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朗讀是對課文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而要讓學生讀出自己對文本的獨特感悟,離不開課堂上初讀的指導。沒有“初讀”這扎實的根基,哪里談得上“精讀”“美讀”呢?其實要想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把文章讀通順、讀流利是一件看似枯燥卻意義深遠的奠基工程。究竟該如何把握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初讀指導,讓課文初讀讀出味道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兩方面做起:
一、新穎精彩的導入,喚起學生強烈的“閱讀期待”
“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效果如何,將會直接影響整堂課的教學質(zhì)量。因此,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教材內(nèi)容,精心設計導語。例如,我在教學《雪兒》一課時,就一直在想如何揭示這個以一只信鴿的名字命名的課題,怎樣導入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經(jīng)過認真地鉆研,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名字,誰能給大家解釋一下自己名字的含義?”這樣熟悉的話題備受學生青睞,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了學生的表達欲望。然后,我再引向課題——“雪兒”,讓學生讀完課題之后談談對這個課題的初步感受。學生通過對自己名字的詮釋以及對“雪兒”這個課題的初步體會,加強了對整篇課文情感的觸動,“為什么它的名字叫雪兒?”“這是一只怎樣的信鴿?”……一連串的小問號在學生的腦海中不斷閃現(xiàn)。在這種好奇心的驅(qū)動下,孩子們主動閱讀課文就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形式多樣的初讀,激發(fā)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荷花》是一篇語言十分優(yōu)美的文章,如果課文讀不熟,根本無法體會到荷花的美麗。因此,我在教學時始終把如何指導學生初讀放在重要位置。在學生認真地預習完課文之后,在檢查學生讀書的情況時,沒想到我精心設計的一個“師生讀書比賽”,竟然又一次燃起了學生強烈的讀書欲望與熱情?!巴瑢W們,今天我們要上《荷花》這篇課文,相信大家已經(jīng)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對嗎?”“對!”同學們情緒高昂地回答?!拔乙矞蕚浜昧耍热淮蠹叶紲蕚浜昧?,我想和你們進行一次讀書比賽,敢不敢接受老師的挑戰(zhàn)?”“敢!”好一幫自信的學生,看來,他們一定是知道今天全校老師都要來班級聽課,確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怎么辦,為了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次讀書的機會,我又說:“俗話說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老師調(diào)查一下,你們都讀了幾遍書?”“5遍!”“7遍!”……“天哪,你們竟然都讀了這么多遍,看來我讀得太少了,我還需要準備準備,你們愿意陪老師再一起讀讀課文嗎?”“愿意!”話音剛落,學生們立刻又一次投入到讀書當中,并且讀得興致勃勃、樂此不疲。一會兒真正的比賽開始了,沒有想到的是在一遍遍的初讀中,學生不但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些地方還能讀出自己的感受。看似平淡無奇的初讀,只要用心設計,也同樣可以讀出精彩、讀出味道。
(作者單位 河北省樂亭縣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