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是小學教學的重中之重,而“讀”與“寫”又是一個古老而新鮮的話題。重視“讀”與“寫”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也是提高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一種基本手段。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教師忽視書本(即教材)的使用,語文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被無限擴展膨脹,課外課程資源喧賓奪主,讓語文課變得越來越復雜,語文課堂上最重要的文本不見了,教師上課時很少用到書本,很少讓學生去“讀”書本。二是教師忽視對學生“寫”的訓練。語文課堂教學的形式異彩紛呈,不適宜地使用多媒體或濫用多媒體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課堂上恨不得讓學生句句談體會,段段說感悟,出現(xiàn)諸多所謂的“創(chuàng)新”與“拓展”,卻往往忽視了最基本的“寫”的訓練,丟失了語文的根本。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的“語文教學的根在讀與寫,是讀與寫之內(nèi)的挖掘與創(chuàng)新,而不是游離于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因此,筆者通過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深深地感到要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讀”與“寫”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學生讀好課本是前提,寫好作文是關鍵。
一、讀好課本是基礎
“讀”是語文教學的根,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要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讀好課本是基礎?!白x”的功夫不行,“寫”的能力是永遠不會提高的。讀,可以分為課內(nèi)讀和課外讀。課內(nèi)讀是指讀課本,即語文書,課外讀是指報刊雜志等課外書。課本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它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必須材料,是語文教學的主要憑借,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編者精選的文質(zhì)兼美的典范文章,這些課文不僅是語言的典范,更是思維的典范。只有首先把書本上的課文扎扎實實地“讀”好,才能使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有一個可靠的基礎。教師教教材,就是要以課文為本,做到不肢解課本、不脫離課本、使課本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師益友。缺失書本的語文課表面上越來越熱鬧,實質(zhì)上是越來越浮躁。如何才能讓語文課改的步伐走得更踏實更穩(wěn)健些,這就需要我們每個語文教師要有書本意識,要立足書本,依托書本,讓課堂呈現(xiàn)出實實在在的精彩。教師要立足課本的每一篇課文,抓住課文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多“讀”,要啟發(fā)和引導學生“讀”出情感、“讀”出語調(diào),“讀”出對文本的認識,更要讓學生“讀”出語文的“境”,讀出語文的“味”,讀出語文的“法”??傊?,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語文課本千萬丟不得,它是語文教學的根。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以教材為載體,發(fā)揮教材的典范作用,要用好語文書,設計好各種形式的“讀”,培養(yǎng)學生“讀”的能力。當然,在課文解讀時,我們應該浸潤于語言文字之中,“一字未忽宜,語語悟其神”,不僅要善于抓住語言的品味點,凸顯文本的別樣韻味,還要抓住文本語言的遷移點、空白點,體現(xiàn)語言實踐的價值,從而努力做到“意”與“言”兩者皆得,為我們的語文課洋溢著濃郁的語文味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同時,教師要告誡學生,“讀”了書本上好的東西,日后一定要學會借鑒和運用。
二、寫好作文是關鍵
長期以來,有些語文教師一直把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而寫作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其實,寫也是語文教學的根。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習作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教師要提倡學生通過閱讀而積累,如在讀書的時候適當做一些摘抄,把書中的好詞好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比如,四年級下學期學生學了“一唱一和、如癡如醉、熟能生巧、蔚為壯觀、眾志成城”等詞語后,就要讓學生在作文中恰當?shù)赜蒙线@些詞語,使文章更加具體、生動。教師也可以在學生理解、領悟課文內(nèi)容和語言形式之后,讓他們運用從課本中學到的某種語言形式,去轉換、豐富、發(fā)展課文內(nèi)容,如讓學生仿寫課文句子、仿寫課文段落、仿寫課文思路等等,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哪種仿寫,都要注重指導學生在仿中求變、仿中求新、表達真情實感。這種以仿帶寫、以仿促寫的方式,有利于順利實現(xiàn)由“讀”到“寫”的遷移,促進學生逐步向自主獨立習作過渡。教師要充分挖掘課文語言的訓練點,從語言實踐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把“讀”課文作為“寫”的主陣地,要根據(jù)課文的特點,精選出“讀”與“寫”的結合點,要給學生提供“寫”的借鑒對象和創(chuàng)造依據(jù),適時讓學生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造,從而使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同時,教師還要調(diào)動學生“寫”的情趣,把握學生“寫”的契機,拓展學生“寫”的思路,豐富學生“寫”的內(nèi)容。
“讀寫”結合的基礎是“讀”,關鍵是“寫”。它是小學語文新課標所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是提高小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一種基本手段?!白x”與“寫”的結合不僅是課堂上的“讀與寫”的“即時結合”,還應包括課外的 “勞于讀書,逸于作文”等的“長期結合”??傊?,“讀”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而“寫”是一個表達的過程,“寫”的時候要盡量“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感?!白x”與“寫”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的,通過“讀”與“寫”的訓練,可以達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提高學生的語文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目的。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有抓住了“讀寫結合”這個“根”,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才能有所提升。
(責編 張亞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