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兒,也是老師的命根兒。”時下,許多師生們都這樣說。目前中小學教育中考試太多、太濫,周考、月考、期中考,每次考試都要打分,甚至排名,期末考試在一定范圍內(nèi)統(tǒng)考,又成為學校之間、老師之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每一所學校、每一個老師都不愿意落在后面,只能加班加點,學生學習負擔只能層層加碼。中小學校、班級都是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嚴格按考試成績給學生排名次。同時以考試成績給教師排名次,班與班、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有一段分數(shù)的距離,這樣就形成了考試分數(shù)帶來的競爭壓力,讓老師陷入一種無形的競爭壓力中。汪老師是一名四十開外的中年女教師,每到期末考試,她都要找來許多的試卷,分發(fā)給學生做,什么黃岡密卷、能力提升試卷、單元過關測試卷、期中綜合測試卷、階段綜合測試卷、期末綜合測試卷,種類繁多,不一而足。她先讓學生做好這些試卷,然后再給學生講一遍,學生再把錯誤的地方改正過來。之后,她把試卷收上來進行評卷。我們注意到,汪老師一天到晚除了上課,其余時間基本沒有休息,一刻都沒有停歇,總是在備課、批改試卷和練習冊。她說:“我總是擔心學生學不好,給他們找一些試卷做做,總有一些好處的?!?/p>
在這種只注重分數(shù)的學習中,學生無法發(fā)揚刻苦的精神,不能夠樹立正確的學習方式,養(yǎng)不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夠改正自己以往的不足,上課時死記硬背,下課后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學到更多的知識,才會考一個好成績。學生在考試后陷入分數(shù)的焦慮之中,為了名次而煩惱,無形中有了種種壓力。學校找老師要分數(shù),老師就找孩子要分數(shù),初中開始,學校每個月要對孩子們進行月考,而且要排名次。學生小武是小學五年級學生,剛剛過完10歲生日,卻早已戴上了一副近視眼鏡,也不茍言笑,整日郁郁寡歡、悶悶不樂,總是一副拒人千里之外、少年老成的模樣,很難與人溝通。小武平時很少參加體育活動,上課下課室內(nèi)室外,他總是在看書寫字,整天就是寢室、教室、廁所“三點一線”的生活。家長哭著對我說:“孩子是我們的全部,而孩子的全部就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我心想:這是不是太絕對了?上大學只是一個過程,并非終點,最終還要走向社會,為國效力。只認一條道,不是自己逼自己走絕路嗎?
(作者單位 湖北省建始縣官店鎮(zhèn)熊母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