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很多小學生對作文存在著恐懼心理,一提到作文直皺眉頭,覺得沒什么可寫,不知怎么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呢?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以下嘗試:
一、豐富積累——讓學生體驗快樂
沒有一定的積累是無法寫出好文章的。我建議每個學生都準備一個厚厚的“采集本”,這里有課堂學到的好詞妙句佳段,有學生在生活中收集的材料。我特設了“每日一次采蜜共享”、“每周一次采蜜共評”、“每月一次采蜜競賽”、“每學期一次采蜜比拼”,即每節(jié)語文課課前由兩只“小密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為大家展示自己積累的材料;每周抽出時間進行周評,并由組長做好記錄;每月收集材料進行月賽;學期末進行一次全班參與的大比拼。這些活動的主持人由學生推選(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評價能力,也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評出周冠軍、月冠軍、學期冠軍,并把成績裝入學生成長記錄袋,期末還要貼出星級積累榜。這些看似很平常的做法卻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二、巧選題材——讓學生感受輕松
1.創(chuàng)設情境
真實的情境往往很自然地把人帶入某一氛圍之中,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我在作文教學中進行了以下情境的創(chuàng)設:第一,讓游戲牽動每個學生的心。有一次,我在和學生玩“添鼻子”游戲時,由于學生玩得開心盡興,他們也親自感知了游戲的全過程,所以,寫文時我并沒有做過多的提示和要求,只是希望學生能寫出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和感受。在批閱學生作文時,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文章各有千秋,有的側重心理描寫,有的側重過程描寫。大部分學生的結尾都是寫這節(jié)課讓他們覺得如何快樂開心,真是一舉兩得,既玩了游戲,又學了知識,希望還能上這樣的課等等。第二,讓實驗吸引每雙可愛的眼睛。小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他們對陌生的事物更是感到新奇。例如,我出示兩個外表沒有差別的雞蛋,請求學生的幫助,在不破壞雞蛋的前提下,挑出其中的一個熟雞蛋,通過探討,使《挑熟雞蛋》的作文不費吹灰之力,在學生的筆下悄然形成。第三,讓畫走進每個學生的記憶。學生喜歡色彩,愿意用色彩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圍繞畫對學生進行了看畫寫話、貼畫寫話、畫畫寫話、話配畫、看動畫寫話的訓練,這一練習使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使學生的求異思維得到發(fā)展,個性得到張揚。
2.抓準課文
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教材是珍貴的學習資源和寫作的紐帶,如果運用得當,以文引文,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和寫作練習,將會開啟學生寫作的思路,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第一,仿寫。學習小詩后可以讓學生仿寫詩歌,在學完《倔強的小紅軍》之后,可練寫班級同學的外貌,但不允許寫出名字,讓大家猜。仿寫要學透徹,抓準確,寫到位。第二,擴寫。引導學生抓住教材中比較籠統(tǒng)的地方進行擴寫。例如,學習了《放風箏》一課后,可以抓住“我和青青拿著叔叔幫我們做的風箏,高高興興地來到體育場?!边@一句來擴寫,要求寫出他們當時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第三,續(xù)寫。某些文章有許多空白點,如果善于抓住文章的空白點,讓學生進行續(xù)寫,會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發(fā)展,寫作個性得到體現(xiàn)。比如,在學完《坐井觀天》后,可以讓學生續(xù)寫“青蛙跳出了井口”,體現(xiàn)出“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口”的真實作文。
3.抓生活精彩的瞬間
記得有一次語文課上課幾分鐘了,學生才陸續(xù)走進教室,而且還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原來他們上一節(jié)課是自然課──玩風車,還沒玩夠。我靈機一動,和學生一起在后操場玩了起來,這下可把他們樂壞了,又蹦又跳,在快樂之余,學生寫出了自己心靈深處的話語:“我逆著風向,手拿做好的風車,向前跑去,只見紙風車慢慢轉起來,像花瓣、像齒輪,不一會兒,隨著我速度的加快,風車也轉得更歡了,成了一個圈兒……”“看著轉動的風車,我浮想聯(lián)翩,我真想讓風車帶我飛上天空,去摸摸藍天的額頭;真想讓風車把我?guī)У竭h方的奶奶身旁,去和奶奶說心里話;還想讓風車帶走我所有的煩惱,帶給我最甜的快樂……”
三、賞識評改——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1.溫馨評語
批語盡量做到溫馨、細化,少用抽象、概括性詞語,要以優(yōu)點帶不足。同時,我還在每個學生的每篇文章后簡單畫一個小圖形,以表鼓勵,文章特別優(yōu)秀就會得到一個全班誰都沒有得到過的圖形;如果較優(yōu)秀就有一個含笑的蘋果、梨、太陽等;如果是良好的文章,就畫一顆平靜的大樹,一個小蘑菇等,及格的作文也畫一個小圖形,只不過稍小一點兒。這種賞識、溫馨的話語加圖形的做法,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就連家長也和孩子一起努力,爭取圖形升級。
2.表揚精作
對于學生優(yōu)秀文、進步文,我每次講評時都在全班范讀,投給學校廣播站,有的投稿參賽。這種不帶金錢的獎勵,使學生獲得了榮譽的喜悅,他們的后勁更足了。為此,班級特設了“星級小作家園地”,共分妙語連珠星、創(chuàng)意奇特星、想像奇特星、立意新穎星、進步提高星、文筆智多星幾項,盡量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在作文中某一方面的閃光之處,把文章張貼出來,讓大家共享快樂。
3.合作修改
在作文教學中,我也嘗試著讓學生學會合作修改文章,使學生意識到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即使是大作家的作品,也不是一次性就完成的,有了這種認識,學生修改起文章來就快樂多了;在合作氛圍中,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已志,有時爭得面紅耳赤,正是這種方法,讓學生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
總之,教師要在作文教學這條既古老又年輕的道路上,立足工作實際,以學生為本,從學生興趣出發(fā),不斷實踐探索,引導學生以教材、生活為基點,向課外延伸,向生活拓展,向方法求新求異,才能使學生真正感到作文的快樂!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