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在學生作文前實際指導的內容有以下三點:為什么寫、寫什么、怎么寫。即明確寫作目的、寫作內奪、寫作方法。這一指導是必要的,可以使學生茅塞頓開、思路暢通。
關鍵詞:指導;方法;領悟
學生能否寫好作文,關鍵取決于作文前的指導。在學生作文前,教師適當地點撥與指導,會讓學生茅塞頓開、思路暢通。
教師在學生作文前實際指導的內容有以下三點:為什么寫、寫什么、怎么寫。即明確寫作目的、寫作內容、寫作方法。動筆前,學生面對的是這三個問題,教師要給予指導的也是這三個問題。在此,筆者以一次作文課《我的××》的指導逐一介紹。
一、為什么寫(即寫作目的)
為什么寫,是出發(fā)點,至關重要。學生拿到一篇作文,首先必須明白為什么寫,出于什么意圖,要達到什么目的,這樣才有興趣寫,才可能把文章寫好。這就像學生為什么要學習,自己確定了奮斗目標,才會有十足的動力主動地去勤奮。
一些教師指導學生作文時,往往少提了個“為什么寫”。所以,每次作文時,總讓學生誤認為,寫作文就是完成教師的任務而已。那樣學生會敷衍,如何能讓其寫出佳作?
例如:作文題目《我的××》。這其實是個老題目,學生已在小學時就不止一次地寫了,如今再讓他們寫這樣的文章,學生可能打心底滋生一種厭倦。為了消除他們這樣的心理,我首先問學生:“你們?yōu)槭裁匆獙戇@篇文章?”學生沉默了,進而萌生了熱情。然后熱情高漲,大談寫作原因。有說:“媽媽很辛苦,我想用自己的筆贊揚媽媽?!庇姓f:“老師可敬,為自己有這樣的好老師而驕傲……”
一言一語,學生已是蠢蠢欲動,我順水推舟,讓他們繼續(xù)前進——寫什么?
二、寫什么(即寫作內容)
寫什么是取材立意的問題。寫什么的問題,多半是學生寫作中的第—關,是普遍感到不易跨越的一關。對于這一關的指導,教師先不忙于讓學生寫,不妨讓學生說文章,既可鍛煉學生表達能力,又能觸類旁通,激發(fā)其找到好的內容。
提到內容,這就需要學生好好去篩選材料?!段业摹痢痢冯m是老題目,只要內容選擇巧妙、真實,依然能大放光彩。魏巍的《我的老師》、朱自清的《背影》(已學的范文),不都百讀不厭嗎?
在指導寫什么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先選朱自清的《背影》、魏巍的《我的老師》作為例文。針對這兩篇文章的內容,讓學生展開討論,學生認識到:朱自清、魏巍所寫的內容都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普通生活片斷。我緊抓這一點,進一步啟發(fā)學生展開討論和聯想,看看在自己記憶的深處和現實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一些看來普通、實際上卻是很有意義的片斷。很快,學生開始動情地暢談自己的媽媽、爸爸、教師。有的說:“村里演電影,我個子小,看不著,爸爸自始至終把我架在他肩上看電影?!薄?/p>
學生談了很多,或笑或哭,那場面讓我感動。我見學生思路打開了,便提醒他們,對材料注意取舍,動筆列提綱。
可怎么寫呀?又有攔路虎!
三、怎么寫(即寫作方法)
怎么寫是謀篇布局、用詞選句的問題。指導學生怎么寫,也委實重要。怎么寫的問題,也是學生普遍感到困難的一關,是繼寫什么之后的第二道關。
學生怎么寫,是作文教學要達到的主要目的。在指導中,讓學生考慮到“事”怎么敘,“理”怎么說,“情”怎么表,“意”怎么達。具體寫時,大到開頭如何吸引讀者,中間材料如何安排合理,收尾怎樣才會有力,小到描寫敘述時用什么詞、什么句子。
怎么寫,要讓學生清楚,平時學習語文課本中的作品、閱讀大量的優(yōu)秀作文以及自己長期練筆,均可積累到豐富經驗。只要學生做好做實了,怎么寫這一難關也就容易闖了。
由于時間有限,怎么寫的問題又是長期積累、鍛煉的環(huán)節(jié),所以,在指導《我的××》怎樣寫時,我只舉出了學生容易犯的毛病加以分析,并集中地對人物外貌描寫作一番引導。例:學生描寫父母穿著時,嫌父母穿得土,就在文中讓他們西裝革履地去勞動,可能嗎?(學生笑)這樣,啟發(fā)他們實事求是地去寫。三個問題有了較完整的答案,學生已是筆聲沙沙。
作文前指導的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只要教師能合理引路,相信學生不會再感到頭痛萬分,甚至是會有所飛躍。學生文章寫好了,教師也就不用再面對學生的作文本發(fā)愁了。
(作者單位 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