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魚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薩列里的名字在當今音樂愛好者的心中,是一個被虛構(gòu)的妒嫉莫扎特的人物形象,傳說這位當時的音樂界權(quán)威對莫扎特懷有敵意,而毒死了莫扎特。普希金根據(jù)這個傳說寫作了詩劇,后來里姆斯基-科薩科夫以此為臺本創(chuàng)作了歌劇《莫扎特與薩列里》。薩列里其實是一位被嚴重誤解和低估的作曲家,他的音樂很少被演出,他的歌劇作品事實上有著令人炫目的配器效果,在聲樂的部分也是華彩之至,氣勢磅礴的。
薩列里1750年生于萊尼亞戈,這是一個位于威尼斯和奧地利曼圖阿公國的城鎮(zhèn)。薩列里從小跟隨他的哥哥弗朗切斯科學習大鍵琴和小提琴,這位比他年長十三歲的哥哥是塔蒂尼的學生。在父母去世后,薩列里被帶到威尼斯繼續(xù)學習,并得到訪問那里的維也納宮廷樂長弗洛里安·加斯曼的注意,被帶到維也納學習,在那里結(jié)識了梅塔斯塔西奧和格魯克。1768年,薩列里為維也納創(chuàng)作了首部歌劇《威斯塔》,但現(xiàn)已遺失。第一部幸存的歌劇名為《識字的女人》(Le donne letterate),1770年在宮廷劇院成功上演。四年后,他接替去世的加斯曼成為宮廷作曲家和意大利歌劇院樂長,同時在德國和法國也逐漸建立起良好的聲譽。1788年薩列里成為維也納宮廷樂長,在位時間長達三十六年。除了作曲,薩列里還是一位出色的教師,在他出色的學生名單中,赫然排列著貝多芬、舒伯特、車爾尼和李斯特等人的名字。
除了幾部宗教音樂、協(xié)奏曲和變奏曲以外,薩列里的主要創(chuàng)作都是在歌劇領域,三十七部歌劇在他有生之年被搬上舞臺。不過從1800年開始到十九世紀中期,他的歌劇逐漸從舞臺上消失了,直到二十世紀最后十年才逐漸復興起來,有些歌劇被研究者挖掘出來,2003年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巴托麗錄制了十三首歌劇詠嘆調(diào),其中九首都是世界首次錄音。
本片共收錄了薩列里十二首歌劇序曲。歌劇《護身符》(Il Talismano)是一部由達蓬特寫作劇本的喜歌劇,1788年9月10日在維也納宮廷劇院上演,正是莫扎特歌劇《唐璜》在維也納上演的4個月之后。歌劇描述了一位總督的女兒被埃及人綁架后,得到可以變化的護身符的故事,D大調(diào)序曲簡潔明快,十分引人注目?!逗绽死睾偷履死亍罚‥raclito e Domocrito)可以稱為一部“哲學喜歌劇”,1795年8月上演于宮廷劇院,它敘述了兩位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和德莫克利特的故事,一位父親想把女兒嫁給兩位哲學家中的一位,但沒有成功,序曲是德莫克利特的歡笑與赫拉克利特的陰郁之間的對比。
《凱撒在法瑪庫撒》(Cesare in Farmacusa)是一部“英雄喜劇”,1800年在維也納上演,講述了凱撒被西里西亞海盜捕獲的故事。序曲生動描繪出一個海上風暴的場景,最后以船的沉沒而告終。《豐富多彩的一天》(Il Ricco dun giorno)是薩列里與達蓬特合作的首部歌劇,1784年首演于宮廷劇院,序曲的音型讓人想起莫扎特的《魔笛》序曲。《被偷的水桶》(La Secchia rapita)是一部喜歌劇,1772年上演于宮廷劇院,劇本由作曲家博凱里尼的兄弟創(chuàng)作,基于詩人亞利桑德羅·塔索尼的早期作品,劇情是莫德納和博羅尼亞之間為了一個水桶引發(fā)的戰(zhàn)爭,奧林匹斯神平息了這場爭斗,序曲的貌似莊嚴帶有諷刺的意味。
《奧馬斯國王阿克索爾》(Axur, Re dOrmus)由達蓬特撰寫意大利劇本,與莫扎特的《唐璜》上演于同一年,是個關(guān)于暴政和不公的故事:國王阿克索爾嫉妒他的獲得成功的將軍阿塔爾,并奪走了后者的愛人阿斯帕西雅,最后英雄與美人團聚,而國王死去了?!哆_那伊得斯姐妹》(Les Danades)是薩列里為巴黎創(chuàng)作的首部歌劇,1784年4月上演,劇本是格魯克的合作者卡爾扎比基創(chuàng)作的,達納烏斯要把女兒嫁給他兄弟的兒子,并要女兒將其殺死,最后兩人都受到了永恒的折磨,序曲正是表現(xiàn)了故事的結(jié)果。
《在卡馬喬婚禮上的堂吉訶德》
(Don Chisciotte alle nozze di Gamace)由喬瓦尼·博凱里尼寫劇本,諾維萊還編排了芭蕾舞,但1770年在維也納上演并不很成功。由宮廷詩人喬瓦尼·巴蒂斯塔·卡斯蒂撰寫劇本的《特洛夫尼奧的洞穴》(La Grotta di Trofonio)描述了好學的阿特米多羅在特洛夫尼奧的魔洞中變成了無憂無慮的人,而他的朋友普里斯泰成了一位哲學家,他們不得不與自己煩惱的女孩結(jié)婚,而女孩們也經(jīng)歷了和他們同樣的命運,結(jié)尾卻皆大歡喜,歌劇1785年10月上演于宮廷劇院。
《摩爾人》(Il Moro)是一部喜歌劇,1796年上演于宮廷劇院。摩爾人因當海盜而致富,想找個意大利老婆,他挑起了奧剛納的貪欲,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但女兒愛上了摩爾人的仆人,當摩爾人的妻子帶著十一個孩子從非洲趕來后,情況發(fā)生了變化,序曲中的敲擊元素描繪了主人公的形象。呂利、亨德爾、格魯克、海頓都寫過以《阿米達》為題的歌劇,薩列里的《阿米達》(Armida)1771年6月2日在宮廷劇院上演,這是他的第一部正歌劇,序曲勾勒出故事的輪廓,阿米達在她的魔島上迷住了十字軍戰(zhàn)士里納爾多,最終被她的憤怒而摧毀。1800年上演的《小角落》(LAngiolina)是一部喜歌劇,講述了安喬麗娜愛上了一位有錢老頭兒的外甥,假裝要和這個老頭兒結(jié)婚,然后又和老頭兒大吵大鬧,使他放棄了娶妻的計劃,序曲光彩照人,熠熠生輝。
斯洛伐克廣播交響樂團
Slovak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斯洛伐克廣播交響樂團(Slovak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是斯洛伐克第一個職業(yè)廣播樂團,成立于1929年,樂團的第一個指揮是來自布拉格的弗朗迪塞克·迪克(Frantiek Dyk),八十多年來都由捷克與斯洛伐克一流的指揮家擔任指揮,1977年安德列·雷納爾德(Ondrej Lenárd)率團在國外的巡回演出中獲得了巨大成功,1993年由羅伯特·斯坦科夫斯基(Robert Stankovsky)擔任指揮。樂團錄制了超過一百四十張唱片,在歐洲、日本、韓國和香港的巡回演出也獲得了好評。
麥克爾·迪特里希
Michael Dittrich
指揮家麥克爾·迪特里希(Michael Dittrich)生于西里西亞,在維也納學習小提琴,在學生時代就是圖賓根室內(nèi)樂團的第二首席和指揮助理。他進入維也納高等音樂學校學習指揮,得到過朱里尼的指導,1977年創(chuàng)建了“美麗的音樂”(Belle Musica)室內(nèi)樂團,在歐洲和美洲巡回演出,還在歐洲和日本的樂團擔任客座指揮。1989年迪特里希首次指揮莫斯科愛樂樂團,并于九十年代在布拉迪斯拉發(fā)和維也納等地錄制了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