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對我們每一個教師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新課程把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定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幾個方面。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教師要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和改變,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一、對教師角色的再認識
1.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充當教學中心和權威的角色,缺乏對學生應有的關愛和尊重,缺乏學習過程中的互動和合作。新課標要求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即:民主平等的關系。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師生交往、師生合作的過程。教師是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合作者和引導者,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思考,交流經(jīng)驗和知識,求得新發(fā)現(xiàn),達成共識,實現(xiàn)教學相長,這就意味著教師角色應有“演員”或“導演”的轉變。
2.教師要成為教學的研究者
教師是新課標的實施者,有許多東西需要教師去學習、研究和創(chuàng)新,這就要求教師做教學的研究者。現(xiàn)在,新課程教材已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教師不僅是教材的實施者,更是教材的建設者,需要教師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與學生一起去探索。通過對問題的探索和總結形成規(guī)律性的認識,使學生從中有所收獲、感悟和體驗。只有這樣才能使新課改落到實處。
3.教師是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促進者
思想政治課的終極價值的體現(xiàn),就是學生品德的養(yǎng)成和正確的價值觀的形成。教師的職責之一,就是通過教學實踐活動,來陶冶和提升學生個體的思想品德。而傳統(tǒng)教學,教師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成績和升學人數(shù),忽略了學生的人格、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
二、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再認識
學生是新課程改革的最終受益者,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新課改最關鍵、最重要的一環(huán)。沒有學習方式的改變,新課改就是不成功的。新課程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為: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
三、對教學評價的再認識
新課程教學評價手段注重過程性評價,這就要求教師不僅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關注學生的在?;顒?,而且還要關注學生在社會上的情況,要把各方面的評價結合起來,全面地評價每一個學生,使之健康地發(fā)展。反思我們傳統(tǒng)教學評價其弊病很多,傳統(tǒng)教學評價比較注重終結性評價,即結果性評價。評價的手段主要是要考試,主要功能是選拔和區(qū)別。這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的張揚,不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在新課程改革中,我們政治課教師應不斷思考、加強學習,使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滿足新課改的要求,成為新課改合格的教師。
(作者單位:河北省鹿泉市獲鹿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