說一個集貿市場的場景,如果只是讓學生憑經驗和記憶去“說話”,學生只能摘取市場里的一些零碎景象。因為由于年齡特征的限制,集貿市場在學生的頭腦中只是個模糊的印象,沒有聲音,沒有動感。這時,利用電教手段,播放從集貿市場中有選擇地收錄的聲音片段,商販的叫賣聲、買賣雙方的討價還價聲以及雞、鴨、鵝的叫聲,立刻就喚起了學生的聯(lián)想,他們頭腦中的表象一下子清晰了,一幅活生生的畫面頓時顯現(xiàn)在眼前,這時再要求學生說集貿市場,他們就能說得真實、具體了。這樣在很短的時間內學生能說、能做、學生興趣盎然,課堂被激活,變得生動起來。
(作者單位 江蘇省昆山開發(fā)區(qū)晨曦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