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喜
〔關鍵詞〕 作文教學;興趣;積累;評議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23—0085—01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逐步認識到,作文教學如果用靈活多樣的方式,能激發(fā)學生興趣,重視積累,巧練多思,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大有裨益。
一 、 方式靈活,激發(fā)興趣
1.寫作融入聽說訓練中,感受口頭作文樂趣
作文與說話并非互不相干,在教學中應注重說話能力的訓練。如學完某課后,讓學生談談感受,或針對某一人物談談看法。同時讓學生參與評議,教師適時地給予肯定與鼓勵。并告訴學生,他們的發(fā)言很精彩,將他們說的寫到紙上便是文章,讓學生明白寫文章不是弄虛作假,矯揉造作,而是表情達意的需要。學生在聽、說訓練中放松了心情,也能感受到口頭作文的樂趣。
2.寫作融入鑒賞,培養(yǎng)寫作興趣
呂叔湘老先生在談作文教學問題時說:“學生作文有一種相當普遍的毛病——內(nèi)容空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命題之后讀寫‘題中應有義,給學生一點啟發(fā),或者讓學生們大家談談。有些題目還可以告訴學生怎樣去自己搜集材料。”在例文的引導下,學生視野拓寬了, 思維活躍了;在品評鑒賞中,學到了寫作的語言技巧、寫作方法等。在老師的啟發(fā)、鼓勵下,學生進行思維遷移,創(chuàng)作自己的作品。這樣,學生容易產(chǎn)生寫作靈感,增強寫作興趣。
3.寫作融入生活,表現(xiàn)個性自我
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斷更新,課文內(nèi)容去掉了許多說教的外衣,越來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比如,學過《社戲》一文后,可以“童年”為話題進行作文,很多學生無形中就模仿了《社戲》的寫作風格,學著用質(zhì)樸的語言表現(xiàn)童年的天真爛漫、純真無私。
引導學生崇尚真實,大膽地表現(xiàn)自我。以課文為范文,遷移思維,密切聯(lián)系生活去寫作,展現(xiàn)自我。學生在學以致用中,品嘗到了寫作的樂趣,也增強了寫作的信心。
二、厚積薄發(fā),重視積累
在作文教學中,務必使學生明白,寫作需要長期的積累,需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1.博覽群書,讓書香陶冶寫作性情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闭n外閱讀對語文水平作文水平的提高起著重大作用。三毛、韓寒等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在課外書的選擇上,只要是思想內(nèi)容健康的,放手讓學生自由閱讀,可偏重于經(jīng)典文學作品,在 “博覽”的同時也注重主次優(yōu)劣,對精華部分是要“細心揣摩透熟”讀熟背誦的,對次一點的即是“一看”即可。這種積累方法很有效果。
2.摘錄精華,讓筆記凝聚華章妙悟
在閱讀中,常有些句子、段落極為精彩,或是觸動了讀者的靈魂,或是給人以美的享受,將它們摘記下來,對寫作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如讀書筆記、剪報、圈點勾畫等等。教師可定期開展一些比賽活動,以增強學生的興趣,提高積極性,幫助學生做到持之以恒。
3.隨寫隨記,讓隨筆噴發(fā)寫作靈感。
初中的孩子正處于青春年少,思想情感豐富活躍,他們開始觀察生活,關注自我,開始對人生朦朧的思考,他們的內(nèi)心一片迷茫,卻又充滿沖動。此時,引導他們養(yǎng)成寫隨筆的習慣,既鍛煉了他們的觀察能力、感悟能力、思考能力,也鍛煉了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從而對語文水平、寫作水平的提高極有幫助。
三、巧練多思,多評多議
鄭桂華教授曾說,初中階段多寫比多讀重要。事實上,寫作訓練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
1.巧練多思
初一階段訓練學生的記敘文寫作,初二階段訓練散文、說明文寫作,初三訓練議論文和中考專題文章。在各個階段中再劃分小階段,設定短期目標。這樣,學生對練筆有了明確的目標,多練便能產(chǎn)生效果。
寫作是很個性的行為, 同是生活在鄉(xiāng)村的孩子,有的善于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寫出來的文章便有了自己的特色:“太陽隱去了羞紅的臉,偏南風吹來了五彩繽紛的晚霞,牛在這時候吃草,吃得最歡了!瞧,它們聚精會神的樣子,好像世上再沒有任何事情能使它們分心了。它們把嘴貼到地上,嘴巴不停地動著,一歪一歪的,那樣永不倦怠地咀嚼著。晚上,牛就睡下來,把胃里未消化的草翻出來,進行第二次、第三次……的咀嚼?!边@是筆者所教的一位初中生的習作,對牛如此細膩的感情,只有鄉(xiāng)村孩子才能體會到。
2.多評多議
評價學生的作文,首先要先肯定優(yōu)點,其次要指出不足之處,并給予修正。在評議的過程中,學生對自己和同學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能夠有較全面的認識,同時經(jīng)過自己和同學共同努力的,會倍加珍惜,修改也會做得更好。
??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