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活的腳步聲……》面世時,我首先對自己取的書名滿意。我在詩歌中寫到的全部是真名真姓、真人真事和真情實感,是從工作生活中來的,真實地記錄和反映了我的生活歷程和心路歷程??偟膩碚f,我生活的腳步聲,是輕盈樂觀的,是腳踏實地的,是堅定朝前的。正如我在最后一首詩歌《生活的饋贈》中所寫的,做人、做事、做文,沒有抱怨、牢騷和頹喪,唯有陽光、鼓勁、向上……
生活是詩歌的源泉,也是詩歌的母親。我熱愛生活,感謝生活,崇拜生活,珍惜生活。長期的軍旅生涯和記者生涯,深入而多彩的生活實踐,特殊的經(jīng)歷和磨煉,賦予我詩歌的內(nèi)涵和特質(zhì)。同時,軍隊和地方的雙重工作生活閱歷,尤其是長期在廣西軍區(qū)機關(guān)和南寧市委機關(guān)工作,既能接觸到許多政治敏銳、知識淵博的高層領導,又能與基層官兵和基層干部群眾交朋友,從而汲取了許多無比珍貴的政治營養(yǎng)和生活營養(yǎng),能把黨的、祖國的、人民的命運同自己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對黨、對祖國、對人民充滿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摯誠的愛,對生活和工作充滿了熾熱的情,從而使自己的詩歌思想內(nèi)容健康向上、觸動人的心靈、貼近生活和真實的人生??傊娂巧钯n予我的禮物。沒有南寧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的南寧人民的偉大實踐,沒有火熱的部隊生活,就沒有這本詩集。
我始終認為“情”與“愛”是詩歌的靈魂。南寧這座城市給了我生活的陽光,給了我無限的創(chuàng)作靈感。在南寧工作生活了30年,南寧的一草一木、寬容大度、風土人情和悠久的歷史文化,都注入到了我的靈魂深處,融化在我的血脈里。生活在南寧很幸福。我為南寧工作、歌唱更幸福。在我看來,在南寧生活卻不愛南寧的人,談不上愛祖國;對自己生活的城市沒有感情的人,也談不上對祖國有感情。在此,借本書出版,我衷心感謝2005年年底從軍隊轉(zhuǎn)業(yè)到地方工作以來,南寧市歷屆領導班子和領導對我的培養(yǎng)、愛護和關(guān)懷。
中國是詩的國度。沒有詩,中國文學無從談起。詩是有聲的畫,畫是無聲的詩;畫中有詩情,詩中有畫意。這個“意”我認為就是詩境。詩的魅力是人格魅力的直呈。詩品出于人品,其人之胸襟,決定詩的境界。具有正直人品、光明磊落、意誠心實、博大胸襟的詩人,詩境才會寬闊,才能真正體現(xiàn)詩的價值,才能吟唱出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的上乘之作。這些都是我在做人、做詩中竭力追求的。
時序流轉(zhuǎn),歲月匆匆。我從14歲開始發(fā)表兒歌開始,就和詩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詩始終以圣潔的愛陪伴著我,和我一起生活、一起思考、一起歡樂到今天?!渡畹哪_步聲……》這本詩集共分“綠城詩韻”、“紅色禮贊”、“英雄風采”、“軍歌嘹亮”四個章節(jié),共選登了我各個時期的100首詩歌,時間跨度30多年。這100首詩中,有85首詩歌分別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解放軍文藝》《中國國防報》《戰(zhàn)士報》《戰(zhàn)士文藝》《民兵生活》《政治指導員》《廣西日報》《南寧日報》《南寧晚報》《紅豆》等報刊發(fā)表過。借此,我要對上述報刊表示深深的謝意!
我還要感謝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廣西文聯(lián)的領導和同志們,南寧市委宣傳部、南寧市文聯(lián)的領導和同志們對我文學創(chuàng)作的肯定和支持!
特別要感謝我所敬佩的潘琦主席在百忙之中欣然為本書題寫書名和作序!
在出版過程中,對本書積極提供攝影、繪畫作品和其他幫助的各個縣、區(qū)黨委宣傳部,開發(fā)區(qū)管委會,以及賴有光、農(nóng)敏、陳峰、陳卓凡、鄧誠林、陳羽、尹慶南、周旋、何憶蓮、何宏生、陳忠、劉秋明、藍業(yè)存、湯潔葵、農(nóng)如松、曾輝祥、黃定堅、梁慧萍、吳向陽、吳源,等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毋庸置疑,我鐘情于記者職業(yè),在部隊曾多次被評為廣州軍區(qū)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記者是時代的記錄者、人民的代言人、黨和政府的喉舌。我的特長也是撰寫人物通訊、新聞評論以及典型宣傳報道。單就文學作品而言,自認為我的報告文學和散文比詩歌寫得好些。在部隊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只把詩歌當成自己的愛好,喜好賦詩而已,還缺乏系統(tǒng)地深入考究。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越來越感到文藝作品能穿越時空,具有永恒的力量。務求有生之年,進入詩和其他文學樣式的自由王國,對文學做進一步的探索和思考。故以此書出版,記載自己的生活情感和人生閱歷,啟動新的征程,使自己無悔生活、無悔人生、無悔時代。
讓生活的腳步聲越來越清晰響亮、悅耳動聽……
2012年11月1日夜于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