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師,我們現(xiàn)在學習語文一點動力都沒有,還真懷念以前您教我們的時候。那時候……”讀著前屆學生給我的短信,看到他們對我教學方式的肯定,我覺得教學的方向更明確了,那就是:低耗高效,提高課堂效率。
目前,教學中存在著太多的“高耗低效”的情況:①以時間戰(zhàn)、消耗戰(zhàn)為主要競爭手段,把1節(jié)課應該完成的教學任務分作2節(jié)課甚至幾節(jié)課來上,低效率的勞動不斷重復,擠占副課、自習課、活動課……搞得教師自己一刻不停,學生忙得連如廁的工夫都沒有;②以滿堂灌為主要的課堂教學形式,大部分時間里,學生只是聽的容器,記的機器;③作業(yè)布置貪多求濫。面對這種現(xiàn)象,我深感教學觀念的改變刻不容緩。
“善教者學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學勞而功半。”“低耗高效,提高課堂效率”才能讓教師的教學恢復正常?!暗秃母咝?,提高課堂效率”要求教師:
一、提高教師教學素養(yǎng)。展示教師良好人格魅力
提高教師教學素養(yǎng),展示教師良好人格魅力是建設低耗高效教學的前提。
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就應堅持繼續(xù)教育,進行更多知識的學習和補充,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認識水平。許多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深厚,業(yè)務能力較強,但是以往的經驗不一定適應形勢的發(fā)展,教師在原有習慣下的教學往往導致教學低效。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求教師進行學習,特別是學習新課程理念及相關課程標準的要求,樹立新型課程理念,掌握課堂評價的知識與方法,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
教師教學要抓住“本”和“根”,就必須加強對教學內容和考核標準的研究。只有鉆研好教材和課標要求,并在教學中加以實施,才能抓住教學的“本”。教師在認真研究課標、教材的同時,也要研究各科的“考試說明”及課改試題的命題導向,這樣就能抓住教學的“根”。集體備課時要致力研究每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找準考點,研究學情,制訂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授課之前形成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案,這樣才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具備了良好的教學素養(yǎng),課堂上教師的人格魅力才能有效地、潛移默化地顯現(xiàn)出來,才能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自古道:“親其師,信其道?!币驗橄矚g這位教師,學生會更加熱愛這位教師所任教的學科,更樂意聽這位教師的課,自然就能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在課堂上會有愉悅的感覺,那是幸福的感覺,更是成功的感覺。學生成功了,教師也成功了,也感到更幸福了,課堂效率也提高了,達到了教與學雙贏!
二、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是建設低耗高效教學的重要手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課堂又是促進學生主體發(fā)展的主陣地。成功的課堂教學的關鍵與學生的參與度有關系。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前提。早在春秋時期,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道出了興趣的重要性。學生一旦對語文有了興趣,就會產生獲取語文知識的強烈欲望。這時,語文學習就不再是負擔,而是樂趣,學生就會主動、積極的學習語文知識,提高語文技能。
激發(fā)興趣的方法很多:
1.用“教材情感”點燃興趣的火花
現(xiàn)代作家黃飛的小小說《甜甜的泥土》,寫的是一包奶糖化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這是一個普通離異家庭的故事,用的是極其普通的字眼。但是,讀起它,你不能不被它所表現(xiàn)的那種母親對兒子的至親至愛的誠摯感情所深深地打動。它為什么這樣感人?它那催人淚下的力量從何而來?教師不難看出,它來源于作品感情的誠摯真切。還有朱自清用眼淚凝就而成的《背影》,飽含著強烈的父子相愛相憐的感情。父親在那種特定環(huán)境下給兒子留下的特定形象——“背影”,更是凝聚著父親對兒子的深情厚愛,正因為如此,作者感動得熱淚淆然。教學時,我引導學生用心誦讀這些用心血凝成的滾燙文字,讓學生神游于文章的意境中,體味文章的命題立意、謀篇布局和遣詞造句,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制作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課件,聲、像、文并用,能打破課堂45分鐘的時空限制,引發(fā)想象,化靜為動,虛實結合,創(chuàng)設一個嶄新的審美時空。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主張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為了寓教于樂,對于文質兼美的課文,我借助多媒體教學。這樣更便于學生欣賞,更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如教《沁園春·雪》時,我讓學生聽朗讀,看電影、電視中描繪祖國壯麗河山及一代偉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鏡頭,體會文中“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激情;教《白楊禮贊》時,除了讓學生聽朗讀外,屏幕上一株白楊樹素描展示出白楊傲然挺立的豐姿,這些都能迅速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學習情緒高漲;再如教《草》,在進行背景介紹時。我選出了爬雪山過草地的畫面,配大型音樂舞蹈史詩《長征組歌》中爬雪山過草地的背景音樂及詩朗誦,將聲、光、色等現(xiàn)代科技手段融為一體,畫面上有紅軍將士的人物形象,有惡劣氣候的展現(xiàn),有表現(xiàn)紅軍戰(zhàn)士崇高品質的感人場面,氣勢磅礴、震撼人心。這段背景介紹,是長征路的艱難困苦及將士的崇高品質逼真的再現(xiàn),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滲入學生的情感領域,為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作好了鋪墊。
3.合作學習
傳統(tǒng)的提問方法是教師問,學生答。為了激發(fā)學生興趣,有時可采用學生互問互答的合作方法。這種方法尤其適用于文言文教學。教《梵天寺木塔》時,驚喜的發(fā)現(xiàn):通過學生的互問互答,學生已對該課的文言詞句有了較全面的掌握,并能聯(lián)系以前所學詞匯,對課文內容也有了較好理解,基本完成了教學內容。由此可見,學生對這種方法甚感興趣,自然提高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讓學生參與表演是我最常用的合作教學手段。從分角色朗讀《皇帝的新裝》到小品表演《偉人細胞》到……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這樣,學生參與其中,興致高、情趣濃、教學效果顯著。
4.適當引入競賽機制
學生還是孩子,適當引入競賽機制能激起學生好勝、不服輸?shù)男睦?。如教專題《狼》時,就給了許多學生“當教師”,設計并書寫板書的機會。學生得此表現(xiàn)機會,都自覺研讀課文內容,躍躍欲試。我先讓每一位學生把板書寫在紙上,然后根據(jù)自愿原則,請多位學生上黑板書寫,并讓其他學生打分。結果好些學生的板書簡要明確、脈絡清晰、書寫方面也較以前好得多。
在課堂提問時,我較多時候不拘形式,鼓勵搶答,甚至允許不舉手直接作答。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的多邊互動,使課堂教學變得有生氣,課堂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三、多一點賞識與鼓勵,用“成功喜悅”促進學習的愿望
教師的賞識與鼓勵是建設低耗高效教學的重要保障。
學生都渴望成功。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他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你在任何時候都不要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shù)。”
現(xiàn)在我所任教的初一(2)班,學生基礎出奇的差。于是我努力變師生關系為朋友關系。為了讓全體學生品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我把微笑帶進課堂,在評價時竭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哪怕學生的發(fā)言中只有一個用得好的詞,只有一句說得好的話,也立即給予熱情的鼓勵。如:“你這個詞用得真準確!”“這個句子真美!”當他們的發(fā)言中實在連值得夸獎的詞句也沒有時,還可夸他們“發(fā)言聲音響亮!”“真自信!”“你積極開動腦筋,學習真主動!”“你敢于發(fā)表自己意見,進步真大!”這樣每一個學生都能意識到我在時時關注著他細微進步,并和他一起分享這種進步帶來的快樂。
有些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是他們覺得有些時候學習語文漫無目的,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不知道從何學起,因此干脆什么也不學。我就適當放低要求,讓這部分學生蹦一下也能摘到“蘋果”,這樣學生心中自然就涌起了成功的喜悅。慢慢地,很多學生開始對語文感興趣了。
當學生考試成績下降時,我從不不分青紅皂白的責怪,而是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再次表現(xiàn)的機會,直到他取得成功。
工作以來,我就本著提高學生語文成績和寫作水平的宗旨,不斷探索并實踐著。我深信:教學不該靠加班加點,唯“低耗高效,提高課堂效率”才是長久之計。執(zhí)教15年以來,我從不多上一堂課,但我所任教班級在歷次考試中都名列前茅。當然,教無定法,學無止境,在今后的教學中,在前輩和同仁的幫助下,我一定會通過自身的努力,不斷創(chuàng)新。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東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