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法?!笔裁词呛献鲗W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動性學習,是一種以小組學習為基本形式的教學活動。合作學習被越來越多地引入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成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也成為現(xiàn)代課堂教學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往往小組合作活動流于形式,看似熱熱鬧鬧,實際收效甚微,缺乏有效性。那么如何在課堂中構建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呢?
一、科學分組,讓學生參與合作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笨茖W的構建學習小組,既是學生合作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實現(xiàn)學生群體合作的基本手段。因此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時,應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心理素質、家庭情況、性別等進行綜合考慮,然后搭配成若干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學習小組。教師要對全班同學進行有效的培訓,讓學生明確小組長、記錄員、匯報員、操作員應如何工作以確保有效學習活動的開展。如在聽一位教師教授“三角形內角和”時,學生通過自己拼三角板得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的結論。教師提問:每個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嗎?你準備怎樣研究呢?讓學生分小組研究,讓喜歡研究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學生舉手,喜歡研究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4~6個學生為一組,其中找一個學生為小組長,一個為記錄員,一個為匯報員,其余學生操作。學生在聽清楚了要求之后,分工合作,很快得出結論: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在小組研究的同時,教師也要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并對各小組的學生及時進行鼓勵、引導和幫助。這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主動完成認知結構的建構過程,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究精神得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潛能得到開發(fā)。這樣他們才有公平鍛煉與施展才能的機會,增強小組活力,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益。
二、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構建有效的合作學習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滿足后,愛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就會凸顯出來,成為主要的需要。小學生都是得到了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只有對他們熱愛、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因此,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教師在課堂上把鼓勵給他們,讓每一個學生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即使回答錯了,也沒有人會嘲笑。
小組合作時教師要給足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讓各種不同程度的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盡情的發(fā)揮。只有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對所要研究的問題形成了初步的認識,才會有交流的需要和能
力,才能進行有效的學習。如在聽一位執(zhí)教者教授“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時,教師讓學生按照游戲規(guī)則從袋子中摸出球,學生摸出的都是綠球,然后教師提問學生有什么想法,學生獨立思考后,得出結論,這個游戲規(guī)則不公平,袋子里的都是綠球,公平的規(guī)則應該是這樣的……學生在有了自己的想法后,便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研究新的游戲規(guī)則。研究結果:袋子中4個紅球,2個綠球,摸了30次后,發(fā)現(xiàn)了摸出的紅球比綠球多,這個游戲也不公平;如果要使游戲規(guī)則公平,袋子里的紅球、綠球個數(shù)應相等。在小組交流時,組與組之間又互相比較了各自的發(fā)現(xiàn),聽聽同伴的做法與意見,
與自己的又有什么不同。這樣,學生在充分感知和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他們的合作將不再盲目,這樣的合作學習才是有價值的、有成效的。
三、發(fā)現(xiàn)優(yōu)勢,讓學生喜歡合作
針對學生對某一問題獨立思考與研究后的發(fā)現(xiàn)與困惑,設置合作,有利于學生互相交流,集思廣益,從而實現(xiàn)共同提高。例如:一位執(zhí)教者在講授“求兩數(shù)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時,出示“25-9=”,提出挑戰(zhàn)性問題:“你會計算嗎?動手試試看?!睂W生通過獨立操作、思考和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全班匯報展出如下幾種計算方法:(1)擺五角星;(2)16+9=25,所以25-9=16;(3)10-9=1,1+15=16;(4)25-5=20,20-4=16;(5)5-5=0,20-4=16;(6)25-10=15,15+1=16。面對眾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評價。由于有了獨立探索的經驗,同學們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解題方法以及思維過程,學會尊重、理解和傾聽他人意見,了解、體會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四、正確評價,讓學生快樂合作
學生在認識活動中出現(xiàn)思維障礙而無法排除時,也就是教學的重難點,作為教師應該正視學生的客觀差異,從而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課堂上小組探究的成果,精彩的匯報,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以及獎勵(比如答對的獎勵小紅星);對作業(yè)的評價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對學生測試成績的評價也可以以小組成員的幾次綜合的平均成績?yōu)榛鶖?shù),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累積分;對其他各種教學活動都以小組為單位實施評價并給予獎勵。這種突出小組團體評價,淡化學生個人意識,易于學生把個人的成功融入團體的競爭中去,團體的成功激勵學生樂于合作,從而獲得共同發(fā)展。
以上幾點,只是我個人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及體會,我
們在實踐中還需要不斷地研究、運用、總結,注重每個個體,促使每個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會學習、學會交流,使合作學習更合理、更有效。
(作者單位 江蘇省江陰市利港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