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倩紅
眼科患者是臨床較為特殊的群體,由于疾病的影響,會造成患者生活和學習障礙,引起嚴重的精神負擔。而且,眼科患者的病種較多,用藥種類較多,給藥方法多樣,需要護士在工作中加強知識儲備,熟練操作,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1,2],以提高患者治療的信心,緩解其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我院在眼科護理工作中,采用個性化健康教育,效果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123例眼部疾病的患者。將患者按照治療的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63例,其中男30例,女33例。年齡11~73歲,平均(48.82±10.38)歲。包括白內(nèi)障36例,青光眼16例,外傷5例,胬肉4例,角膜潰瘍2例?;颊卟〕淘?1 d~13個月,平均(89.83±12.48)d;健康教育干預組患者6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齡12~73歲,平均(50.99±10.44)歲。包括白內(nèi)障30例,青光眼19例,外傷5例,胬肉4例,角膜潰瘍2例;患者病程在12 d~14個月,平均(90.04±12.64)d。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疾病種類等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健康教育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時為患者講解醫(yī)院的環(huán)境。多與患者溝通,向其講解疾病的有關(guān)知識和注意事項。此外,還需要向患者告知各項操作的過程、注意事項,以消除患者的恐懼和抑郁心理。
干預組患者給予個性化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時,以熱情的態(tài)度接待患者,詳細向患者講解眼科科室的環(huán)境,使其能夠盡早地適應患者角色。護士詳細地采集患者資料,除疾病的特征外,還需要了解患者關(guān)于疾病的了解程度,患者的需求以及家庭環(huán)境、經(jīng)濟條件等,為其制訂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護士根據(jù)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交談法、授課法,圖片板報宣傳法和視頻教程等[3],為患者提供各種健康和衛(wèi)生知識的宣傳。詳細講解疾病的有關(guān)常識,包括治療的配合,患者治療期間的護理方法,用藥注意事項,出院后用藥的方法等。此外,還要求患者能夠復述,并留下患者詳細的聯(lián)絡方法[4],以做好后續(xù)的護理服務。
護士在健康教育工作時,對患者疑惑的地方詳細反復地講解。同時,在患者入院后的不同階段,如手術(shù)前、手術(shù)后進行不同的健康知識宣講。
1.3 效果評價 對123例患者實施問卷調(diào)查,保證所有患者均能如實正確的填寫。問卷包括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價患者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的心理狀況。同時調(diào)查患者對護士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以十分滿意、滿意、基本滿意、尚可、差為等級,調(diào)查患者對護士工作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所得數(shù)據(jù)錄入SPSS 12.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等級資料比較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秩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重復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焦慮和抑郁的自評分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焦慮和抑郁的自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焦慮和抑郁的自評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shù) 焦慮自評得分 抑郁自評得分干預前 干預后<0.05對照組干預組P干預前 干預后63 51.34±11.48 48.09±5.70 52.61±10.51 47.54±7.02 60 51.36±11.57 41.22±5.24 52.52±10.83 40.34±5.51值<0.05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3.1 個性化健康教育,效果明顯 兩組患者經(jīng)過兩種問卷調(diào)查,評分結(jié)果顯示,患者健康教育前均有焦慮和抑郁的心理問題出現(xiàn)。經(jīng)過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患者的心理情況得到很好的改善。表1顯示,干預組患者經(jīng)過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患者的抑郁狀態(tài)和焦慮狀態(tài)均得到良好的改善,與健康教育前相比效果明顯。
3.2 實施個性化健康教育后提高了患者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 干預組患者60例,47例患者對護士護理工作表示十分滿意,13例患者表示滿意,滿意度為100%。對照組患者63例,24例患者對護理工作表示十分滿意,13例表示滿意,18例表示基本滿意,6例患者表示尚可,滿意度為87.30%。表2顯示,患者對護士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健康教育是眼科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包括對患者和家屬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眼部科普知識為目標,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經(jīng)過臨床護理工作總結(jié),我們認為,在眼科護理工作中尚存在一定問題,護士對健康教育的工作重視程度不足[5]。
因此,我院在工作中,加強了健康教育,并采用個性化健康教育模式,根據(jù)不同患者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在健康教育工作中,做到有針對性,有目標性[6],切實做到滿足患者對健康教育的需求,使其能夠更好地對自身情況得到認識,并能在出院后加強眼部衛(wèi)生。
[1] 馬 麗,李明芝.淺談心理護理在眼科護理中的作用[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2004,26(4):274 -275.
[2] 鄧燕妮.眼科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32):82,85.
[3] 趙 紅.眼科護理中健康教育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9,7(16):136 -137.
[4] 黃麗萍,李學喜,黃清敏,等.個性化護理管理在白內(nèi)障“復明工程”中的應用[J].東南國防醫(yī)藥,2008,10(3):217 -219.
[5] 孟小妹.對青光眼患者實施個性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31(22):3667-3668.
[6] 王愛民,劉芳艷,伍 美.個性化護理管理在眼科白內(nèi)障手術(shù)患者中的應用[J].國際眼科雜志,2011,11(5):924 -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