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介紹了公共部門財務管理的相關概念,并通過與企業(yè)財務管理的比較,指出了公共部門財務管理與企業(yè)財務管理的異同,這有利于提高公共部門財務管理的水平。
關鍵詞 公共部門財務管理 企業(yè)
中圖分類號:F062.6 文獻標識碼:A
目前,不斷有審計報告披露政府公共部門財務管理中存在違反法律政策和規(guī)定、公共資金使用效益低下、損失浪費嚴重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公共部門財務管理問題成了媒體報道、公眾議論的焦點。因此不斷有人提出,公共部門也應當加強財務管理,本文針對公共部門的特點,介紹了公共部門財務管理的相關含義,并探討了公共部門財務管理的與企業(yè)財務管理的異同。
一、公共部門的含義
按照國際通行的分類, 社會部門主要是兩種: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其中, 公共部門是指以公共利益為目標的非營利的政府部門或組織, 或第一部門和第三部門。國際會計師聯(lián)合會則把公共部門定義為國家政府機構、區(qū)域政府機構、地方政府機構以及相應的政府主體(如機構、團體、委員會和企業(yè)) 。中國的公共部門除政府自身外, 還包括非政府部門,我國公共部門定義如下,公共部門是以管理社會公共事務、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維護和實現(xiàn)社會公共利益為目的,擁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權力的所有實體組織,包括政府組織和非政府組織(包括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公益性社會中介組織及民辦的非企業(yè)單位)。
通過定義不難看出,公共組織具有如下特征:(1)公共部門以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維護和實現(xiàn)公共利益為基本職責;(2)公共部門不以營利為目的,以公共利益為取向;(3)公共部門通過行使公共權力來管理公共事務;(4)公共部門的活動必須依法進行并受到高度監(jiān)督;(5)公共部門具有政治性傾向,行為具有強制性和權威性;(6)公共部門的目標不易計量且責任具有多元化特性(政治責任、工作責任、法律責任、道義責任等)。
二、公共部門財務管理的含義
公共組織財務管理是指公共組織管理本單位的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活動。財務活動是公共組織以現(xiàn)金收支為主的資金收支活動的總稱,包括預算資金收支活動(預算資金的取得與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各項收支活動)、預算外資金收支活動(在預算外資金的取得與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資金收支活動)、經營活動(為增加單位收入從事經營性活動過程中引起的資金收支活動)。財務關系是公共組織在組織和管理本單位財務活動的過程中與有關各方之間的經濟聯(lián)系,包括與政府關系、與上下級單位關系、與內部各單位關系、與本單位工作人員關系和與其他職能部門(計劃、銀行、物價、審計、稅務及勞動等部門)關系。
公共部門的財務管理主要是錢或資金方面的事務,更強調的是事務。應具有兼顧效率與公平的經濟性 、政策實施技術技術性 、長期的持續(xù)性 、預算額度的有限性 和價值的綜合性等特征。
三、公共部門財務管理與企業(yè)財務管理的不同之處
(一)財務管理的目標不同。
公共部門財務管理目標是努力增收節(jié)支,合理安排支出結構,嚴格控制經費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果,充分利用有限的資金。由此可見,公共部門財務管理的目標具有如下兩個特點:
1、側重用盡量少的錢辦盡量多的有益事情,即注意資金的使用效率。各個公共部門都應當按照這個目標來安排財務活動,不能以為花國家的財政錢就不講究效率與效果,鋪張浪費,不作投資的效益分析,這樣就違背了公共部門財務管理的目標。
2、側重投資的國民經濟效益,不側重資金的財務效益,即不講究資金的流出是否能夠給該公共部門帶來經濟利益,只要該資金能帶來較大的公眾利益就可行。
這與企業(yè)財務管理的目標差別很大,企業(yè)財務管理的目標為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yè)價值最大化),也就是指通過企業(yè)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用最優(yōu)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系,保證企業(yè)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的基礎上使企業(yè)總價值達到最大,企業(yè)財務管理目標側重考慮資金的財務效益。
(二)財務管理的內容不同。
公共財務管理的對象是資金的分配、籌集、使用和經費的支出,那么財務管理的內容是看其是否符合預算規(guī)定,是否有利于促進各事業(yè)的發(fā)展,是否有利于國家政權的建設以及社會財力的充分利用等。有些人以為公共部門財務管理的內容就是對公共預算、收入和支出進行管理,只要財政年度公共資金的籌集、分配、支出符合規(guī)定即可,結果造成了財務收支以外的財務活動無人監(jiān)管。也就是說公共資金按照預算的規(guī)定從財政部門撥出并記為財政支出, 但撥出的資金如何使用、使用效果如何, 卻在財政部門的監(jiān)管之外了。所以說,公共財務管理的內容不僅是對公共收入、支出和預算進行管理, 還應包括公共部門的財務活動。具體來說應包含:預算管理、計劃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定員定額管理、資產管理、負債管理、凈資產管理、成本費用管理、財產清查管理、投資管理、財產報告管理、財務分析、財務監(jiān)督。以預算管理為中心,收支和定員定額管理為基礎,以財務分析為手段,財務監(jiān)督為保證進行財務管理。
企業(yè)財務管理的內容包括四部分,各部分的主要任務如下:其一籌資管理,即采用合理的籌資方式、以合理的資金結構籌集企業(yè)發(fā)展所需的資金;其二投資管理,即確定投資規(guī)模和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降低投資風險;其三營運資金管理,即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最后股利分配,合理確定股利分配的規(guī)模和分配方式,以使企業(yè)的長期利益最大。
(三)財務管理的方式不同。
公共部門不能按照私人部門(企業(yè)) 的方式管理公共財務,否則會迷失非營利的組織目標和財務方向。也不能按公共財政的方式管理公共財務, 就會養(yǎng)成不計成本、不講效益、不顧風險的惡習, 造成公共資源浪費、公共資金使用效益低下、公共財務風險加大,因此,按照新公共管理思路, 以公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以公共財政管理為基礎, 借鑒企業(yè)財務管理技術方法, 針對公共部門財務活動特點和規(guī)律, 應當: (1)轉換理財觀念, 把政府公共部門視為獨立的經濟主體, 遵循非營利的組織目標開展財務活動;(2) 增強成本效益意識, 理性地從事公共財務活動, 切實加強行政成本管理, 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資金效益;(3)明確受托人身份和公共財務受托責任, 按照預算限定, 加強財務預算管理, 強化財務責任, 防范公共財務風險;(4)根據公共部門所有者缺位、治理結構缺陷和管理者普遍存在的道德風險及逆向選擇現(xiàn)象, 建立健全財務法規(guī)制度、完善財務程序和手續(xù)、嚴格財務開支標準;(5)建立健全內部監(jiān)督、社會監(jiān)督、審計監(jiān)督“三位一體”的財務監(jiān)督體系, 提高公共財務活動的透明度, 主動接受社會公眾的監(jiān)督, 提倡公眾參與公共財務管理。
企業(yè)財務管理方式主要是在財務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進行財務分析與決策,進行嚴格的論證,總目標就是使得企業(yè)價值最大化,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要協(xié)調股東與經營者、債權人的關系。不論企業(yè)開展哪一項活動,都要考慮自身的財務利益,當然,也要考慮一定的社會效益。
(四)財務管理效果計量的難易程度不同。
公共部門財務管理的效果主要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經濟增長, 提高國家和地方政府競爭力等,一般情況下不能進行量化, 只能通過定性分析加以體現(xiàn)。公共財務管理的目標就是謀求公共利益,且公共利益大多是模糊而不易計量的,它表現(xiàn)為公眾對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多層次、多樣化、整體性的利益需求,不像私人利益那樣明確直接。
而企業(yè)財務管理的效果可以用利潤來衡量,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可以用股價來表示,對于非上市公司而言,可以由專門的評估機構所評估的企業(yè)價值來表示,而公共部門不能像企業(yè)這樣以利潤來衡量部門和員工的績效。
(五)財務管理的中心不同。
公共部門財務管理的中心是預算管理,公共組織預算是國家預算的基礎,是國家財政部門和公共部門之間預算資金繳撥的依據,也是公共組織開展各項財務活動的基本依據,財務管理貫穿了預算編制的全過程。
而財務預算對于企業(yè)而言只是財務管理的一部分,并不是中心內容。
四、公共部門財務管理與企業(yè)財務管理的相同之處
(一)財務關系都是多方位的。
不論是公共部門,還是企業(yè),它們在財務管理活動過程中形成的財務關系都是多方位的,包括與各部門的關系。公共部門的財務關系包括與政府關系、與上下級單位關系、與內部各單位關系、與本單位工作人員關系和與其他職能部門(計劃、銀行、物價、審計、勞動及稅務等部門)關系。企業(yè)的財務關系包括企業(yè)籌集資金時產生的與投資者、債權人的關系;生產營銷活動中涉及到的與政府、債務人、企業(yè)內部各單位、職工之間的財務關系;投資活動所引起的與受資者的財務關系。
(二)財務管理的重要性相同。
財務管理是管理的一部分,其重點在于產生財務信息,用來提高決策水平。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公共部門代表的是國家的意志,受公眾委托依法履行公共事務管理、提供公共服務(物品), 行使公共資源籌集、使用和管理的權力,。是委托- 代理的關系, 形成的是廣泛的公共受托責任。在財務方面, 政府公共部門承擔的是依法履行籌集、使用公共資金, 提高使用效率, 保護公共財產安全等財務受托責任。因此,政府公共部門最主要的是財務受托責任, 以加強財務管理為重要手段,故公共部門必須加強財務管理。
對企業(yè)而言,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建立, 企業(yè)財務管理的地位已經提高到核心的位置。企業(yè)財務管理的目的是使企業(yè)的經濟效益不斷提高, 如何提高企業(yè)的經營管理水平, 使得利潤最大化, 就必須在財務管理上有所突破?!捌髽I(yè)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理論 是早已得到共識的理論。
(三)財務情況的披露要求相同。
不論是公共部門還是企業(yè),均是通過編制財務報告來反映單位財務狀況的。公共部門的財務報告包括財務報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其中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收支情況總表、支出明細表、預算外資金收支明細表、專項支出情況表、基本數字及補充資料表、固定資產統(tǒng)計表等。企業(yè)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xiàn)金流量表及附表,財務報告均需要定期披露。
(四)財務管理的職能相同。
不論是公共部門,還是企業(yè),它們財務管理的職能都包括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計劃、財務控制、財務分析幾個環(huán)節(jié)。
(作者單位:河北廣播電視大學)
參考文獻:
[1]侯江紅.公共組織財務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
[2]唐婉虹,柳世平,廉春慧,張洪珍.財務管理教程.立信會計出版社.2004.03
[3]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辦公室.財務成本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04
[4]李建發(fā).肖華.. 公共財務管理與政府財務報告改革.會計研究.2004.09
[5]張蕾.財務管理與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 河南商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