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詠困境之鳥的賦作,由物到人,由人到物往往都體現(xiàn)了文人本身的不得志,對黑暗社會的批判和個人情志的抒發(fā)交融于一體,由于他們被壓制的政治立場和社會地位只能以托物言志的方式宣泄抒發(fā)自己的憤懣之情。
關(guān)鍵詞:意象 窮鳥 強傲
小賦創(chuàng)作始于漢朝,是相對于漢代散體大賦而言的一種賦體,之所以稱其為“小賦” 相對于“大賦”的而言小賦不僅篇幅短小而且托物寫志上并不關(guān)注重大的政治與思想問題,并不像大賦那樣“體國經(jīng)野”,只是涉及道德政教等諸多瑣細(xì)之處,因此自然界的四季更替、萬物變化等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禽獸鳥木花草日用物品之類的“小物”等一切自然、生活之物無疑是適宜而且便宜成為“意象”的。這種抒情小賦,往往被作者用來抒發(fā)自己生不逢時、命途多舛的哀嘆,并表達作者渴望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的美好愿望。
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篇中提到了“意象”在創(chuàng)作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他在論述了創(chuàng)作的各項準(zhǔn)備后說:“然后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shù),謀篇之大端?!眲③脑谶@里所提出的“意象”,指的是作家在生活中有了深刻感受的藝術(shù)想象的產(chǎn)物。袁行霈先生指出:“自然界是觸動文思的重要契機。士林文學(xué)對山川草木日月星辰所構(gòu)成的自然界,也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傾注了極大的興趣和感情。歌詠大自然,將自然景物人格化,或?qū)⒆约旱乃枷搿⒏星?、人格外化為自然景物,遂成為士林文學(xué)的重要內(nèi)容?!?/p>
小賦創(chuàng)作著重寫出所詠對象本身所具有的功用、品性,其內(nèi)容可分為“歌頌”和“牢騷”兩大類,東漢末,宦官專政,黨獄大興,士不聊生,民不堪命,“仕宦”和“歸田”兩不可能,因而出現(xiàn)了“由牢騷而揭露、由揭露而諷刺的作品”。漢賦諸多作家作品的論述中有很多相近或相同之處,其中作為一種民族心理積淀的反映,漢賦中鳥類意象具有悠久的淵源和深刻的內(nèi)涵,對人生的隱喻和對現(xiàn)實的比況是大多數(shù)鳥類意象的共同本質(zhì)。
在各種鳥類意象中有一種類型可概括為“窮鳥型”?!案F”有窮困之意,所謂窮鳥是指陷入困頓的鳥,作者借由對“窮鳥”的托物言志隱喻文士不遇的困境。東漢末年頻繁的黨錮之禍?zhǔn)沟贸⒏痈瘮?,在如此動蕩的時代里出現(xiàn)了一大批以“窮鳥”為意象反應(yīng)文士生存困境的作品,其中以趙壹的《窮鳥賦》為代表,作者借窮鳥寫自己的身世。據(jù)《后漢書·文苑傳》記載,趙壹身材魁梧,美須豪眉,恃才倨傲,為鄉(xiāng)里所擯斥,在介紹《窮鳥賦》的寫作背景時,稱其“后屢抵罪,幾至死,友人救,得免”,這才撰寫《窮鳥賦》以寄托。趙壹的極傲個性在《后漢書·文苑傳》中也有所記載,當(dāng)日權(quán)貴羊陟見他的情景:
(羊)陟明旦大從車騎,奉謁造壹。時,諸計吏多盛飭車馬帷幕,而壹獨柴車草屏,露宿其傍,延陟前坐于車下,左右莫不嘆愕。
這種極傲的個性卻以一只陷入困境的小鳥作為意象詠嘆,并且極力敘寫其處境的險惡,以一種示弱顯小的詠物敘寫自己處于弱勢地位,用來突出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在趙壹作《窮鳥賦》之前,《詩經(jīng)》中有《鴟鸮》,賈誼作《鵬鳥賦》都是借寫鳥以抒情,只有趙壹的《窮鳥賦》才把鳥作為描寫對象細(xì)致刻畫,這篇賦作寫一只窮鳥面對著獵人們布下的“暈網(wǎng)”和“機奔”,再加上“前見蒼隼,后見驅(qū)者。繳彈張右,羿子彀左”,因而它“思飛不得,欲鳴不可”,陷入了困境之中。但幸好有大賢相救才最終得以脫身,故而對大賢萬般感激。其賦曰:
有一窮鳥,戢翼原野。畢網(wǎng)加上,機阱在下,前見蒼隼,后見驅(qū)者,繳彈張右,羿子彀左,飛丸激矢,交集于我。思飛不得,欲鳴不可,舉頭畏觸,搖足恐墮。內(nèi)獨怖急,乍冰乍火。
在險象環(huán)生,危機四伏的環(huán)境中,窮鳥陷入了動輒得咎、進退兩難的困境里,以鳥喻人,在黑暗的政治壓抑下,文士也只能通過隱喻來表達自己的心志,正如趙壹在序言中所說的那樣“余畏禁不敢斑斑顯言”。
到了建安時期,“窮鳥”大多以鸚鵡這類的籠中之鳥為意象,這其中以禰衡的《鸚鵡賦》成就最高,從作者的角度來看,禰衡和趙壹一樣,同樣都是性格強傲之人。禰衡也是一個少有辯才,性格剛烈傲慢,常侮慢權(quán)貴,行為輕狂的人,因為性格孤僻乖張、才華橫溢而不為權(quán)貴所容,最終在26歲的時候慘遭殺害。禰衡到死也沒有得到官銜職稱,墓碑上只是寫著“漢處士禰衡”,這種憤懣不得志也成為了他寫作《鸚鵡賦》的心理背景。小小的鸚鵡之于作者,實為一體,合二為一,渾不可分:鸚鵡,作者,作者,鸚鵡,究竟何為我,何為物?細(xì)膩的心理刻畫和作者的身世之感交織在一起,反映了當(dāng)時社會的黑暗和世情的險惡。
在禰衡以前,用“籠中之鳥”為意象來表達作者對無拘無束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的鳥類賦還從未出現(xiàn),禰衡在《鸚鵡賦》里著力彰顯描繪了“西域靈鳥”的鸚鵡擁有“自然之奇姿”和“金精之妙質(zhì)”,而且能“飛不妄集,翔必?fù)窳帧钡鹊冗@些鸚鵡卓爾不群、超凡脫俗的品質(zhì),但是為了“寧順從以遠(yuǎn)害,不違迕以喪生”鸚鵡只好“歸窮委命”,承受“離群喪侶。閉以雕籠,剪其翅羽。流飄萬里,崎嶇重阻。逾岷越障,載罹寒暑。”的痛苦,在另一方面則極力渲染鸚鵡的窮困境遇,形成強烈鮮明的對比,更突出的悲劇的意味。文中的鸚鵡和作者的情感已經(jīng)水乳交融般融合在了一起,讓人很難分清作者到底是在寫鳥還是在寫人。在這里,鸚鵡的意象除了繼承了趙壹“窮鳥”的窮困之外,更多了一份四下流離漂泊的滄桑,而這正隱喻了建安時期文士游走于各諸侯,寄人籬下的悲慘遭遇。
趙壹的《窮鳥賦》和禰衡的《鸚鵡賦》都極力闡述自己的弱和小,但正是因為并不認(rèn)為自己是極弱、極小的,當(dāng)說到自己極弱、極小時,極傲也就在其中。
參考文獻:
[1] 劉勰原著,郭晉稀注譯.《文心雕龍》注譯[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 袁行霈.中國文學(xué)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 費振剛.全漢賦[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3年版.
[4] 王德華.唐前辭賦類型化特征與辭賦分體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2011年版.
[5] 胡大雷.《文選》賦“鳥獸”類析——從借物造端到賦有“形似之目”[J].廣西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1,47(1):46-51.
作者簡介:孫嘉慧(1989-),女,遼寧沈陽人,渤海大學(xué)文學(xué)院中文系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學(xué)先秦兩漢文學(xu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