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淮北市杜集區(qū)教育局,安徽 淮北 235000)
英語教學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新課程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準則和要求。因此舊的課堂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課程變化,課堂教學一定要創(chuàng)新。從推進素質教育的角度來講,轉變學習方式,要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學習策略。新的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開發(fā)課本資源,促進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設計的關鍵在于:
這是一種研究性的課堂活動方式,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共同達成學習目標。這種方式能夠將原來靜態(tài)型的課堂教學活躍起來,實現(xiàn)學生動態(tài)的發(fā)展。生動活潑的課堂形態(tài)是由理解、溝通、主體參與、互動這四個活性因素構成的。理解貫穿于課程的全部課程。理解之后就需要溝通交流。學生之間互相比較,取長補短,這就是主體參與。在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老師插入必要的指導,以達到師生、生生互動而形成一個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課堂。因此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其內涵就是改變過去的死記硬背,讓學生自己動腦、動口,主動完成學習任務以提高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于這種互助合作性學習教師必須加以科學地引導,具體實施時要做到:
1.教學中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積極用眼、耳、口、腦獨立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放寬活動限制,讓學生自由發(fā)揮,開挖學生的思維潛能,不過多注意學生某一方面的知識的欠缺。比如讓學生編對話時,容易出現(xiàn)一些錯誤:
S1——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Kathy?
S2——I would like visit Beijing.
S1——Isn’t it supposed to be very crowded?
S2——Yes,it is.But Beijing is also fasciating and exciting,it has a lot of wonderful galleries.
在這組對話中一個學生將like to visit中的to漏掉了。學生常犯這樣的錯誤,為了不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可暫不指出錯誤,讓其順利地表演完,然后再把學生的錯誤歸納起來,留待以后分析訂正。
3.設定競爭機制。每個小組都參加競賽。讓學生以主人公的態(tài)度為本小組出謀劃策,同時接納別人的創(chuàng)意,并作出評價,讓學生主體在小組內能夠充分發(fā)展,認識自我。
4.以激勵為原則,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并及時鼓勵,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但這種互助合作型的學習必須加以恰當?shù)匾龑?,避免課堂的混亂無序。因此教師在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避免這種互助學習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針對不同的學生個體及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參與或給予指導。
(2)讓學生分工均衡,避免合作學習中好學生只顧講,困難學生只能聽的狀況,讓小組學習真正發(fā)揮效用,讓每個學生都真正開口說話。
(3)小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情感因素,避免不友好、不傾聽、不分享的現(xiàn)象,及時處理問題,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態(tài)。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自己提出各種問題,進行獨立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鉆研教材。提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是有一個過程的。最初可以先由教師向學生提問,并使學生認識到提問的意義和方法,接著就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問題提得好的學生,老師要給予表揚,當學生能夠踴躍提出各種各樣問題的時候,就可以要求提高問題的質量,鼓勵學生運用已學過的語言知識,思考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
例如必修1Unit1Friendship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Do you want a friend whom you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like your deepest feelings and thoughts?Are you afraid that your friend would laugh at you?讓學生帶著問題看課文,找出答案,從而達到理解教材內容,掌握教材內容的目的。掌握了本課大課文內容之后,啟發(fā)學生去想象“如果你也必須像安及她的家人那樣躲藏起來,你最想念的是什么?”(Imagine you have to go into hiding like Anne and her family,what would you miss most?)讓學生就這一問題展開,進行會話,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們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同時也為學好本單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又如 Unit 4Earthquake的 warming up部分,可以讓學生通過相互提問來呈現(xiàn)該部分內容,例如:
Where does the city of Tangshan lie?
Have you ever heard of the earthquake in Tangshan?
Do you know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What happened to the city after the earthquake?
Can you tell me anything you know about San Francisco?
Can you imagine what the city of San Francisco was like after the earthquake?
教師可把問題中的關鍵詞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以關鍵詞為中心詞簡單介紹相關知識或信息。另外美國電影《阿甘正傳》中有一道題為《舊金山》(San Francisco)的插曲很好聽,也可以在教學時播放,以渲染氣氛。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把學習與平時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達到學以致用,體會到學習的意義與樂趣,情緒高漲起來。既激發(fā)了全班同學的興趣,又形成了創(chuàng)、比、學、趕、超的風氣。
創(chuàng)新的課堂教學,要求創(chuàng)新的評價方案。它包括對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發(fā)展狀況的評價。這種評價方案不應只反映學習結果,而應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要讓教師評價,更要讓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讓評價不是為選拔優(yōu)秀的學生而是為學生主體的發(fā)展而服務,讓這種評價成為對學生情感、文化意識以及綜合素質的考查。
發(fā)展性學生評價的特點在于:
(1)發(fā)展性學生評價重視學習過程和體驗,重視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2)發(fā)展性學生評價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讓學生自信起來,主動地學,流利地說,在特定語言情境種使用自己的語言恰當?shù)谋磉_一定的思想內容。
(3)發(fā)展性學生評價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學生本人在評價中的作用。實行新課標之后的英語教材,評價方法要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例如學生自評、組內互評、家長參評以及教師總評,把這些評價記錄下來,作為學生能力素質高低的評價依據(jù)。
創(chuàng)新的英語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課堂氣氛寬松活潑,能真正贏得學生的參與與配合,教師起引導作用,駕馭課堂,在總體范圍上組織、管理學生,對學生的發(fā)展性學習進行多種形式的評價。這種模式的課堂教學能夠適應現(xiàn)代教學要求,與新課程相結合,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何安平.新課程理念與初中英語課程改革[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馬忠學.新教材疑難問題研究與解決——初中英語[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孔凡哲.上好課有效技能[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