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和語文學習無處不在,所以語文教師要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念,把生活中的各種信息引入語文教學中,讓學生活學活用,讓語文來自生活用于生活,而我們現(xiàn)在開展的語文活動課就是一條聯(lián)系語文知識與學生實際、社會生活的紐帶,語文活動課怎樣才能做到讓學生有耳目一新,天寬地闊之感呢?有些語文教師膚淺地認為只要能讓學生多動口、動手、動腦多活動就行了。筆者認為其實不然,上好活動課“看似容易最崎嶇,成如容易卻艱辛”。必須搞好“六手”準備,方能讓活動課有滋有味。
一、要有計劃
科學都是有序的,語文是一門工具性較強的學科,上活動課,要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讀、寫、聽、說”四種能力。葉圣陶先生認為,所謂能力不是一會兒就能從無到有的,只有歷練到了習慣,才算有了這種能力,而歷練,就應當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到繁逐步推進。例如訓練“聽”的能力,可先讓學生聽一句話,再到聽一段話,最后到聽一篇完整的文章,教師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設計形式多樣的題目考查學生的聽力。這樣學生學的輕松、愉快,就能對語文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就有信心學好語文,學好語言,實踐運用語言的能力強,語文水平也就提高了;而一旦具備了較高的實踐運用語言的能力,就能用較少的時間學到較多的知識,所以上活動課,要計劃周全,目標明確,明確活動課應該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乃至怎么教,要對讀寫聽說能力分別提出明確要求。
二、要多積累
上好活動課,備課必須充分,為完成每一目標所涉及的材料往往很多,必須查閱大量資料,才能完成相關要求的知識準備,因為活動課尚處于探索階段,相關資料非常欠缺,所以老師備課量大,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這就要求廣大語文教師平時要善于積累,“處處留心皆學問”,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要博學多才
現(xiàn)代的學生,正處于信息日益激增,科技突飛猛進的時代,他們睜大好奇的雙眼想去涉獵多方面的知識與信息,想了解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而活動課就給了師生一個很好的“將語文生活化,將生活語文化,還語文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本來面目”的舞臺,老師與學生共同走出課文、走出課本、走向生活。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也要讓自然科學走進語文活動課堂,讓自然科學知識與社會科學知識交叉、滲透融為一體,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知識和全新的知識,所以語文老師業(yè)務上要“精”要“深”,而且知識體系要廣博,相關學科的知識也要了解,讓寬廣的知識背景與專業(yè)知識精密結合。
四、要有激情、會表演
興趣是智慧的導火索,是求知的推動力,“如果一個老師有能力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起來,那么他就成功了一半?!保ㄓ阡粽Z)而興趣又是激情的孿生兄弟,有激情才有求知的想法,有參與的愿望。作為活動課的組織者,語文教師首先要激情飛揚,熱情如火。當代西方著名心里學家弗羅姆說,要讓一個孩子熱愛生活,最有效的方法是讓他和熱愛生活的成年人在一起?;顒诱n上,老師抑揚頓挫、飽含感情的話語,喜、怒、哀、樂表情豐富的面孔,會深深感染學生,可讓學生笑,也可讓學生哭,在教育改革東風浩蕩之時,那種不茍言笑,雙目含威,臉如銅板,面無表情的“學究式”課堂早已被人唾棄,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語文與生活水乳交融,是活動課的目標。作為語文老師應具有一定的表演才能,他應該根據(jù)課堂的需要,隨時扮演一個游戲的組織者、樂趣的傳播者或者活動的表演者,這樣活動課才能擺脫單調(diào)、沉悶的現(xiàn)狀,以嶄新的姿態(tài)走向活躍、開放、豐富多彩的未來。
五、要善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
一節(jié)活動課,容量比較大,“讀、寫、聽、說”的材料很多,光靠一支粉筆一張嘴,傳遞的信息太少,形式過于單調(diào)也挫傷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時下,一些與高科技息息相關的教學手段正推動著語文教學朝形象、快捷、高效的方向發(fā)展。我們應將這些手段盡可能引入課堂,如電教課、計算機教學、多媒體教學、網(wǎng)絡教學等,并能開發(fā)、制作教學課件,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如活動課上,可放 一首曲子,可讓學生聽一段優(yōu)美的配樂朗誦文,可讓學生看一段錄像,可展示一副色彩繽紛的圖畫……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無疑增多了課堂信息傳遞的通道,無論是學生得到的知識信息,還是教師掌握學生的反饋信息,都多樣化的提高了單位時間內(nèi)傳遞信息的密度,另外從視聽教學理論角度看,也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功能,讓他們手、腦、口、眼都不“閑”著,都充分“動”起來。
六、要總結得失、做好評價
每次活動,語文老師都要認真總結得與失,搞好反思,積累經(jīng)驗。為了達到活動的預期目的,教師應該始終堅持以精神鼓勵為主,輔以必要的物質(zhì)鼓勵,讓每項活動善始善終。同時認真做好評價,評價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為激發(fā)學生興趣,我們還應該膽子更大一些,把學生平時語文活動課的表現(xiàn)與語文成績的判定結合起來,改變單純的語文閉卷考試定優(yōu)劣的片面做法。這些開放的評價方式有利于語文教學,有利于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
開展語文活動課,就是讓學生把學習語文的觸角伸向廣闊的生活當中,把學生的社會語文實踐作為語文教學的“源頭活水”,把死的語文知識變成活的應用自如的語文經(jīng)驗,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廣大語文教師要努力探索活動課的上法,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多方面的能力,把活動課上“活”。把學生教“活”,通過活動課讓學生“讀、寫、聽、說”四種能力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穩(wěn)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