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進入21世紀后,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進步發(fā)展,教育教學技術也發(fā)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新型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正在不斷地對我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進行著潛移默化的改變,這一進程的飛速發(fā)展,要求廣大教師必須認真重視這一現(xiàn)代技術手段對教育教學的影響作用。
關鍵詞 信息技術;小學教育;學習方式;理念
在新型的信息時代,廣大教育工作者應當努力適應新的教育教學手段的變遷,不斷學習、不斷研究,不斷更新陳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把新的教育理念滲透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去。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小學教育的日益滲透,教師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模式,都應當隨著發(fā)生轉變,以適應素質教育的理念,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學習模式進行教學。
在學校教育中,每個學科都在向學生們傳授著特定科目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在傳授相關知識技能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提升著他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而信息技術對傳統(tǒng)課堂的滲透,則更是加快了這一進程的速度。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加強信息技術對小學教育的促進作用,是每位有理想的小學教師應當思考的問題。
以數(shù)學學科為例。數(shù)學學科是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很強的學科,而小學生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轉變的初級階段,如果按照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授課方式,很難保證學生有很好的學習效率。而有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為兩種不同思維的良好過度手段,它可以起到一個橋梁作用。新課程標準也提出了一個新的理念:要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影像技術等手段,可以豐富文本內容,利用交互式的界面特點,增加聲像材料,創(chuàng)造出一個活潑生動的教學環(huán)境,既增強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了學業(yè)負擔,使學生在學習小學數(shù)學時能事半功倍。
因為年齡的關系,小學生們大多都活潑好動,課堂的有效注意時間跟中學生相比要短的多。生動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將大大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使他們思想集中,不易發(fā)生開小差、溜號的問題。使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注意,激發(fā)學習欲望和信心。
推而廣之,信息技術對其他學科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以語文為例,信息技術的運用,使閱讀方式發(fā)生了重大的轉變。閱讀本是作者與讀者之間心與心的溝通和交流,是文本提供者和文本閱讀者之間的對話。而信息技術的加入,使這種對話變得親切而富有魅力。首先,信息技術使得閱讀變成真正平等的一種學習方式,它不再是以往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從而有了更多的參與性,使每一個文本閱讀者——學習者,都有了參與文本對話的機會。這是就課堂閱讀而言的,對于課外閱讀來說,網絡和多媒體的出現(xiàn),則更是給了人們以新型的閱讀方式。語文學習自然也有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以網絡為代表的現(xiàn)代信息傳媒,也使得語文學習資源更加豐富而多彩——教師可以自由選擇語文課程資源,學生也可以相對自由地進行個性化閱讀。當然,相對于年齡較小的小學生來說,程度或許會有所限制,但畢竟有了可喜的新變化。一旦這些小學生們知識儲備豐富和相關信息技術日益熟練,這種自主性會更加可觀。
網絡媒體的出現(xiàn),使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自主選擇學習方法,有了更好的參照平臺。青少年學生都有良好的學習和模仿能力,一旦他們擁有了強大的接受能力,網絡這一龐大的信息資源庫,就將源源不斷地為他們提供養(yǎng)料。
此外,信息技術的革新,也為學生的加速成長提供了機遇。在這種學習機制下,教師不再扮演萬能角色,而逐漸退居為學習的組織者與合作者,學生則逐漸成為學習的主體,他們可以在網絡空間里自由地發(fā)揮他們的潛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進行學習上的交流,可以上傳發(fā)布自己的得意作品,可以參考他人的學習方法,可以在相同程度學生的學習經驗中得到啟迪……更重要的是,他們還可以更好地參與評論,或者獲得通過他們的評論,獲得及時的信息反饋。
同時,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也使得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民主和諧。除了讓學生更加自由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外,也使得“自主、合作、探究”的三步模式真正落到實處。教學內容可以像縱深拓展,也可以橫向延伸。
隨著課程的日益增多,學生要學習的基礎知識,要理解的學習內容,要記憶的學習素材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難。學生采取了交互式的學習方法后,可以更加自由自主地學習知識,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自己可能并不愿意或者沒有實際用處的知識。他們可以更加敏銳地發(fā)現(xiàn)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且可以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力量,自行解決一些常規(guī)性的問題,而不需要當面向老師請教。再者,交互式學習方式的形成,也使學生樹立了更加新型的學習思維模式,而現(xiàn)代信息傳媒說擁有的龐大到無法想象的信息資源,也處處在為學生學習保駕護航,有助于他們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增進了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隨著知識密度的增加和學習強度的增進,這種理解和認識還會有更大程度的發(fā)展。
教學密度的增加,可以縮短學生的學習時間,從而減輕學習負擔。學生負擔減輕后,學習就不再只是被迫的無奈之舉,而演變成了一種興趣所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學習效率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總之,信息技術與現(xiàn)代教學模式的結合,將使得小學教育乃至各式教育都變得更加多姿多彩。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聯(lián)姻,也將使兩者之間相得益彰,所有師生都將因此而最終受惠。
作者簡介:陳淼鑫,江西省尋烏縣實驗小學教師,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