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內涵豐富,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小組成員間形成開放、包容的學習氛圍,使小組成員間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成長,從而不斷正確認識自己,合理規(guī)劃自己的職業(yè)生涯。
一、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是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課堂教學的一種模式,筆者在教學中,常常是這樣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的。
1.創(chuàng)設情境
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際上就是為學生設置了解決自己身邊問題的情境,密切了自己與生活的關系。中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材中,編輯了大量的情境教學的內容,生動細膩,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引發(fā)學生對職業(yè)生涯的探索,為小組合作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了生動有趣的素材。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將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融入學生的生活,使學生樂于接受。
2.明確學習任務
為了讓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得有序、有效,學生一定要有明確的學習任務,也就是教師向學生說明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評價的標準等。這些任務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價值外,還可以分解,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共同參與,人人都有事可做。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的任務,可以避免小組合作學習的盲目性,充分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3.合作、探究
學生明確了學習任務后,教師就應立即引導學生開始合作、探究,這是小組合作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相互交流,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并且每個學生都必須有一定的責任分工,都應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也就是說,學習任務已經落實到個人,小組成員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4.交流、評價
交流、評價也就是學生間總結學習成果,教師接受信息反饋并做出判斷的過程。在學生交流時,要求學生盡量清楚表達個人或小組的意見,同時還要求學生學會真誠的征求其他組的意見或評價其他組的見解,以博采眾長,積極總結。
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既是實際操作問題,也是理論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討、去研究。下面我們結合實踐,談談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幾條比較重要的策略。
1.科學組建合作小組
教師應根據班內的實際,有意識的將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生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其目的是為了在學生的合作過程中做到組內合作,組間競爭,讓每個學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在合作中,小組的成員還應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學生都應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而且小組角色應該互相輪換,增進生生互動的有效性。
2.以小組集體的學習效果作為評價依據
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注重把學生個人之間的競爭變?yōu)樾〗M之間的競爭,把個人計分改為小組計分,小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的依據,形成一種“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格局。把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大家合作達標。這樣多數學生才會真正參與,認真思考,正確認識自己,給自己定位,從而受到老師或同學的鼓勵,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取得不同程度的進步,并由此一步步邁向成功。
3.教師要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并做出指導
合作學習是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同時也是教師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學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師的參與與指導是分不開的。因此,在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不應“袖手旁觀”,更不能做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準備工作,而應當從講臺上走到學生中間去,在組間巡視,對各個小組的合作進行觀察和介入,對各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教師還應針對學生合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及時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4.小組合作學習應與自主探索有機結合
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是一種重要的、有效的學習方式,但并不是萬能的,它還應與其他學習方式有機結合,特別要與自主探索有機結合,才能發(fā)揮出更好的合作效應。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既要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又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小組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在與人合作交流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隨著中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深入開展,隨著教師教學改革意識的不斷提高,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會進一步深入。作為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我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自己的中心興趣,了解自身的優(yōu)勢能力,開發(fā)自身的潛能,主動地選擇自己的人生。
(作者單位:山東省昌邑市龍池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