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標的不斷落實,新課改不斷推進,教師必須找到一種“新教法”與之相適應,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與能力的目標。那么,如何上好初中語文課,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以下是筆者的幾點看法:
一、把學生引入學習情境
1.教師對學生要有一顆愛心
教師上課時應該對學生態(tài)度親切,經常以鼓勵和表揚為主,哪怕是一個贊許的點頭或是滿意的眼神,他們也能領會到這是老師對他們的愛和肯定,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因此而喜歡這位老師及他(她)所上的課,從而對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
2.教師要把課文中的情感轉移到學生的心靈中去,使學生的情感與課文的情感產生共鳴
語文教學過程是教師、教材和學生三者之間有機聯系的過程,教師利用講臺、黑板,通過教材這個橋梁來溝通師生情感。教師應將文中的情感轉移到學生的心靈中去,影響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傷仲永》這篇文言文時,應抓住標題中的“傷”字,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有關“傷”的文句,結合學習身邊的事例,將本文作者對仲永的“傷”情真意切地表達出來,從而感染學生,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很受感動,于是寫下來一篇篇感人的讀后感,思想認識也有了很大提高。
師生情感融通和學生情感再造,必須是以教師愛學生為前提的,并讓他們享受學習的樂趣,增強他們的信心。語文教師如果能真心真意地去愛學生,想方設法使師生情感融通,學生愛老師,從而愛學習,那么,語文水平就肯定能提高了。
二、語文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統(tǒng)一及相互作用。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關鍵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的啟發(fā)、點撥、引導,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有良好的業(yè)務素質和較高的思想水平。呂叔湘老先生說:“要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根本問題是語文師資問題,老師的水平高,才能教出好學生;老師水平不高,學生中也有少數或個別的由于自己用功有了成就,但是多數學生需要有好的老師來提攜,來指導,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師資問題,名師出高徒!”
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是主導,教師把握著教學的方向,他也必須站在一定的高度,擔負起設計優(yōu)化的教學計劃的重任,引導學生去積極探索真理,鼓勵學生發(fā)現和提出問題;學生則在老師的啟發(fā)和引導下,提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由此開拓新的天地,創(chuàng)造新的情境,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使單向灌輸改變?yōu)殡p向交流的師生和諧的統(tǒng)一關系,為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奠定基礎。
三、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要求教師在備課上下工夫
課堂教學效果如何,關鍵在于備課,備到位,才能引導到位。因為備好課是搞好教學的基礎之基礎,根本之根本。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備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1)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明確教學目標,掌握課文的重點內容。只有知道學生該學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該教什么,否則,閉著眼睛捉麻雀,大抵是無效勞動而已。(2)教學目標決定課堂教學的方向。課堂教學目標明確,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
總之,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很多,近些年來的初中語文教學,我通過以上辦法,做了一點嘗試,初步感到了課堂效率提高的快樂,因此總結出來與大家分享。
(作者單位: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