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華,謝偉麗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學院修復科,哈爾濱150001)
金屬嵌體對磨牙牙體缺損的修復效果較好,但嵌體的邊緣線較長,如何減少微滲漏,選擇最佳粘接材料一直是研究者關注的重點。理想的粘接材料可以減少微滲漏的發(fā)生,使嵌體能夠滿足臨床修復的要求。脫敏劑的應用可以減少牙體預后的過敏,起到保護牙髓的作用,但是否因此會影響粘接材料抵抗微滲漏的能力尚需研究。
1.1 實驗材料 離體牙:大小相近因牙周病或阻生齒而被拔除的磨牙。粘結材料:3M RelyX TM玻璃離子粘合劑(美國3M);Te-Econom Flow樹脂水門汀(義獲嘉);MEDENTAL dual-cure resin cement雙固化樹脂水門汀(美國);PULPDENT Embrace Core Resin Cement自粘接樹脂水門汀(美國)。脫敏劑:Gluma(德國)。鈷鉻合金(德國)。5 g/L堿性品紅溶液,生理鹽水。
1.2 儀器 恒溫水浴箱,超聲清洗機,LED光固化機,切割設備,光學顯微鏡。
1.3 方法 選取80顆離體牙作為研究對象,清除表面附著物后備用。將離體牙隨機分為4組,每組20顆,按嵌體備洞要求制備近中牙合Ⅱ類洞。使用寒天印模材料制取印模,翻制超硬石膏模型。間接法制作鈷鉻合金嵌體,超聲清洗后備用。嵌體分別用玻璃離子、傳統(tǒng)樹脂、雙固化樹脂及自粘接樹脂水門汀粘結,分別記為組1、組 2、組 3、組 4,其中組2、組3、組4各隨機選取10顆離體牙在粘接前做牙合面牙本質脫敏處理。待牙體完全固化后放入生理鹽水中保存24 h,然后將標本在(5±2)℃的冰水和(55±2)℃恒溫水浴箱中各放置30 s,交替循環(huán) 200次。修復體1 mm以外涂2層指甲油,干燥后僅將牙冠部分浸入5 g/L的品紅溶液中,24 h恒溫染色。用清水沖凈牙表面的著色,用低速金剛砂切片將每顆牙按近遠中方向縱行剖開,每組取20個標本,在40倍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嵌體與牙體的粘結界面。齦壁微滲漏情況按以下標準分級,0級:無染料滲入;Ⅰ級:滲入進齦壁邊緣;Ⅱ級:滲入達齦壁1/2,但未及軸壁;Ⅲ級:滲入軸壁。軸壁周圍微滲漏情況按以下標準分級,0級:無微滲漏;Ⅰ級:微滲漏進軸壁;Ⅱ級:微滲漏達軸壁1/2;Ⅲ級:微滲漏達髓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AS 9.1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組間總體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 H檢驗,組間兩兩比較采用Nemenyi法檢驗;運用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粘結材料和脫敏劑對微滲漏情況的影響,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同粘結材料粘結嵌體齦壁和軸壁微滲漏情況采用Kruskal-Wallis H檢驗對不同粘接材料齦壁和軸壁的微滲漏情況進行總體比較,齦壁:χ2=25.74,P <0.01;軸壁:χ2=24.63,P <0.01(表 1、表 3)。采用Nemenyi法檢驗進一步進行組間兩兩比較,組2、組3、組4的抗微滲漏性能均優(yōu)于組1,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組2、組3、組4,組間兩兩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表4)。
表1 四組不同粘接材料齦壁的微滲漏情況
表2 四種不同粘接材料的齦壁微滲漏情況的兩兩比較
表3 四組不同粘接材料軸壁的微滲漏情況
表4 四種不同粘接材料軸壁的微滲漏情況的兩兩比較
2.2 脫敏劑使用與微滲漏情況 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組2、組3、組4粘接材料的軸壁微滲漏情況無差異(Waldχ2=1.1037,P >0.05);無論是否涂上脫敏劑,微滲漏情況并無差別(Waldχ2=1.8008,P >0.05)(表5)。
表5 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微滲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修復體與牙體間密合程度,是評價修復體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1]。嵌體修復微滲漏的產(chǎn)生與牙體預備、修復體制作以及粘接過程有關,但與粘接材料關系最為密切。
在試驗中,僅3M RelyXTM組出現(xiàn)Ⅲ級微滲漏,可能因其與牙體之間的機械結合和與金屬之間的物理結合及凝固初期對水的侵襲敏感,凝固后脫水收縮甚至發(fā)生龜裂等的性能有關[2]。樹脂類粘接材料的抗微滲漏性能好,它與牙體之間主要是化學粘結。樹脂中的單體可與金屬氧化膜中的氧原子進行配位結合,并與羥基基團形成氫鍵而產(chǎn)生粘結[3],且樹脂能在牙本質小管口形成樹脂突,因而封閉能力較好[4]。但也有研究表明,自粘接樹脂水門汀與牙本質的粘結并不依賴于樹脂突的固位作用,而主要是依賴于混合層的形成和化學粘結[5]。
齦壁微滲漏大于軸壁,可能因為齦緣處的粘接以牙本質為主,牙本質小管的通透性使得牙本質比牙釉質更容易滲入染色劑[6]。有研究表明,酸蝕垂直釉柱界面較平行釉柱界面能獲得更好的邊緣封閉效果和更高的粘接強度[7]。在實驗中齦緣處牙體預備未做洞緣斜面,而牙合45°斜面的修復體的邊緣封閉效果要更好。
Gluma脫敏劑為醛類脫敏劑,其脫敏機制為戊二醛與牙本質小管中液體蛋白質作用后產(chǎn)生沉淀,堵塞牙本質小管,降低暴露牙本質的通透性。該項實驗在脫敏劑完全干燥后進行酸蝕,可使封閉的牙本質小管口再次開放,且脫敏劑中的樹脂成分可能改善了樹脂的通透性,因此并未影響樹脂的良好粘接效果。
該項實驗染色結果判斷缺乏客觀的定量標準,因而存在結果判斷標準化問題。有學者[8]提出粘接試件在體外冷熱循環(huán)10 000次僅相當于在口腔環(huán)境內(nèi)行使1年功能,該項實驗僅模擬冷熱循環(huán)200次,因此只能評價試件短期內(nèi)老化程度。
雖然三類樹脂類水門汀在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雙固化型水門汀與自粘接水門汀略顯優(yōu)勢,且自凝作用能彌補金屬類修復體因光源照射不足而未有效固化的部分樹脂,更適合金屬修復體的粘接。自粘接水門汀將酸蝕劑、底涂劑、粘接劑以及樹脂水門汀糊劑合為一體,粘接過程一步完成,大大降低了操作的技術敏感性,是便捷、理想的修復體粘接材料。
[1]Tronsatl L.Clinical Endodontics[M].New York:Thieme Med Pud lnc,1991:10-16.
[2]Mitchell CA,Orr JF.Engineering 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 of dental crowns[J].Proc Inst Mech Eng H,2005,219(4):245-255.
[3]李穎,李天俠,宋蓉,等.嵌體修復體的微滲漏研究[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6,16(2):692-694.
[4]張志紅,彭偉.不同粘固劑粘固的金屬烤瓷冠邊緣微滲漏的比較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28(16):1678-1681.
[5]包駿.不同牙本質表面處理對自粘結樹脂水門汀粘結強度的影響[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0,5(14):8-9.
[6]周彬.固定修復體的微滲漏[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2000,27(5):293-295.
[7]Holan G,Eidelman E,Wright GZ.The effect of internal bevel on marginal leakage at the approximal surface of Class 2 composite restorations[J].Oper Dent,1997,22(5):217-221.
[8]Gale MS,Darvell BW.Thermal cycling procedures for laboratory testing of dental restorations[J].J Dent,1999,27(2):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