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上課就給放英語錄音,在鍛煉聽力的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英語的氛圍,有利于學生進入學英語的狀態(tài)。在學生完成聽力的情況下,進行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通過聽,有了大量的語言儲備;在閱讀中掌握了一些習慣用法;通過讀的練習可以訓練學生語感、語流,為學生開口說英語提供語言積累。在學生對內容熟悉的情況下,進行口語交際練習。最后,把寫作納入課堂教學,這是我們進行教學的努力方向。
【關鍵詞】效率;效果;綜合思維
聽、說、讀、寫是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四個基本過程。這四種基本能力要體現(xiàn)在教學的方方面面。特別是英語學習中的1a部分,是一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和核心。要充分利于這一部分,訓練學生的各種能力。
在學習仁愛版八年級下冊Unit7 Part2 SectionA時,首先讓學生練習聽力。聽力過程并不是一個獨立聽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學會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在聽力過程中,如果學生沒有養(yǎng)成耳、手、腦、心并用的習慣,往往對信息應接不暇,顧此失彼,影響聽力效果。還要注意精聽與泛聽相結合。精聽,是讓學生不僅聽懂整篇文章的意思,重點是對語句的理解。泛聽,主要是抓住文章大意,重點是對語篇的理解。在聽力教學中,應該把精聽與泛聽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功。在本部分,首先給學生出了兩個問題:1.What will Kangkang make for the food festival? 2,What does Kangkang think of cooking?讓學生帶著問題練習聽力。第一遍針對問題去聽,大部分學生一遍就可以聽清楚;若有問題,可以再放第二遍,而第一遍已聽懂的學生則精聽。帶著問題練習聽力,容易有針對性,避免盲目性??梢蕴岣呗牭眯?,增加聽得效果。這樣一上課就給放英語錄音,在鍛煉聽力的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英語的氛圍,有利于學生進入學英語的狀態(tài)。
在學生完成聽力的情況下,讓學生打開課本,先快速瀏覽1b里的幾個問題,然后翻到1a部分,給學生3——5分鐘時間,快速閱讀,完成1b的練習題。這項訓練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閱讀理解是學習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要鼓勵學生快讀,捕捉全文大意。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訓練閱讀速度,提高概述能力,還要培養(yǎng)他們的猜詞悟意的能力,以及推理歸納能力等,并能讓其在閱讀材料提供的復雜的語言環(huán)境中抓住文章脈絡,略過不必要的生詞或通過構詞法猜出詞義,然后回答一些對表層意義的理解題。帶著問題閱讀;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找出關鍵詞、關鍵句,這些都能幫助學生快速理解通篇含義。要求學生在回答這些問題時,先不要看課文。堅持這種訓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識記和判斷能力。閱讀理解的訓練應貫穿在平時的教學中,而不僅僅是在閱讀課上才進行.把每一次的閱讀都作為一次練兵的機會,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水平自然就上去了。
英語是一門語言,它是交流的工具,必須說出來,才是語言的真正意義。學生通過聽,有了大量的語言儲備,進行語言交流就成為他們的迫切愿望。在閱讀中掌握了一些習慣用法,能讓學生在語言交流中脫口而出,出口成章。這時,讓學生跟讀并且大聲朗讀,通過讀的練習可以訓練學生的口音及口形,培養(yǎng)學生語感、語流,為學生開口說英語提供了大量的語言積累。在學生對內容熟悉的情況下,進行口語交際練習。讓學生先兩人一組,既鍛煉口語交際,相對而言,難度也較小。對學生的要求因教材內容而異,因學生不同程度而異。練習時,可以用書上的原句子,也可以用上自己的語言,關鍵詞要用上,意思要表達清楚。本節(jié)課主要是學習表連續(xù)動作的幾個副詞:first、next、 then 、after that、finally,以及表方式的幾個副詞的用法,在練習時,這些詞是必須使用的。對程度好的學生,則要求一個人用自己的話把內容表述出來。這是在兩個人對話基礎上的又一步提高。此過程不僅要注意意思的表達,還要用上各種時態(tài)和各種句式:現(xiàn)在時有時要變成過去時,單句要變復句,在句子和段落的結合處,用上合適的連詞等等。它鍛煉的是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英語教師應盡量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說英語的實踐機會。對學生的成績要多肯定和鼓勵,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感到成就感,從而產生自信心和進一步學習的動力。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最好辦法。
聽、說、讀的過程已經完成,可以讓學生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寫作訓練。寫作是英語學習中的一個難點。這需要學生不斷的訓練。把寫作納入課堂教學,這是我們進行教學的努力方向。以前的教學中,很少在平時的課堂上練習寫作,一般都是在遇到學生作文中的問題時才作指導。很多學生也往往是眼高手低。說起來頭頭是道,可一寫起來就錯誤百出。針對這一情況,需要給學生講寫作要點,寫作要求,讓學生經常練筆,只有在練的過程中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才能更好地去改正問題。如剛才講的1a部分:首先要交代事情的起因:There isgoing to be a food festival .Kangkang wants to cook fried rice for the festival.But he doesn’t know how to cook it.So he is learning it from his mother.然后要寫清楚過程,本節(jié)課主要是學習表連續(xù)動作的幾個副詞:first、next、 then、 after that、finally,以及表方式的幾個副詞的用法,在說的環(huán)節(jié)是重點,在進行寫作練習時,這些詞也是必不可少的。First,he cuts some cooked meat very finely.Next,he puts some oil in the pan.Then we can see him fry the meat lightly.After that ,he adds the rice slowly and fries it for a few minutes.Finally, he should add some salt.最后要交代事情的結果:Kangkang learns it well and he fells cooking is fun . 在學習書上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寫作訓練,會讓學生覺得有趣且比較輕松,學生有話說,有內容寫,完成起來就得心應手。再者,通過寫的練習可以不斷鞏固語法知識,在練習中不斷減少犯語法錯誤的機會,同時提高口語表達的準確性。
綜上,由于教學方式的轉變,學生聽、說、讀、寫習慣的逐步養(yǎng)成,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學生的整體素質也得到了較快的提高。英語課堂不應該是老師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應該是學生為主體的大合唱。讓學生實現(xiàn)合作學習,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就能取長補短,充分發(fā)揮集體智慧。另外,在以上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智力領域,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方法,讓他們各盡其能,把在學英語方面的才能能夠充分展示出來,才會提高學習興趣,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信心。通過對1a部分的聽、說、讀、寫的訓練,學生對本課時的重點和難點已經做到心中有數(shù)。為余下知識的學習和操練都掃清了障礙,學生學起來就得心應手。這樣會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上好課:問題與對策》.陳靜波
[2]《中小學外語教學》.邵寧寧.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