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任何知識的認識和積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學應從基礎抓起,注重日常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和應試技巧。
一、書寫常規(guī)的落實
在日常訓練中,學生作答主觀題,往往懶于動筆,很多同學是一看就會,連寫都不寫了,其實是一寫就錯,如名言名句默寫。而中考語文試卷結構的變化,主觀題明顯增加,加上答題紙的使用,規(guī)范作答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學生落實到手,不要粗心大意。在初二學生字體基本穩(wěn)定的情況下,要求學生用認真的態(tài)度贏得閱卷老師的青睞。因此,我們印制了練字田字格,要求每天練字不少于50字,由描紅到臨摹,逐步提高要求。主要從幾方面進行寫字規(guī)范訓練:
1.不出方格原則。要求字寫在方格內,不出格,才顯得方方正在,達到整體的美觀。
2.大小勻稱原則。方格內的字要大小適中,勻稱一致,看起來才和諧,和諧才顯得美觀,視覺效果才會好。
3.靠邊站原則。力格的字寫得靠左下邊或右下邊或靠中下邊,前后一致排列,這樣才顯得整齊劃一,美觀漂亮。
4.標點美觀原則。卷面是整體的藝術,任何局部的不和諧,都有損整體的效果。掌握各種標點的用法,準確掌握標點符號的書寫位置。
二、基礎知識的落實
1.堅持每天掌握兩個成語和一則名言。用好黑板的邊角位置,按座位排好值日順序,要求值日生在每天晨讀前把易理解錯的成語和解釋書寫在黑板的左側,名言書寫在黑板的右側,教師上課檢查掌握情況,要求會背成語并會造句使用,會背名言并能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體會。
2.堅持課前字音字形的積累。每節(jié)課前由兩名學生到黑板前書寫常見常用常錯字音字形(形近字的讀音、多音字的讀音、生活中常誤讀字的讀音、字音相同且字形相近而誤用的字)五個,然后按照座號,兩名學生修改訂正后,要求學生把沒有掌握寫在積累本上,并每周在晨讀復習一遍。
3.堅持每天一練,積累做題技巧。在中考前期,我們堅持每周一練。首先,搜集各省市歷年中考試題和模擬試題,選取第一大題的各個小題進行訓練。每周一套,第二套反復跟著第一套的答案和詳解,便于學生自查自糾。其次,對語用題的每日一練,包括病句、語言表達與運用、修辭、句式等分類整理,每天2-3小題,一直堅持到復習結束。再次,名句名篇,每天要求學生自查自糾,同時互相過關,老師抽查,黑板板演,一直堅持到復習結束。
三、閱讀常規(guī)的落實
1.堅持每周閱讀和素材積累。學生寫作中的思維僵化、思路閉塞,與平時的不讀書、孤陋寡聞密切相關。似乎可以這么說,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閱讀量的大小。讀的書多了,視野開闊了,既積累了寫作素材,也學會了分析社會現(xiàn)象,同時又學到了巧妙的構思、活潑的語言,頓悟了作文之道。
2.堅持每周背誦一篇美文。對精粹文章的閱讀背誦,是溝通閱讀和寫作的重要橋梁?!堕喿x學原理》中講“通過閱讀,讀者的知識經驗擴充了,這是自我在量度上的增加;讀者的觀點認識改變了,這是自我在本質上的提高;讀者的思想感情升華了,這是自我在價值上的飛躍;閱讀的方法技術遷移了,這是自我在能力上的練達?!笨梢?,閱讀記誦對作文的作用非常大。通過記誦,學生可積累審題、立意、選材、布局、謀篇、造句等方面的大量知識,然后才能在借鑒中求異,在模仿中創(chuàng)新。
3.讓瑯瑯讀書聲走進語文復習課堂。大聲朗讀,不但可以矯正讀音,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而且能使人的大腦皮層受到比默看更強烈的刺激,并通過反復誦讀,使語言的詞語要素、句式、情感、氣勢在腦海里留下深刻印象,從而感受到語言的豐富性、連續(xù)性,逐漸領會語言表達的規(guī)律性,進而產生強烈的語感。
四、寫作常規(guī)的落實
1.堅持隨筆寫作,過好素材關。我們要求學生每周堅持寫作文1200字,把全班分成6個小組,每天檢查一組。教師及時批改,給出學生評語,用貼近他們的話語來與他們溝通或指導,優(yōu)秀的隨筆當堂讀給全班學生,并印制在校報《隨筆展示臺》上,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寫隨筆的積極性。大多學生養(yǎng)成了一寫為快的習慣,自己的觀察、感悟、情感等都能洋溢筆端,情文并茂。
2.堅持每周寫一篇作文。要求學生每周寫一篇練筆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散文皆可,教師加以指導和講評。作文寫好后,教師遵循認知規(guī)律,通過典型示例導引,使學生在自由發(fā)表見解、充分分析討論的基礎上,不知不覺地得到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進而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對有關示例立意選材、謀篇布局、語言運用等方面規(guī)律性的認識,并以此為參照標準,依據(jù)教師所呈現(xiàn)的寫作題目和要求,自我進行舉一反三式的構思和練習。
圍繞大綱和教材,立足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復習和訓練,本著“全面、系統(tǒng)、扎實”的原則,教師求精求細教語文,學生求精求細學語文,細化考點要求,落實常規(guī),注重過程,夯實基礎,爭取中考的最后勝利。
(作者單位:山西省潞城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