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學生管理中的柔性管理問題。文章從關愛每一個學生、關愛從心開始、關愛弱勢群體以及關愛學生干部四個角度進行了論述,希望對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水平有所助益。
關鍵詞 學生管理 柔性管理 關愛
大學輔導員剛性管理的核心是“以規(guī)章制度為中心”。但隨著人們文化素養(yǎng)的不斷提高和物質(zhì)生活的不斷滿足,人們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更加強烈,更加看中成熟感,尊重感,榮譽感和歸屬感,更加強調(diào)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因此用柔性管理管理學生是學生管理又一重要法寶。柔性管理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用“愛”拯救任何一個失落靈魂的有效管理。
柔性管理不是簡單地憑借制度約束,紀律監(jiān)督懲罰,強迫等手段來管理,而是依靠激勵、感召、感動、誘發(fā)等方式從內(nèi)心深處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內(nèi)在潛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把外在的規(guī)定轉變?yōu)閮?nèi)心的承諾,并最終轉變?yōu)樽杂X行為。筆者現(xiàn)面臨的90后成長在經(jīng)濟騰飛的年代,生活條件好,且大部分是獨生子女,被父母寵愛。比80后多了些許放縱,些許叛逆,些許懶散,更不愿受條框的約束,且獨立能力差,依賴性強。根據(jù)學生的這些特點,筆者認為管理工作不應只停留在剛性管理的基礎上,更需用柔性管理從中潤滑,使他們感受到大學的青春風采。
大學生有他們自身的特點,他們接受的是老師的威信而不是老師的威嚴、老師的權威。因此對大學生的教育應當從師愛著手,做到關愛每一位學生,真正走進學生心里,傾聽學生心底最深處的聲音,并且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成長。
1 關愛每一個學生
90后一代,他們依賴性強,自理能力不夠,來到大學后,情感上的波動,理想上的差距,環(huán)境上的不適應,交際能力的缺乏等多方面的原因會導致低沉的情緒,不僅給自己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而且會對輔導員的管理工作不配合甚至唱反調(diào)。所以說輔導員從接手管理班級時就應該將工作落到實處,新生最好入手。軍訓時就要一視同仁,無論以前是好學生還是壞學生,無論性格是開朗還是內(nèi)向,無論家境是富裕還是貧困,輔導員都要仔細觀察多接觸多了解,去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亮點。大一新生有對學校的陌生,對前途的迷惘,對未來的無知,此時更需要輔導員的噓寒問暖及正確引導。最行之有效的辦法是課后找學生談心。而地點的選擇至關重要,對那種性格外向的學生可以在寢室或辦公室,反之則可選擇學校里環(huán)境優(yōu)雅的小花園或是單獨在寢室外聊天,這樣他們會更容易放下心中的包袱而暢所欲言。
2 關愛從“心”開始
在關愛的過程中,還應該體現(xiàn)“主觀能動,結合實施”的原則,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還應該盡可能地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并啟發(fā)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遠大理想,引導他們看到自身在班集體中的地位和責任,自覺樹立主人翁意識,積極、主動地參與思考,獨立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因此,開學生班會時不能總停留在學生的表現(xiàn)或傳達學校的會議精神或工作安排之上,應該從思想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筆者的做法是每天要求副班長在黑板上板書一條激勵人心的名人名言,從雜志上找來一些發(fā)人深思的文章或小案例給大家閱讀或討論,每隔一段時間由全班同學不計名對班級提出寶貴意見或合理化建議,找些大家感興趣的話題做為班會內(nèi)容共同探討。比如涉及為人處事的,關于如何考研,關于大學生的擇業(yè)問題,有哲理性的,有情感性的。這樣的活動輔導員應盡量到場,最好任何話題都發(fā)表一下自己的觀點,和學生一起就某個問題而展開討論,這樣可以引起學生的重視,知道輔導員是實實在在關注他們,而不是在走形式。如此,一來可以增強班級凝聚力,二來可以打開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有安全感,以此來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便于將來工作的更好開展。
3 關愛弱勢群體
沒有愛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當學生意識到輔導員是真心愛護他、關心她時,無論你是耐心的幫助,還是嚴肅的批評,甚至是斥責,學生都會樂意接受,這就是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相反,如果輔導員沒有取得學生的信任,那么即使教育目標正確,教育方法科學,也無法達到期望的效果。弱勢群體在學生中占有一定數(shù)量,具體說來弱勢群體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3.1 心理貧困
90后拆散重組的家庭已越來越多,成長在這樣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傲氣、叛逆,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他們不以為然。心理有些憤世嫉俗,對于許多事情漠不關心,認為這世界上沒有人會真心對自己。對這種心理貧困的學生輔導員就應以人文關懷,取得他們信任,才能解決問題。曾有個學生,經(jīng)常上網(wǎng),厭倦讀書,曠課數(shù)節(jié),當我告訴他因為曠課要進行處分時,他說,隨便你。后來多次與家長溝通,了解到一些情況,其母親是繼母,父親工資不高,家中三個孩子都在讀書,而該生在用錢方面大手大腳,其母親有些想法并限制他每月的生活費,導致該生心生極端,在家里偷了父母的錢,從此得不到父母的信任。了解這些后,我主動打電話給該生的父親和繼母,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又經(jīng)常找各種理由與學生一起吃飯,聊天,開導他如果與父母溝通的問題,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例告訴他男人應有責任感,應有事業(yè)心。通過近一個月的調(diào)整,我終于看到他臉上的笑容,家長也打來了感激的電話。由此我真切地感受到這些學生需要的是愛心和關懷,只要真誠地和他們做朋友,他們和其他學生一樣可愛。
3.2 經(jīng)濟貧困
學生中特困生還真不少,有個男生,由于家境極其貧困而上不起學,但他對知識的渴求,讓他鼓起勇氣向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借錢上學,承諾所有債務由自己償還。來校后由于經(jīng)濟壓力給他帶來的心理偏差使他具有自強、自尊和自卑、孤僻、憂慮、緊張和多疑等心理特點。他從來不與他人交流交往,一門心思讀書,連50元的班費也交不起。得知情況后我找到他,并事先有意安排寢室其他人全部離開,單獨與他交流,當?shù)弥磺姓嫦鄷r我悄悄塞給他50元錢讓其自己交班費,并善意地告訴他:“貧窮不是你的錯,無知會是一生的錯,此事只有你我知道,不會有第三人知道,相信我們會成為很好的朋友……”他靦腆地笑了笑。
2009級有個新生,只帶了1000元來讀書,得知學費是他無法想象的數(shù)字時他極其無助,只想退掉曾預交的500元錢去深圳打工??吹剿麥I流滿面時我主動走近他。安慰他后并找到相關領導申請緩交學費就讀,在我的班級讀書,開學之初每天為他準備午餐和晚餐,還從家里給他帶來被子、床單、拖鞋香皂毛巾等生活用品,讓他安心在校完成學業(yè)。
一定程度上解決貧困生的經(jīng)濟問題,并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的心理空間,減輕其心理壓力,同時增強其自信心,培養(yǎng)其自立自強的意識,使其成為有用之才,是輔導員工作管理的重中之重。
3.3 學習貧困
學生曠課或掛科主要原因是聽不懂,學不會,然后就破罐子破摔,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不能自拔。幫助他們確立人生目標,學會自我控制,肯定自身價值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工商本科班有幾個學生考試不及格,并且還有人冒著留校察看的危險在考試中舞弊。這一現(xiàn)象對于本科生而言我有些不能理解。事后找其談話,原來有的因以前是文科生,數(shù)學聽不懂,有的不感興趣,有的不懂卻不好意思向別人請教。久而久之,上課似乎成了點到才來,上課似乎是為了不受處分而來,越不聽就越跟不上,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通過班會對就業(yè)形勢的分析,社會壓力的現(xiàn)身說教,每個人優(yōu)點的肯定,每次進步的贊揚,感同身受的溝通,讓學生體驗到我對他們的肯定和信任,讓他們感受到自身價值。同時在各班班委和團委的帶領下,形成了各學科的興趣小組和幫困小組,對于那種基礎特差的學生,實施一對一的幫助,從而讓他們迸發(fā)出積極向上的學習熱情。
4 關愛學生干部
學生干部是輔導員的左膀右臂,想干部盡心盡力地工作單憑各項獎勵政策是調(diào)動不起來的,一是要讓他們從工作中體驗到成就和滿足感,賦予他們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獨立履行職責的權利,做到各司其職各盡所能,高投入,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而不僅是完成份內(nèi)的任務,當老師的傳話筒。另一方面輔導員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既能站在思想的高度給予指導,又能切身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難處,進行理解和關懷。對于工作突出的班干部要給予肯定和表揚,尊重他們正確的選擇或決定,就算有時班干部的主張不太如人意也不能當著其他同學面加以指責,應該單獨談心,換位思考,培養(yǎng)其獨當一面的能力。當他們知道自己的工作價值后,會更加賣力地工作。
輔導員的中心工作是思想教育工作,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是了解人,基礎是尊重人,核心是關心人,途徑是激勵人,目的在于培養(yǎng)人,因此我們的學生管理工作應該以人為本,管理點由“物”轉到“人”以人情,人性為出發(fā)點,順應人性,尊重人格,理解人心,嚴在該嚴處,愛在細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