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指出:“要激發(fā)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yǎng)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在江蘇高考中,不管是必修還是選修,對地理學科的要求都與以前大不相同,所以激發(fā)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學生如果沒有學習地理的興趣,地理教學質量也就無從談起。下面就自己多年教學實踐,談談對地理興趣教學的粗淺認識。
一、寓教于樂,以情施教
課堂是由教師、學生、教材和教學環(huán)境構成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的維護,向良性發(fā)展還是向惡性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中學生時代是花的季節(jié),感情豐富,求知欲旺盛,但自控能力差。因此,上課一開始,我就面帶微笑,從容闊步走上講臺,用清脆洪亮的問候,向學生致禮,渲染一種快樂的課堂氛圍。教師樹立了樂觀而又平易近人的形象,學生會感到:教師是那么可親、可信、可敬,因而在心理上就愿意親近教師。學生和老師的關系融洽了,學生也就會樂于學習地理,主動地學習地理,從而為提高地理教學效率奠定了基礎。
二、收集素材,奏好前曲
高中生對身邊的事物會充滿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課伊始,如果我們能夠選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故事來導入新課,就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應。例如,在講“時區(qū)和日界線”時,我介紹了一個比較典型的故事:7月8日9點多,有位女士拿著一張10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銀行要求兌現,遭到拒絕。因為領獎日期是7月7日,這位女士懊悔不已。這時,一位中年人說:“這張票2000元賣給我吧?!迸啃南?,反正這票也沒有用,就同意了。中年人馬上乘飛機飛往檀香山,到達時當地時間是7月7日ll時。中年人以2000元買的彩票在當地銀行領取了10000美元。學生聽后感到很奇怪,這是怎么回事呢?難道真有時空隧道?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起來了,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三、創(chuàng)設懸念,以“疑”激趣
濃厚持久的學習興趣不能僅靠表面的刺激,而是要不斷地提出新問題,在教學深思中發(fā)展深化。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設置懸念,培養(yǎng)思維能力,調動學習興趣。例如,我在講“大陸漂移說”時設計了這樣兩個問題:“為何在極其寒冷的南極大陸發(fā)現了只有在暖濕環(huán)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層?”“為什么在炎熱干燥的非洲赤道處,卻發(fā)現了古代的冰川遺跡?”這使學生很快就產生了求知欲,從而進入學習狀態(tài)。再如,講解美國時,我設置饒有興趣的問題:星條旗有多少顆星?多少道條紋?它們各代表什么?這些問題使得學生刨根問底地去思考,大大地增加了學生學習地理的欲望。
四、“添味加料”,以“味”提趣
中學生對周圍的事物比較敏感,教師要抓住這個有利條件,擴大學生思維的自由度,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消化知識。教學中,我充分運用詩歌、諺語、謎語、民謠等,創(chuàng)設一種美的意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引用諺語“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來講述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氣溫日較差大的問題。在講中國政區(qū)時,又運用形象的比喻:中國似一只公雞。同時,以故事、漫畫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地理知識有血有肉,深入淺出,增加了地理學習興趣。比如,在講“全球變暖”時,教師可回憶自己小時候家鄉(xiāng)下雪的情景:窗外大雪紛飛,孩子們堆雪人,打雪仗等,再聯系這些年的冬天的氣候,學生馬上就能理解氣候變暖了。
五、機輔教學,以“感”增趣
利用多媒體可以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覺,從而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講解“地球公轉”時,運用多媒體,先展示浩瀚的太空,繁星點點,接著出現太陽系,介紹地球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再用動畫展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讓學生仔細觀察地球在什么位置轉的較快,什么位置轉的較慢,等等。這樣學生就能充分理解地球的公轉運動。就這樣,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六、緊扣“熱點”,以“新”引趣
地理知識是與現實緊密聯系的學科,教師要善于捕捉地理“熱點”,引導學生分析“熱點”。這樣使學生學以致用,也能大大地提高了地理學習興趣。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為什么選在8月8日?再引導學生分析北京的氣候,并與上屆奧運會主辦城市——雅典進行比較。這既提高了學習興趣,又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再如,讓學生了解中國的“嫦娥一號”探月衛(wèi)星,引導學生總結我國的三大航天發(fā)射中心——酒泉、西昌、太原。要了解西昌的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及航天發(fā)射中心的選址所要綜合考慮的因素,如氣候、氣象等,通過分析,很快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地理教學要從各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苦學”為“樂學”,由此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huán),從而真正提高地理教學效率。
(新沂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