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繼峰 宋 軍 徐云燕 劉長春 常素杰 周衛(wèi)東
(1北京煤炭總醫(yī)院神經內科,北京市朝陽區(qū)西壩河南里29號,100028;2北京煤炭總醫(yī)院功能檢查科)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腦梗死的發(fā)病率日漸增多,而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腦梗死的發(fā)生、發(fā)展及復發(fā)密切相關。早期積極降脂,控制和延緩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是降低腦梗死再發(fā)率和病死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院神經內科近4年來應用腦心通膠囊治療腦梗死的同時,發(fā)現其對高脂血癥和頸動脈斑塊的防治也有明顯療效,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所有病例均為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神經內科就診患者。腦梗死診斷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1],并經頭顱CT或MRI證實,共入選172例,根據患者就診時間,將同期入院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86例,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齡在57~84歲,平均年齡(65±7.4)歲;對照組86例,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齡在55~89歲,平均年齡(64±7.6)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治療前后TC、TG、LDL-C及HDL-C數值變化比較(ˉx±s,mmol/L)
1.2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均給予腦梗死常規(guī)治療,如抑制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及腦保護等,對合并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給予相應的治療和處理;在此基礎上,治療組加用腦心通(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5001)口服1.6g,3次/日,2組療程均為12個月。
1.3 觀察指標 所有腦梗死患者均在治療前和治療12個月后清晨空腹采靜脈血。并于抽血同日分離血清,由本院檢驗科采用奧林巴斯Au64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2組患者血漿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并由本院功能檢查科于同日對抽血的患者進行頸動脈超聲檢查,采用美國Philips ie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5MHz?;颊呷⊙雠P位,使頸部充分伸展,從頸動脈起始處自下而上連續(xù)作縱向掃查,側重探查雙側頸總動脈、頸動脈膨大部和頸內動脈起始處,觀察動脈形態(tài)、內徑、內膜至中膜的厚度(IMT)、斑塊大小、性質、部位以管腔狹窄程度。頸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性質:1)診斷標準[2]:以1.0mm<IMT≤1.2mm為內膜厚度,厚度>1.2mm為斑塊,且局限性回聲結構突出管腔(回聲可不均勻或伴聲影)。2)斑塊性質:依據粥樣硬化斑塊超聲聲像學將斑塊分為低回聲斑、混合回聲斑、高回聲斑三種。低回聲斑塊內主要成分脂質成分多,膠原成分少;混合回聲斑塊內是脂質和膠質成分均衡,含有少量鈣鹽;高回聲斑塊內主要成分為鈣鹽沉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用(ˉ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前后 TC、TG、LDL-C、HDL-C比較 2組患者治療前各項指標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血漿TC、TG、LDL-C數值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治療后治療組TC、LDL-C數值較對照組下降更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治療前后頸動脈粥樣斑塊積分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頸動脈斑塊積分值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在治療12月后頸動脈低回聲斑塊及混合回聲斑塊積分較對照組均減少,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頸動脈粥樣斑塊積分變化結果比較(ˉx±s)
2.3 不良反應 隨訪期間治療組和對照組各出現1例惡性、上腹部燒灼感,未予特殊處理,2組患者均無肌痛、肌無力等不良反應,肝、腎功能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腦梗死是神經科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有研究表明頸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形成是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3],早期發(fā)現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臨床干預,對預防和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生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由于血脂代謝紊亂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病理改變之一,同時頸動脈解剖位置比較表淺,管徑較粗,易于固定及檢測,其中,IMT、動脈官腔狹窄比、斑塊大小、數目等又是評估動脈粥樣硬化的有效指標,故本研究選擇血脂及頸動脈斑塊作為觀察指標。多項研究已證實[4-6],TC升高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使血管內皮通透性增高,沉積于血管壁,形成粥樣斑塊;TG增高可促使TC向血管壁內沉積;TG升高還可引起凝血因子I、VII、VIII、X因子水平增加,活性增強,又可刺激血管內皮細胞抑制纖溶,增加血小板聚集,在多種組織因子作用下促使凝血,引起高凝狀態(tài);LDL-C升高有促使動脈粥樣斑塊破裂作用,在血管內皮受損時,更易發(fā)生血栓形成;上述物質共同作用致動脈內膜深層的脂肪變性和膽固醇的沉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及各種繼發(fā)病變,使血管腔狹窄,甚至閉塞。治療上抑制血小板聚集、調血脂、降血壓及抗氧化等均可以穩(wěn)定頸動脈斑塊,從而防止缺血性腦血管病事件發(fā)生。特別是他汀類調脂藥使用,不僅可以降脂而且能縮小和穩(wěn)定斑塊,但由于價格昂貴及對肝臟損害等副作用,使部分患者不能接受。有研究表明中藥腦心通膠囊能調節(jié)血脂,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及發(fā)展[7]。
腦心通膠囊是由黃芪、赤芍、丹參、當歸、川芎、桃仁、紅花、乳香(制)、沒藥(制)、雞血藤、牛膝、桂枝、桑枝、地龍、全蝎、水蛭等16味中藥組成[8],方中黃芪為君藥,具補氣升陽之功,使元氣充盛,達氣行則血行功效;水蛭、地龍、全蝎為臣藥,藥性善走,具通絡化痰、活血之功效;當歸、川芎、丹參、紅花、赤芍、桃仁、乳香、沒藥、雞血藤、桑枝為佐,能活血化瘀,共助君、臣藥以疏通血脈瘀阻;桂枝、牛膝為使,具逐瘀血、通絡之功效;諸藥配伍,共奏益氣活血、祛瘀化痰通絡之功[9]?,F代藥理學研究顯示[10-12],黃芪有抗氧化、降血脂、擴血管作用,對血管內皮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有保護作用;水蛭、地龍、全蝎含有大量血栓溶解因子,有延長凝血時間,降低血液黏滯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具有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保護血管內皮,抗氧化及鈣拮抗等作用;丹參及其有效成分可通過降血脂、抗氧化、抗凝血等多途徑抗動脈粥樣硬化。本組資料顯示腦心通膠囊在治療腦梗死的同時,還可以降低血漿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阻止頸動脈粥樣硬化發(fā)展,甚至逆轉、縮小斑塊,起到一藥多用功能。我們還觀察到頸動脈高回聲斑塊積分無明顯變化,這可能與高回聲斑塊的性質主要是鈣鹽沉積有關。因本研究觀察時間短,設計有局限之處,其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研究。
[1]中華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2]Magyar MT,Szikszai Z,Balla J,et al.Early-onset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s assocaited with increase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elevated serum levels of inflammatory markers[J].Stroke,2003,34(1):58-63.
[3]楊森,王虎,楊華,等.腦心通膠囊聯(lián)合常規(guī)方法治療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48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yī)藥.2009,41(11):11-12.
[4]趙楊,董風其.步長腦心通和辛伐他汀治療老年原發(fā)性高脂血癥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6(32):41-42.
[5]趙玉芳,趙化璋,江曉津,等.腦梗死患者血漿內皮素變化及其與高血脂癥的關系[J].齊魯醫(yī)學雜志,2001,16(1):37-38.
[6]劉秉文.血漿甘油三酯與動脈粥樣硬化[J].心血管病學進展,1999,20(1):3-6.
[7]蔡廣.步長腦心通的臨床應用進展[J].山東醫(yī)藥,2007,47(34):119.
[8]趙步長,伍海勤,趙濤.腦心同治[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312-315.
[9]黃裕成.腦心通膠囊聯(lián)合辛伐他汀治療混合型高脂血癥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2011,43(3):10-11.
[10]文治勇.腦心通膠囊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影響的臨床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1):41-42.
[11]朱偉,趙合慶.腦心通抗頸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23):3025-3026.
[12]王俊霞.腦心通的藥理作用及臨床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0,22(8):1033-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