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萍
(江蘇省灌云縣初級中學)
重課堂導入,讓英語課堂“活”起來
◆沈曉萍
(江蘇省灌云縣初級中學)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寫文章要有一個好的開端,才能緊扣讀者的心弦。講課也一樣。實踐證明,剛上課時,學生的注意力很可能仍在課堂外,如果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的思緒帶進特定學習情境中,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下面是筆者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導入技巧的幾種做法。
復習導入新課是為了“溫故知新”。講授新課之前,進行復習檢查,為新課學習做好知識準備,找準新舊知識的聯(lián)結點,挖掘新舊知識的相互聯(lián)系,一方面,要通過有針對性的復習,為學習新知識作好鋪墊;另一方面,在復習過程中要通過各種巧妙的方式設置疑點,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創(chuàng)設傳授新知識的契機。
著名的教育學家杜威說:“為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必須有一個實際的情景作為思維的開始階段。”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英語需要語言環(huán)境。運用直觀情景導入可以引導學生直接“入境”,“入境”才能“生趣”,才能身臨其境,盡快進入語言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習得。因此,教師要善于在情景導入中抓住時機,將本課的學習目標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本節(jié)課自然地過渡到新課上去。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創(chuàng)設情景:
1.借助投影儀、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要求老師把握教學內容,以現(xiàn)代化的技術把相關內容放置一定情景,配以優(yōu)美的音樂、畫面,有聲有色,活躍課堂氣氛,吸引住學生,使教學內容更直觀、實效。
2.借助動作、手勢和表情等肢體語言
作為教師,不但要“言傳”,還要“身教”。教學中用體態(tài)語代替有聲語言,表達“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細微感情;還可作為有聲語言的補充,增強有聲語言的表達效果,創(chuàng)造情境。
3.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教學掛圖
在教學單詞時,利用實物、教學掛圖、圖片、簡筆畫有助于清楚地把所要教的單詞、短語以最簡潔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更形象直觀地形成英語思維。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過:“游戲是由愉快原則觸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鄙险n一開始,設計一些有趣又包含課文內容的游戲,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表明,音樂教育與智育相輔相成。學生對音樂都是非常喜歡的,用音樂欣賞導入新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啟迪他們的心智,陶冶學生的情操。這些節(jié)奏感強,瑯瑯上口的歌曲童謠,比起那些枯燥難記的文章更受學生們的歡迎。有了它們,那些乏味的英文單詞就會像音符一樣動起來,學生們邊唱、邊玩、邊說就記住了。
充分掌握學生好表演、欲成功、易滿足等特點,把學生的自由式談話、演講和表演作為課堂教學的導入,滿足學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梢圆扇∫韵聝煞N形式開展:
1.通過自由談話方式導入新課
教師可讓學生進行倆倆對話或由值日班長提出話題,各自自由發(fā)表看法,也可分組匯報,或以競賽的方式進行,內容不限,可以是天氣、日期、學生的日?;顒?、新聞話題、社會熱點,或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等等。教師充分利用學生所講的內容,并適時地引入主題。
2.進行3分鐘演講導入新課
教師讓一位學生上臺演講3分鐘,演講的內容可根據(jù)演講者的各自差異進行安排,演講內容也可緊扣教學內容,因此,教師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安排,確定有關人員及演講的主題,把鍛煉學生的演講能力的同時作為一節(jié)課的導入。
1.設置疑問和懸念,進行課堂導入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xù)不斷的活動?!庇薪?jīng)驗的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開始,常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樣、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聯(lián)想、預測,滲透本課學習的主題。在英語閱讀和聽力教學中,設疑、懸念導入是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導入方法。教師常常通過引導學生對他們即將閱讀和聽的材料進行預測,教師采取單刀直入,直接提出問題,設置懸念,使學生迅速進入課文的討論中,并有一種“欲知詳情,請看課文”的心情,這種預測會使學生們對所讀的文章或所聽的內容更感興趣,提高閱讀速度。這樣,不僅明確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的和學習任務,使學生有良好的心理準備,還能更好地進行文本學習。
2.利用相關故事及背景介紹,進行課堂導入
老師可根據(jù)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向學生介紹課文的背景知識,或用簡單的英語向學生講述一個與本課話題相關的故事或故事摘要,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該話題上;再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強化或補充所需的內容,提高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興趣。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為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層理解掃清障礙。對于一些歷史題材的課文,可采用以介紹作者、討論課文背景為切入口;而對于一些科普題材的課文,則可采用介紹一些學生熟悉的事例為切入點,從而把學生引入到真實的語境中去。
3.通過和學生交談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
談話誘導法,就是從和學生談話,談思想、談生活、談學習。但是,并非是漫無邊際地談,要緊緊圍繞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就是課文內容。
現(xiàn)行教材貼近生活,貼近社會,所選內容都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所以要找到教材和現(xiàn)實社會的結合點是很容易的。利用近期發(fā)生在身邊的事或國內外大事來導入課文,如能應用恰當,應該是種很有時代氣息和生活氣息的導入方式。
導入猶如樂曲中的“引子”,戲劇的“序幕”,起著醞釀情緒、集中注意、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作用。一堂課開始就要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一旦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被調動起來,就要抓住這個教學過程的“黃金時刻”,形成教學高潮,完成教學任務。但是,新課導入不宜費時過多,切忌喧賓奪主,當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出來以后,應立刻開始新課學習。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譯林出版社,2006.
[3]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4]錢希潔.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導入“深加工”[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