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藝術研究所、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和武漢博物館聯(lián)合主辦的《衣襲華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展覽于2012年7月18日在武漢博物館開幕。
《衣襲華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展覽共分四個部分,分別從上海藝術研究所和上海市服飾協(xié)會四家高級旗袍定制企業(yè)珍藏服飾中精選出70余件精品旗袍,配合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館藏圖影,以服飾文化為主線,圍繞旗袍文化的變遷、傳承與創(chuàng)新,反映了海派旗袍的發(fā)展歷程,全面展示了上海在中西文化會通交融、移民文化碰撞合璧的特殊歷史環(huán)境下形成的獨特旗袍服飾文化。
近代上海開埠以后,隨著泰西禮俗的東漸和近代都市生活方式的形成,上海的社會風俗發(fā)生了深刻變化。民國時期開放的社會風氣,以及上海獨特的人文和地理環(huán)境,孕育了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奇葩——海派旗袍。海派旗袍的面料選擇從中國傳統(tǒng)的絲綢、棉織物到進口的羽紗、天鵝絨等,豐富多樣,應有盡有。旗袍的款式變化多樣,既穩(wěn)定又無常,袍身的長度、立領的高低變化來回更迭,不斷引領中國乃至東南亞的服飾時尚。海派旗袍不僅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而且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束胸裹臂的舊習,盡顯女性體態(tài)和曲線之美。既體現(xiàn)了當時的社會風尚,又無形中為女性解放樹立了一種標記,成為時尚領域卓爾不群的一道風景。
開幕式上,主辦方舉辦了海派旗袍秀活動,現(xiàn)場演繹海派旗袍東西交融的獨特神韻。本次展覽的時間為2012年7月18日至9月10日,是今年國慶期間赴東京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紀念中日邦交正?;?0周年上海旗袍展”的國內(nèi)預展。主辦方邀請了東華大學服飾史專家包銘新教授專程赴漢舉辦了旗袍文化專題講座,受到了熱情歡迎。武漢市及湖北省電視臺和報刊媒體對本次展覽的盛況進行了集中、深入的報道和宣傳,吸引了廣大市民踴躍前往參觀。通過這次展覽,使更多的人關注和了解海派旗袍這一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對推動海派旗袍的傳承和保護發(fā)揮了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