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問題修辭和修辭問題:建構全球修辭學*

    2012-12-18 07:41:22大衛(wèi)弗蘭克
    江淮論壇 2012年3期
    關鍵詞:漢語建構研究

    大衛(wèi)·弗蘭克

    (美國俄勒岡大學羅伯特·柯拉克榮譽學院)

    問題修辭和修辭問題:建構全球修辭學*

    大衛(wèi)·弗蘭克

    (美國俄勒岡大學羅伯特·柯拉克榮譽學院)

    文章回顧了西方修辭學研究傳統(tǒng)對中國修辭學的忽視。作者認為,以陳汝東教授為代表的修辭學思想破除了東方無修辭學的幻像,為比較修辭學研究奠定了基石。在此基礎上,文章提出了建構全球修辭學的可能性。

    修辭學;問題修辭;修辭問題

    2011年5月14日,第一屆國際語言傳播學論壇在北京大學召開。期間,筆者應邀給北京大學漢語修辭學課上的學生做講座。結束時,陳汝東教授要我給學生們談一下中國目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于是,我就談了全球變暖和經(jīng)濟問題,這并非我有意冒犯,一般情況下,許多西方人都認為這是“中國的問題”。陳教授謙遜地聽著,在我結束時,他補充說:“中國的問題還有修辭問題”。隨后,他向他的學生陳述了他的觀點:中國需要掌握修辭這門藝術,修辭學應該被作為獨立的學科納入中國的各級教育體系。他進一步指出,修辭問題不僅是中國問題,也是世界問題,它關系到人類的和平與發(fā)展。全世界的修辭學者都應投身和加強對全球修辭秩序和修辭制度的比較研究,以催生出一種能通過修辭來促進世界和平和正義、解決全球普遍問題的傳播秩序,從而避免戰(zhàn)爭和武力。

    陳汝東教授所言是完全正確的,我們所面臨的問題的確是修辭問題,修辭可以作為一種方法來解決我們人類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比較修辭學是修辭學者們最重要的一個研究領域,在這里,不同文化背景的修辭學可以進行比較和對比。迄今為止,西方一些學者一直認為東方或中東沒有修辭傳統(tǒng)。這是杰米·墨菲和其他西方修辭學史家們提出的一個觀點。1972年,杰米·墨菲在其專著中就宣稱,沒有證據(jù)表明西方之外還有什么修辭學思想。[1]西方修辭學者關于亞洲無修辭學的偏見源自愛德華的言論以及東方學的相關概念。[2]在西方人的幻像中,東方文化缺乏論辯推理,情感、直覺和神秘主義是其最重要的文化價值。

    西方修辭學史,由于沒有真正揭示出東方文化的精髓,所以認為修辭誕生于公元前5世紀的西西里島,由科拉克斯和蒂西雅斯發(fā)明。古希臘和古羅馬人發(fā)展了論辯的和實用主義的修辭學傳統(tǒng)。后來,奧古斯丁和天主教神父把修辭學拓展到了基督教領域。文藝復興時期修辭學異常繁榮,啟蒙運動時期又走向低谷。20世紀,沙伊姆·佩雷爾曼及許多其他思想家復興了修辭學,進入了“新”修辭學時代。[3]西方修辭學史基本不提及亞洲,即使提及,也是被放在無修辭學之列。

    集全球學者智慧編纂而成的巨著《國際傳播學百科全書》,是理解修辭學和傳播學的一部最重要的全球性學術工具書。陳汝東教授撰寫了其中的“東亞修辭學:中國和日本”[4]詞條,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東方的修辭學思想,徹底破除了某些西方修辭學者關于亞洲無修辭學的幻像。筆者以為,陳教授在該詞條中奠定了六條原則,這可以作為比較修辭學研究的基石。

    首先,他使人們明白,在公元前5世紀中國和西方都已產(chǎn)生了修辭意識。

    “中國的修辭學思想,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公元前770-476年)”。漢語中的“修辭”二字源于《周易》中孔子(公元前551-479年)的話:“子曰:君子進德修業(yè)。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yè)也?!边@段話強調了修辭的道德標準,而不是其純粹的語用功能。

    其次,在中國古代的修辭學思想中,人們很早就充分重視修辭推理和論辯了。

    在中國古代,修辭具有道德修養(yǎng)、人生追求、人際和社會關系協(xié)調、社會管理等四項功能。修辭能力和說服行為在中國古代社會和國家治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問題通過對話、辯論、協(xié)商的方式得以解決。目前,修辭的這些功能也已被當代修辭學研究所證實。

    第三,正像西方修辭學那樣,漢語修辭學也是建立在道德和倫理原則基礎上的。

    中國的古代修辭遵循四個原則:言真、言仁、言忠、言禮。所謂“言真”,就是話語的信息真實可信,符合客觀事實;“言仁”就是話語符合善的原則,符合社會道德要求;“言忠”或者說“言信”,就是說到做到,言行一致;“言禮”就是話語符合社會道德秩序和社會道德制度。中國古代修辭學家還把修辭適合語境的原則和技巧概括為“文”、“質”、“達”、“巧”。

    第四,如西方修辭學一樣,中國古代修辭學也把“修辭”視為一種寫作藝術。

    早在宋代以前,中國就有許多關于修辭的論著,比如《周易》、《論語》、《荀子》、《論衡》、《典論·論文》、《文心雕龍》、《文則》等。他們提出了寫作的原則,總結了許多說服的手段和方法、言說的風格和特點。這些理論一直傳承到本世紀。

    第五,正像20世紀西方新修辭學一樣,中國現(xiàn)代修辭學研究始于20世紀初,受西方和日本修辭學的影響比較大。目前,中國修辭學已經(jīng)蔚然發(fā)展成了一種更廣泛的語言藝術。

    中國現(xiàn)代修辭學誕生初期就形成了許多修辭學的主要著作,有龍伯純的《文字學發(fā)凡》、湯振常的《修詞學教科書》、王易的《修辭學》、唐鉞的《修辭格》以及陳望道的《修辭學發(fā)凡》等。這些著作探討了修辭學的研究對象、研究范圍和研究任務。這些研究側重于詞語和句子的使用、修辭格和語言風格。到上20世紀50年代,中國修辭學涌現(xiàn)出了許多新的著作,如呂叔湘、朱德熙的《語法修辭講話》、張弓的《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張志公的《修辭概要》、倪寶元的《修辭學》等。這些著作集中研究了漢語修辭的手段和方法,如語音、詞匯、句式以及修辭格、篇章、語體、風格等。從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修辭學的研究對象、范圍不斷擴大,研究任務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其后涌現(xiàn)出許多修辭學著作,如王德春和陳晨的《現(xiàn)代修辭學》、鄭遠漢的《言語風格學》、黎運漢的《漢語風格學》、王希杰的《修辭學通論》、劉煥輝的《修辭學綱要》、張煉強的《修辭理據(jù)探索》以及陳汝東的《社會心理修辭學導論》、《認知修辭學》、《當代漢語修辭學》等。此外,修辭學史、修辭史的研究也取得了比較大的成就,比如周振甫的《中國修辭學史》、宗廷虎等主編的《中國修辭史》、《中國修辭學通史》等。

    第六,和西方學者一樣,中國修辭學者們也在努力從哲學層面探尋修辭的本質。[5]

    在中國,“修辭”的含義已逐漸從“修飾”、“調整”拓展到了一種以語言為主要媒介、以取得理想的交際效果為目的的社會傳播行為。中國修辭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也從修辭手段和方法的結構與功能,擴展到了語篇建構、修辭機制、修辭模式、修辭規(guī)律、話語理解、話語秩序等方面。中國修辭學也逐漸吸收相鄰學科的新的研究方法,如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等的理論和方法。漢語修辭學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許多新的修辭原則和規(guī)律。陳汝東教授認為:“總之,從20世紀初到現(xiàn)在,漢語修辭研究已經(jīng)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如何把陳汝東教授所提出的上述六項基本理論原則運用于比較修辭學研究之中呢?請允許我發(fā)表兩點看法,當然,這些原則還有更為廣泛的研究用途。

    首先,我們可以對本土修辭學和全球修辭學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以揭示它們之間的異同,最終的目標是建構一個基于修辭而不是戰(zhàn)爭的國際秩序。當然,比較修辭學研究也存在風險,特別是當非本土修辭學思想被接納,并取代傳統(tǒng)的本土修辭學理論時。請思考這樣一個案例:九十年前,以實用主義哲學著稱的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結束了其在中國為期兩年的訪問后離開。據(jù)研究杜威中國之旅的學者稱,杜威“在中國很受歡迎是因為他的思想被認為可以替代儒家思想”。[6]事實上,“中國學者用自己的方式建構杜威的形象來滿足自己的需求”。[6]這種需求被認為是1919年五四運動的起因,也是中國反傳統(tǒng)者發(fā)動的一場哲學和修辭學運動,它被用以根除或挑戰(zhàn)儒家傳統(tǒng)。杜威的門生胡適所翻譯的其實用主義哲學,并沒能充分傳達出其原本的哲學內涵。當然,也有人辯稱,實用主義哲學有助于顛覆和取代傳統(tǒng)的儒家倫理道德,而這在“文化大革命”中也起了重要作用。事實證明,用外來的哲學體系取代本土的哲學傳統(tǒng)時,需要慎之又慎,修辭學也是如此。

    其次,比較修辭學的終極目的是建構世界大同的修辭學,使本土修辭學與各國、各地區(qū)乃至全球修辭學群星璀璨,同耀日月,通過修辭消除國際沖突,促進世界人民的相互理解與和平共處。正如巴拉克·奧巴馬在柏林演講中所指出的那樣,他既是一個美國公民,也是一個世界公民。[7]同理,一個修辭學者也應有雙重擔當,其研究既屬于他的祖國,同時也屬于世界。

    (陳汝東,惠東坡譯)

    [1]James Jerome Murphy,A Synoptic History of Classical Rhetoric,1st ed.,Studies in Speech,New York,:Random House,1972.

    [2]Edward Said,Orientalism,New York:Vintage Press,1979.

    [3]Cha?m Perelman and Lucie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Notre Dame:[Ind.]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69.

    [4]Chen Rudong,Rhetoric in East Asia:China and Japan.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edited by Wolfgang Donsbach,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8.5.

    [5][美]大衛(wèi)·弗蘭克.國家修辭:中國形象塑造的新視角[N].陳汝東,惠東坡,編譯,中國教育報.2012-1-16[4].

    [6]Jessica Ching-Sze Wang,John Dewey in China:To Teach and to Learn,Suny Ser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7,pp.7-9.

    [7]For a clear description of cosmopolitanism philosophy,see Anthony Appiah,Cosmopolitanism:Ethics in a World of Strangers,1st ed.,New York:W.W. Norton,2006.

    (責任編輯 焦德武)

    book=36,ebook=36

    H05

    A

    1001-862X(2012)03-0027-003

    *本文首次發(fā)表于“第一屆國際語言傳播學論壇”(世界漢語修辭學會主辦,北京大學,2011年5月14日),修改稿發(fā)表于“2011年國際修辭傳播學前沿論壇”(世界漢語修辭學會國際修辭傳播學會主辦,日本札幌大學,2011年10月29-30日)。

    大衛(wèi)·弗蘭克(David A.Frank),男,美國俄勒岡大學羅伯特·柯拉克榮譽學院院長、教授。

    猜你喜歡
    漢語建構研究
    學漢語
    金橋(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chuàng)作論
    阿來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輕輕松松聊漢語 后海
    金橋(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追劇宅女教漢語
    漢語不能成為“亂燉”
    華人時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泰顺县| 房山区| 拉萨市| 长沙县| 贵溪市| 宜州市| 阳春市| 青铜峡市| 德州市| 铁岭市| 西贡区| 富顺县| 依安县| 山东省| 芜湖市| 宜君县| 泗阳县| 永和县| 新晃| 广河县| 贵阳市| 镇沅| 咸丰县| 赤水市| 盐边县| 金沙县| 雅江县| 滁州市| 休宁县| 绍兴市| 松原市| 枣强县| 缙云县| 荔波县| 崇仁县| 准格尔旗| 苗栗市| 德格县| 长垣县| 黄平县| 巴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