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教學中當學生喜歡某種活動時,他們便會全身心地投入,才會主動去構筑自己的知識結構。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快樂教學舉足輕重,下面我想就此談點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創(chuàng)設動態(tài)情境,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樂趣
要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變革,我們必須學會經(jīng)營課堂,善于構建師生互動課堂。作為主導者的教師,關鍵要轉變理念,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發(fā)展。
例如:法治和思想道德建設是兩個重要的內(nèi)容,課堂上采用辯論的方式,辯題為“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哪個更重要”。把學生分為兩組,正方觀點:依法治國更重要,反方:現(xiàn)代社會更需要以德治國。為了辯論比賽,班上的每個同學都在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充分準備,許多同學能拿出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有些同學能很好地聯(lián)系八年級學習的法律與道德的關系,通過交流與討論,學生不但獲得了知識,還真正體味到了主人翁的樂趣。
講到《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時,可以先組織學生學習我國水資源分布特點及受污染狀況的相關資料。然后將學生分成四組,確立一名負責人,引導學生調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況。通過調查,各組同學從不同角度搜集資料,確定主題,如:“飲用水狀況調查”“河流的變遷”等,并討論、交流,每個小組都要完成一份調查報告,全體同學共享研究成果。
創(chuàng)設動態(tài)的教學情境是實現(xiàn)“快樂教學”的基本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大學生積極參與的快樂教學情境,讓整堂課在一種非常輕松、歡快的氣氛中度過。
二、進行競賽項目,為學生提供展示舞臺
爭強好勝的心理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實行競賽,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學習自覺性增強,學習效率自然大大提高,引入競爭能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潛能,尤其是注意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分組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互相學習的習慣,使他們既是學習的參與者,又是活動的組織者,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樂于學習。競賽活動有多種方式,如分組競賽、加分競賽、冠軍競賽、搶答競賽等,通過激烈、活躍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勇敢參與、積極參與的能力。
例如:“誰為我們護航”教學,課程內(nèi)容有學校、家庭、社會和司法四大保護,教學時,我運用分組競賽的教學方式把全班同學分成四組,并分配學習任務,進行學習成果競賽。各小組展示學習成果時,每解決對一個問題,加五分,答錯的不扣分,但把機會讓給其他組,其他小組答對的加五分,最后哪一組取得最高分,就是冠軍。競賽活動規(guī)則一宣布,各小組成員積極投入,團結協(xié)助,展示學習成果,各組為爭取分數(shù),擊敗對方,學生熱情高漲,有時還爭得面紅耳赤,熱鬧非凡,競賽效果非常好,激活了課堂。競爭,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與快樂。
三、設計具體問題,為學生提供探究機會
夸美紐斯曾說過,學生求知的欲望是由教師提供具體問題激發(fā)起來的。問題則是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思維的關鍵,將問題貫穿于教學過程中,既能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又是學生進入主體角色的入門之徑。但有時,問題引導下的課堂仍然死氣沉沉,甚至在要求回答問題時,學生都躲之不及。一個優(yōu)秀的、負責任的教師,絕不會吝嗇自己的語言,當然她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字斟句酌過的,沒有一句廢話,也不會出現(xiàn)任何漏洞。她所設計的問題非常明確,具體到讓學生知道從哪個角度、哪個范圍去思考問題。
“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眴栴}的設計具體、到位,學生動起來,課堂也就活了起來。在進行《特殊的保護特殊的愛》一課的教學時,對《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guī)定的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四大保護,最初的教學我是這樣處理的——以“16歲花季少年走上販毒路”的案例展開本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設計了以下問題:(1)從成長經(jīng)歷一、二、三中,你認為小偉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是什么?成長經(jīng)歷四體現(xiàn)了什么保護?(2)你認為相關方面應怎樣做?在剛開始的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回答的質量不高,甚至有些學生在經(jīng)過討論之后,還是不知如何回答。通過反思,我重新設計問題,使問題盡量明確具體,結果案例還是原來的案例,學生卻是爭先恐后地回答。改后的問題為:(1)從成長經(jīng)歷中,你認為小偉走上犯罪道路是因為得不到哪方面的保護?(2)結合教材相關知識,你認為相關方面應怎樣做?一個小小的改變,卻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這是值得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師學習和借鑒的。
總之,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的體驗,學生就會主動學習,越學越想學、越愛學,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要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負責,要讓他們切實認識到知識的重要,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邳州明德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