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是幫助學生識字、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但漢語拼音的教學比較抽象和枯燥,對剛?cè)雽W的兒童來說,掌握這一工具有一定的難度。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扎實,學得靈活,在課堂上我大膽創(chuàng)新,不斷變換教學方法,通過講故事、讀兒歌、看動畫、做游戲等方式,不斷增加拼音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易于接受也樂于接受。
一、趣味導入
低年級學生情感易變,自控能力較弱,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差,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直觀、具體的事物和生動活潑的形式,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因此,我常常采用圖片、實物、猜謎、念兒歌等形式引出即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如在教聲母“b”時,我從家里帶來一個小廣播。上課時,我故意設(shè)懸念,說:“老師今天從家里帶來一個神奇的東西,你們想見見嗎?”學生們熱情高漲,我又交代了要求:“請你們說出這件神奇物品的名稱?!碑斘夷贸鲂V播之后,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廣播。”通過實物“廣播”,我引出聲母“b”的讀音,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能使學生們很快記住聲母“b”的發(fā)音。又如在教“ɑi”這個音節(jié)時,我請一名學生上臺來和老師站在一起比身高,然后請其他學生說出誰高誰矮,通過比身高引出“ɑi”。學生愛看動畫,在教學拼讀音節(jié)“bɑ”時,我精心制作了多媒體動畫課件。屏幕上先后出現(xiàn)卡通人物b,b邊自我介紹(我是聲母b)邊四處找朋友,這時又出現(xiàn)了一個卡通人物ɑ,ɑ也在尋找朋友,卡通b和卡通ɑ碰到了一起,變成了一對好朋友bɑ。精彩的動畫導入使學生們學得興趣盎然。
二、趣味識記
孩子喜歡聽故事、講故事。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設(shè)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在教“zhi”這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時,我編了這樣的一個故事:zh是媽媽,i是孩子。有一天媽媽帶著小i去森林玩,媽媽告訴小i:“森林里有大灰狼,你千萬別亂跑。”可小i偏偏不聽媽媽的話,四處亂跑,它碰到了大灰狼,險些被大灰狼吃掉。幸虧獵人及時趕到,救了小i,并將小i送到媽媽的身邊。小i慚愧地說:“媽媽,我以后都聽你的話,再也不和你分開了。”通過有趣的小故事,學生記住了整體認讀音節(jié)“zhi”不能分開拼,只能整體認讀。
兒歌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愛說唱的一年級學生尤為喜歡這種形式。在識記枯燥的拼音字母時,我運用了大量的兒歌。如:“張大嘴巴ɑɑɑ,公雞一叫ooo,白鵝倒影eee?!庇秩缃虒W“inɡ”時,我編了一首這樣的兒歌:“天上一顆星,樹上一只鷹,墻上一顆釘,地上一塊冰?!眱焊璨粌H可以讓學生記住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還創(chuàng)設(shè)了一種充滿律動感的課堂節(jié)奏,學生們一邊拍手,一邊說唱,在流動的節(jié)奏感中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孩子們都喜歡生動直觀的圖畫和鮮明的色彩,強烈的視覺刺激除了能夠引起神經(jīng)中樞的興奮外,還能在他們的“心靈黑板”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學中,我常設(shè)計這樣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給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涂色,給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涂色,給字母和音節(jié)涂色等。使抽象的拼音符號變成一個個美麗的彩色記號,讓學生在填色過程中不僅受到美的熏陶,而且還記住了這些符號在形狀上的細微區(qū)別。
三、趣味練習
初入學的兒童自制力一般都比較差,教師如果進行重復(fù)單調(diào)的訓練,兒童的注意力往往處于分散狀態(tài)。在進行拼音練習時,教師應(yīng)采用多樣練習法,以經(jīng)常變換練習形式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在練習拼讀音節(jié)時,我組織學生做游戲“找朋友”。游戲時,我把聲母和韻母的卡片分別貼在幾個學生的背后,其他學生圍成一個圈,另一個學生站在圈里。大家一起唱《找朋友》,歌聲結(jié)束時圈里的學生需認定某人是他的朋友,然后看這位學生背后貼的字母。如果兩個人貼的字母不能相拼,或能相拼但他沒有拼讀正確,就要繼續(xù)找朋友,直到找到相應(yīng)的聲母或韻母并拼讀正確為止。
教學中我經(jīng)常運用的游戲還有很多,如“送信”“粘年糕”“動作表演”“爭當小老師”“找音節(jié)比賽”等。除了通過游戲的方式鞏固拼音外,我還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以致用,引導他們拼讀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家具電器、家庭成員的稱呼、同學的姓名等,讓學生學會用拼音記錄作業(yè)或通知,還指導學生學寫一兩句話的日記,寫不出的字用拼音代替。學生看到自己所學的知識能夠被運用,學習的興趣更濃了。由此可見,當音節(jié)僅僅作為符號單獨存在時,它對學生是沒有意義的,而沒有意義的識記又是非常困難的,可一旦把音節(jié)放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讓它與生活密切地聯(lián)系起來,就不僅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更關(guān)鍵的是在強化音節(jié)教學的同時,能夠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