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撲面而來,勢不可擋。作為新形式下的體育運動學校,英語教學也一樣要與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同步。為了培養(yǎng)出符合時代需要的英語人才,教育部頒布了《英語課程標準》。其中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是《英語課程標準》的重要
理念。
關鍵詞:尊重;培養(yǎng);激發(fā);理念
體校英語教學應該怎樣體現(xiàn)《英語課程標準》的精神呢?體校教師所要面對的是這樣的學生:上課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好吵好動、學習沒有興趣、拖欠作業(yè)等等。而英語課更糟,很多學生把英語書比作天書。面對這樣的群體,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運動特征,相當一部分學生就是因為文化基礎差才來到體校學習、訓練,他們的想法很單純,只要訓練好,就能出人頭地。他們欽佩、崇拜教練,服從教練指揮,認真聽取教練的技術指導。在訓練場上他們刻苦訓練,勇猛頑強,不怕流血流汗。走進教室,他們的感受就不一樣了,教室是封閉的空間,課堂教學有它的嚴肅性和特定的環(huán)境要求。遇到他們感興趣或者能聽懂的課,他們會很認真地聽,聽不懂的課,他們可就沒耐心了,對他們來說課堂40分鐘無異于坐牢。
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要多關心他們,多多研究他們的特點,尋找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和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一、尊重學生,給每個學生參與的機會
體校學生相比較普通學校學生文化基礎要弱一些,但他們的身體素質和體育專項成績要比普通學校學生強多了,所以教師不能因為他們文化成績差就看不起他們,相反要關心他們,要尊重他們的個性感情和才智能力。師生之間進行平等的雙向交流。老師的微笑與目光,地道流暢的口語,“Please”“Thank you”等禮貌用語的運用,都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給予他們的真誠和語言的內(nèi)在魅力,從而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強烈需求,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二、激發(fā)興趣,調動學習熱情
興趣是學習語言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會不懈地去追求新的東西。課堂教學最能激發(fā)學習興趣的三要素是:情感教學、教學藝術與成功體驗。教師通過語音、語調、表情、動作和神態(tài)影響學生的情感,這一點不僅體現(xiàn)在課堂上,也延伸到課外。如果路上遇到一個“差生”,你能主動和他打招呼,或用關愛的語言和他交流,他的情感反饋也會表露在課堂上。
學生對單詞的詞形變化最為頭疼,比如在講到以o結尾的名詞復數(shù)時,本人編了一個口訣:“黑人英雄吃土豆西紅柿。”即除negro(es),hero(es),potato(es),tomato(es)外,其他單詞的復數(shù)加s。又如,oo的長短音,編“三字經(jīng)”如:煮毛木,看好書,腳送[u],立后屋,除之外,讀長[u:]。前面7個單詞是:cook,wool,wood,look,good,book,foot;接著是兩個動詞過去式:took(take),stood(stand)并帶出另兩個過去式mistook,understood;然后是一些“后屋”,
classroom,bedroom等等。教師只要多積累、勤總結,口訣就會源源不斷,教學也定會趣味橫生。
三、分層次教學,共同進步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這叫“因材施教”。體校學生成績層次參差不齊,兩極分化現(xiàn)象特別嚴重,同樣的一份試卷,好的能考90分,差的只能考10分。面對這種情況,一種教學模式肯定行不通。語言不是聽會的,學習語言需要學生大量的參與和學生的親身實踐。必須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給他們不同層次的語言任務,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都能得到成功的機會,所有的學生會因為經(jīng)歷了成功而產(chǎn)生無限的喜悅,自尊和自信都會因此而增強,從而變成一種求知的內(nèi)驅力。
四、引進競爭機制
體校學生具有很強的進取心和榮譽感,學生的競爭意識非常強烈。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來,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我們可以將日常口頭操練用語變化成競賽用語;問答可以來一個“搶答”;拼讀學單詞,來一個拼“單詞大王”競賽、書寫比賽、猜謎語大賽,以及傳悄悄話競賽等多種多樣的形式;開展組與組的競賽,男女生間的競賽,隊與隊的競賽。課堂上開展適當?shù)母傎?,學生樂于參與、樂于爭先、樂于學習,這就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總之,新形勢下的體校英語教學要更多地體現(xiàn)《英語課程標準》的精神,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個體差異,鼓勵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以共同提高成績。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公園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