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一鵬 潘偉國
摘要高校中的學生會是學生自我鍛煉、自我提高的基層學生組織。學生會紐帶式的存在方式往往使得其自身出現(xiàn)監(jiān)管不力、組織渙散、作風官僚、面向對象狹窄和組織力低下等弊端。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高校的學生會才能變得更有價值,真正成為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全方位才能的地方。本文針對高校學生會的弊端,探討建立一種“三高”型學生會,即高水平、高效率和高凝聚力。
關鍵詞學生會弊端三高
1 目前高校學生會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弊端
(1)學生會組織建設認識不足,溝通不暢,導致凝聚力不高。有些高校學生會部門分工不明確,部門繁雜,職責重復,以至于學生干部不懂得如何定位自己。對待活動推三阻四,加之組織渙散,便導致積極性不高。
學校領導和老師與學生會的溝通僅限于學生會高層少數(shù)人,脫離了基層學生。這就導致了基層學生工作目標不明確,對整體學生會缺乏歸屬感和存在感。所以高層無法真正體會基層的感想,導致心不齊,領導力缺失,再加上人員的懈怠,導致學生會沒有強有力的凝聚力。
(2)學生加入學生會動機不純,工作態(tài)度有問題,導致效率不高。一方面,很多學生加入學生會就是圖新鮮,實際上對學生會工作毫無熱愛可言,缺乏服務意識,工作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學生干部在任期末逃避工作,敷衍了事,乃至整個學生會呈現(xiàn)一種狀態(tài)低迷,效率低下的狀態(tài)。
另外,我國高校的學生會大都不是完全獨立的,無論其活動經(jīng)費、活動形式、干部選用,都受學校行政權利的操控,某些高校的學生會甚至成為了管理者展現(xiàn)工作業(yè)績的手段,導致重管理輕服務。因此,造成學生會主體的失落,學生的自主性被湮沒和忽視,被動接受,工作便沒了效率。
(3)面向對象狹窄,低水平重復建設現(xiàn)象嚴重,導致水平不高。高校學生會的普遍缺點就是面向對象狹窄,團隊的精英化和活動的影響力受到限制。高校學生會成立的時間越久,越容易形成固定的活動形式,鮮有創(chuàng)新性的活動。此外,傳統(tǒng)的學生會工作中,各類娛樂性、競賽類活動內容往往占相當大的比例,而在新形勢下學生所關心和迫切需要的內容卻未得到及時滿足。
2 如何建設“三高”型學生會
2.1 加強人文關懷,重視情義交流,構建高凝聚力的學生會
強調人文關懷,就是要“以人為本”,要求尊重個人,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工作氛圍。上級要以情義打動下級,以身作則,互幫互助,坦誠相待。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這就意味著,一個有凝聚力的團隊,其成員必須真誠地敞開胸懷,虛心承認自身不足。一個有感情有情義的學生會,才是有血有肉有凝聚力的學生會。
學生會應著手建立代表集體價值取向的工作目標、榮辱觀和屬于自己的學生會文化,以此來凝聚人心,規(guī)范學生干部的工作態(tài)度和作風。整個團隊形成一種有目標、有動力的工作氛圍,知榮辱、知上進的工作態(tài)度,使學生會變得在思想上高度統(tǒng)一,富有凝聚力。
2.2 牢記規(guī)章制度,轉變工作方式,搭建高效率團隊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學生會必須要有自己的行為準則。這是學生會工作得以有序開展的前提和保障。學生會干部要以身作則,督促學生會成員按照規(guī)章制度開展工作,樹立按制度辦事的習慣,從而形成集體習慣,進而表現(xiàn)出更大的合力來,共同推動學生會的工作向前發(fā)展。
搭建高效率的學生會團隊要做好三個轉變:一是轉變工作理念,各級學生會工作要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向;二是轉變管理職能,活動對象要由從低年級型向全體學生型轉變;三是轉變輻射范圍,管理模式要由“停留上層”向“重心下移”轉型。
學生干部要作風民主,講究方式。從“上級傳達、下級執(zhí)行”的落后工作方式轉變?yōu)椤吧霞墏鬟_、下級反饋、共同商定、監(jiān)督執(zhí)行”的工作方式,避免學生干部變成指導老師的傳話器。因此,如果人文感情是學生會的情感基礎,那么優(yōu)良的工作方式才是造就高效團隊的有力保障。
2.3 立足根本,拓展創(chuàng)新,打造高水平學生會
學生會的宗旨是服務同學、鍛煉自我。學生會應充分了解各年級同學的不同需求,分別舉辦適合他們自身的活動,切實為學生辦實事?;顒臃桨傅闹贫ㄎ⊥瑢W們的不同意見,做到最大程度地讓被服務群體滿意,才能收到最滿意的效果。
要自我總結每一個活動的經(jīng)驗教訓和學生的意見,以此來改進工作,避免出現(xiàn)勞民傷財、形式大于意義的活動。此外,要吸取其他學校的成功經(jīng)驗,拓展活動面,打開工作思路,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使活動不流于俗套和低水平。
要落實學生會活動的改革,歸納整理,分析不足,對活動客觀定位。使大型活動項目化、精品化、專業(yè)化,小型活動集團化、對象化、深入化,使活動真正成為學生喜愛、對學生有幫助活動,成為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主力軍。這樣的學生會才能稱得上高水平的學生會。
3 “三高”型學生會的意義
(1)有利于提高學生會建設水平,優(yōu)化基層學生組織。“三高”型學生會通過彌補傳統(tǒng)型學生會的不足,從根本問題抓起,在深入剖析學生會弊端的同時,改進不足,提高了學生會的建設水平,使學生會更加有活力、有內涵?!叭摺毙蛯W生會對基層學生有較強的領導能力,有利于建立一個優(yōu)秀、完善的基層學生組織。
(2)有利于加強學生干部管理水平,培養(yǎng)多方位高素質人才。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是每一位高校管理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加強學生干部的管理水平,目的在于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接班人?!叭摺毙蛯W生會的改進,有利于給學生干部提供一個更加廣闊的平臺,使他們真正走向管理服務工作,從中得到鍛煉,為社會培育更加優(yōu)秀的多方位高素質人才。
(3)有利于構建積極的校園氛圍,推動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大學生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構建積極的校園生活和學習氛圍,高校學生會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設“三高”型學生會,必將有利于更好地推動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發(fā)展。
4 結語
高水平、高效率、高凝聚力的“三高”型學生會的建設促進學生會從“管理型”向“服務性”轉變,節(jié)約了學生資源,提高了辦事效率,提升了學生會整體水平,在鍛煉學生干部能力的同時,使最廣大的學生受益。
[1]劉玉才.要發(fā)揮高校學生會在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N].魯行經(jīng)院學報,1998(4).
[2]張永斌,劉業(yè)興.高校學生會干部培養(yǎng)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2(3).
[3]王大偉,孫立雄,高云飛,胡永春.論關于學生會文化建設的思考[J].硅谷,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