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卡洛斯一世生于1938年。在他出生前兩年,西班牙爆發(fā)了舉世矚目的內(nèi)戰(zhàn),戰(zhàn)爭的目標是為了決定西班牙的國體:繼續(xù)西班牙波旁王朝的王權政治,還是實行共和制。這場戰(zhàn)爭是第二世界大戰(zhàn)的預演。共和派受到了包括蘇聯(lián)在內(nèi)的左翼力量的支持,大批左翼藝術家到西班牙參加了“國際縱隊”,其中包括美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保王派則受到了希特勒的德國和墨索里尼的意大利的支持。
血腥的戰(zhàn)爭從1936年持續(xù)到1939年。胡安.卡洛斯一世在戰(zhàn)爭中來到這個紛繁動蕩的世界,作為西班牙波旁王朝的第二順位繼承人,命運一直是個未知數(shù)。最后,保王派領袖弗朗哥將軍贏得了戰(zhàn)爭,他領導的國民軍攻陷了共和派的大本營馬德里。西班牙第二共和國解體了,權力掌握在佛朗哥將軍手上。1947年,佛朗哥宣布恢復君主制,但并沒有把權力轉給波旁王朝的合法繼承人,胡安.卡洛斯一世的父親巴塞羅那公爵,因為后者被視作一個自由主義者。
佛朗哥將軍一直擔任西班牙攝政,直到他1975年去世。在此期間,西班牙作為一個君主制國家卻沒有自己的國王。1960年代,佛朗哥將軍決定親自教育胡安·卡洛斯,把他培養(yǎng)成符合自己意愿的繼承人。從這個意義上說,將軍是胡安·卡洛斯一世在政治上的父親。1975年,佛朗哥去世后,巴塞羅那公爵宣布放棄王位繼承權,保證兒子順利登基。不久之后,胡安·卡洛斯順應時代潮流,宣布西班牙民主化。成為國王的第二年,他任命了一位首相,一年之后,西班牙又實施了普選。
1981年,西班牙挫敗了一群反民主的軍官政變。國王在電視上表示他無法容忍西班牙民主進程倒退,除非把他殺死。西班牙各政黨在政變流產(chǎn)后舉行了大游行,“上帝拯救了西班牙”一語隨即廣為流行。這位現(xiàn)代國王的聲望達到了頂峰。在同時代的君主中,胡安·卡洛斯詮釋了什么是君主的責任、判斷和能力。這才是貴族精神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