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幾年的中考導向來看,一元二次方程、函數、統(tǒng)計初步、相似形、銳角三角比、圓這六大塊內容為重點考查對象,而且最后兩個綜合題考查的知識點也集中在函數、相似形、圓等重點知識上。但是其中相似三角形的難度較大,尤其是其性質及應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并利用這些性質進行有關的計算,并能使用相關的知識點解決實際的問題,因此,筆者就從相似三角形的試題入手,對相似三角形的幾種類型的試題進行簡單的介紹,以期有助于學生學會應用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相似形;比例線段;相似三角形和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等內容。相似三角形又有相似的判定、相似的性質兩部分組成,因此本文就針對一些這樣的例題,對相似三角形做以下介紹。
一、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之間的異同比較
全等三角形:是指能夠完全重合的三角形。(1)性質:對應角相等,對應邊相等。(2)判定:①邊角邊定理(SAS);②角邊角定理(ASA);③邊邊邊定理(sss);④角角邊定理(AAS)。相似三角形:是指對應角都相等、對應邊都成比例的三角形。(1)判定:①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②兩個角對應相等;③三條邊對應成比例。(2)性質:①對應線段的比等于相似比;②周長的比等于相似比;③面積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然而,在考試的過程中,卻經常將兩者結合一起考查,這樣一來,要求學生必須弄明白兩者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哪些是不同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將二者聯(lián)系起來,一同考慮,使學生能夠準確地解答問題。
例如:在一些選擇題中。經常會出現(xiàn)這種題型:下列哪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 )
①兩個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②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③兩個直角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
答案是③。
因為兩個直角三角形中只有兩直角相等,其余角不一定相等,其余邊也不一定成比例,所以③錯誤。而且要讓學生分析全等三角形中的判定方法(SSS,SAS)與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法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真正掌握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使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對相似三角形性質及應用的考查
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及應用的考查是中考當中的重要考查內容,新課程改革下,要求學生要有能力利用所學的內容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通過利用所學的相似三角形知識進行解決,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用,樹立起應用的觀念,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調整學生的學習思想,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學到知識。教師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讓學生解決一些實際生活中經常見到的情況。
例如:小明在距離路燈6米的地方,發(fā)現(xiàn)自己在地面上的影長為2米,如果小明高1.6米,那么路燈離地面的高度為——。
由于路燈太高,不容易對路燈的實際高度進行測量,誰能將其轉化為數學問題,來解決這一難題呢?教師引導者學生進行思考,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又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成功后的快樂,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同時,我們還可以將物理與數學進行整合,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三、開放性的試題。在相似三角形中的應用
從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中分析,開放性試題越來越受到中考命題教師的青睞,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這些方面的知識進行鍛煉。這有助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不再死板地接受知識,不再認為一道題就只有一個固定的答案,讓學生能夠自由發(fā)揮。而且教師在評價過程中,不管學生的方法簡單還是復雜只要是正確答案,教師都要進行正面的評價,這樣不至于學生因教師的否定而失去學習的興趣。
開放性試題,分為條件開放探究和結論開放探究等幾種類型。
例如:已知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O是對角線AC的中點,過點O的直線EF分別交AB、DC于E、F,與CB//AD的延長線分別交于點G、H。①寫出不全等的兩個相似三角形(△AEH~△DFH僅供參考)(證明略);②除AB=BC,AD=BC,OC=OA這三對相等的線段外,題中還有多對相等的線段,請選求其中一對進行證明(OE=OF僅供參考)(證明略)。
這是一道結論開放探究性試題,這樣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解題思路解答出正確的答案,同時,作為教師不要限制學生的思路,要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自由發(fā)揮,使學生體驗到接觸正確的答案的快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三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上述幾種簡單的題型,只是相似三角形中試題類型的一小部分,但是,從這幾種類型看,我們可以知道,只要我們能夠靈活地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義、性質、判定定理等,才能解決這一類型的試題,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在中考復習過程中,學生要學會對題型進行總結歸類,使學生進行高效的復習,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大屯礦區(qū)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