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對新課程詞匯教學原則的闡述,并結(jié)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側(cè)重探討對于不同階段、不同類型的詞匯進行有效教學的幾種策略,如思維導圖、構(gòu)詞法、、字謎游戲、文本校對等教學策略。
關鍵詞 意義;詞匯教學;策略
一、英語新課程詞匯教學意義
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一個組成部分。隨著英語新課程的改革,對詞匯量要求越來越高,學生死記硬背的詞匯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適應《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與要求。英語詞匯教學應當根據(jù)詞匯習得、詞匯加工和詞匯產(chǎn)出的理論,研究教學的策略和學習方法,促進語言的輸入和輸出,提高學生詞匯學習的能力。在詞匯知識的目標中,不同的過渡級對詞匯量要求有明顯差別,初中階段對運用活用詞匯的要求較高,提出“運用詞匯描述簡單的事物、行為和特征,說明概念等”,同時強調(diào)掌握詞匯在交際中的功能——意念作用,要求學生“運用詞匯理解和表達不同的功能、意圖和態(tài)度等”。這些目標對詞匯教學實踐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
二、英語新課程詞匯教學原則
(1)順序性原則。詞匯教學應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1)新授展示:其目的是使學生認識單詞的意思、結(jié)構(gòu)和用法。2)記憶運用:記憶及運用詞匯是學生掌握詞匯的關鍵。只有通過有意思的參與,學生才有可能掌握所學詞匯。教學中應設計多種多樣的活動使學生運用剛剛接觸的詞匯。3)評價反饋:在訓練之后有必要的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檢查,使學生能看到學習的效果,總結(jié)得失,以便更好地開展下一步學習活動。
(2)情境性原則。詞匯存在于特定的語境中,單詞只有組成句子和話語之后,才能有效地交際。若單詞脫離句子,在很多情況下就無法確定其定義,離開具體的情景,我們就很難說出一個詞是什么意思,因為詞義除了其本義,還有引申義和比喻義。如果詞匯教學脫離了語境,只注重講解詞義,學生即便記住了單詞,在語言實踐中仍會遇到困難。因此,詞匯教學不能孤立地進行。
(3)文化性原則。語言和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理解語言必須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須了解語言。英語詞匯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教學中應善于揭示詞匯的文化特征,進行英語詞匯和漢語詞匯的跨文化對比,使學生在學習詞匯知識的同時提高文化的意識。
(4)復現(xiàn)原則?!斑z忘曲線”與循環(huán)記憶的原理告訴,科學地安排詞匯復現(xiàn)時間能有效地克服遺忘。復現(xiàn)率高低是衡量教科書的一個重要尺度,也是衡量詞匯教學效果標準之一。新的初中英語教材在編寫和設計時較好地考慮了詞匯的復現(xiàn)率,教師應了解復現(xiàn)的重要性,有效地利用教材中對詞匯的復現(xiàn)特點,適時合理組織和安排復現(xiàn)所教過的詞匯,盡量減少遺忘率,增強詞匯的保持和記憶。
(5)趣味性原則?;A教育階段英語新課程任務第一點便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备鶕?jù)初中生的心理特點與學習特點,單詞的首次呈現(xiàn)如果有趣味性,學生便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師在詞匯教學中應注重探究形式多樣、趣味有效的教學策略。
三、教學策略
詞匯教學時,教學應根據(jù)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能力、新課程的特色以及詞匯教學的原則,并根據(jù)教學的新授、運用和評價三個階段,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下面結(jié)合初中《新目標》英語教材部分詞匯以及筆者的詞匯教學經(jīng)驗,簡單介紹一些主要的詞匯教學策略。
(1)主題詞匯——思維導圖策略。在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新目標:SB9 Unit 7)一單元中,大多詞匯是有關“假日或參觀旅游”這一主題,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先在黑板中心寫上“Vacations”,然后問學生:Which adjectives can describe the vacations? 在學生廣泛發(fā)表意見的基礎上,補充他們沒有說出的形容詞,并將有關形容詞作簡單歸納。在此基礎之上,再讓學生做語義聯(lián)想活動。
(2)批量詞匯——構(gòu)詞法策略。心理研究表明,經(jīng)過理解加工并加以條理化、系統(tǒng)化的知識便于貯存、“檢索”應用。對待新授課的批量詞匯,如能把單詞進行分門別類并有效聯(lián)系起來進行學習,記與憶就方便多了。初中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詞匯教學主要使學生掌握詞義、詞的搭配和用法”,“還應適當指出詞的同義、反義、轉(zhuǎn)義等現(xiàn)象”。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對一些詞或詞組進行有效的聯(lián)系,通過分析、綜合、對比、歸納等方法形成便于記憶的具有一定規(guī)律性的知識系統(tǒng),尤其是“構(gòu)詞法”教學策略是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的一種有效方法。
(3)詞匯檢測——文本校對策略。該活動能很好地反饋學生單詞掌握的情況以及正確運用詞匯的能力。如,單元詞匯學習完之后,選擇一篇包含所學主要詞匯的文章,將所學詞匯替換使其意義不當或者使一些所學單詞的用法不當;將修改的文章發(fā)給學生閱讀,令學生找到不當之處,并用適當?shù)脑~改正;學生兩兩一組對比改正后的文章;抽樣檢查;發(fā)放原始文章,讓學生對比,看是否自己在改正時用上了剛學的單詞或是否掌握了新學單詞的正確用法。
當然,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嘗試其它多種策略。如詞匯新授階段的“猜詞游戲”;詞匯運用階段的“情感策略”;詞匯復習階段的“自評”策略等??傊陆滩牡闹黝}豐富,貼近時代與生活,信息量與詞匯量大,教師應根據(jù)單元的主題、學生的興趣以及教學環(huán)境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發(fā)展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當前語言教學新趨勢要求教師在教學詞匯時要避免那種“詞典搬家,單詞開花”式的講解方法。在詞匯教學時,不管運用何種方式與策略都要遵循詞匯教學的基本原則,注意語境、語篇、語感、語用的結(jié)合,使學生在語境中學習詞匯,在語篇中理解詞義,在練習中增強語感,在實踐中提高語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