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蘭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國家對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針對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問題,積極探索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與方法,旨在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切實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2)03 — 0137 — 02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國家對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xiàn)代化水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高校要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擺在學校各項工作的首位,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在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新的任務、新的要求、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zhàn)。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國家教育方針,結合時代特點,符合實際地分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通過深入探索新的教育途徑,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不斷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切實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
一、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
所謂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社會群體或組織用一定的政治觀念、思想觀點和道德規(guī)范,對其組成成員有導向、有計劃的施加影響,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使其形成符合社會或組織所要求的思想觀念和社會活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確的時代性和目的性,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學校為主陣地,聯(lián)合社會、家庭各方力量,對大學生開展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基本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質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具有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養(yǎng)愛國情懷,具有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和家庭美德,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個人成長和成才具有方向性的指引意義。通過開展以思想道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全面發(fā)展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學生有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能夠培養(yǎng)大學生具有頑強的毅力,奮發(fā)的斗志,高度的責任心和正義感,塑造大學生成為擁有崇高的人生目標,高尚的道德情操,國家民族利益,樂于吃苦,甘于奉獻;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維持學校的校園穩(wěn)定,傳播良好的校園風氣,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培養(yǎng)時代所需要的“四有”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對國家的繁榮發(fā)展,長治久安,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中存在的問題
現(xiàn)階段一部分大學生在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和文化思潮影響下迷失方向,價值體系錯亂,倫理道德觀念淡化,愛國主義熱忱減退,心理承受力弱,時常感到迷茫、困惑,缺失人生信念理想,過于自我,集體觀念淡漠,社會責任感較弱,所有這些現(xiàn)象說明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不少問題。
(一)滯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
事物總是發(fā)展變化的,在新的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與時俱進,要開拓創(chuàng)新,這要求我們對大學生思想教育有全新的認識和定位,確定新的教育內容、目標,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和教育機制,調整工作重心,而很多高校、廣大教育工作者沒有上升到這個認識高度,認識上有偏差,很多仍然沿襲著老一套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至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仍停留在教師主體灌輸,學生被動接受,重智力輕德育,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形式。
(二)當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差
雖然國家一直在強調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各高校也積極調動各種教學資源,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開展各類校園活動,積極提高大學生思想水平。但守舊的教育理念和過時的教育方法,即缺乏針對性、又缺少吸引力, 在與“新新人類”的思潮對抗中顯得蒼白無力,形成了實效性差的囧迫局面。
(三)還沒有建立起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原則、教育方針、教育內容、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機制、教育監(jiān)督各個方面還有待完善。尤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例如博士生、碩士生、本??粕筒煌瑢W科特點的學生,還沒有建立起針對上述特定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目前,全國也沒有形成一個標準的、可推廣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四、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長期以來,雖然國家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與理想的那種普遍具有積極、樂觀、向上、自強、獨立的精神面貌,勤于學習、善于創(chuàng)造、努力拼搏、奮發(fā)圖強,有較強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程度還存在很大差距,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積極探索新途徑、新方法。
(一)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第一,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為主,甚至采用高壓手段強迫服從,這樣即容易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教育效果又不好。應該確立以大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尊重大學生的權利,尊重其人格,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其自節(jié)自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選擇的作用。第二,改變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主導、中心地位”,變教師為服務者,學生為被服務對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理解、關心學生,通過引導、鼓舞、激勵的方式影響學生。第三,從重文化知識輕德育培養(yǎng)的傳統(tǒng)教育中走出來,確定以德育教育為優(yōu)先,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新理念。第四,樹立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個性發(fā)展結合育人理念,注重學生個性培養(yǎng),挖掘學生個體潛能、智慧、創(chuàng)造力。
(二)通過多元化教育途徑改進傳統(tǒng)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將思想、政治觀點根植于受教育者靈魂深處,使其內化于心,外化指導我們行為。馬列毛鄧等政治理論課是當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形式,但這類課程設計枯燥,存在著教條主義、形式主義,大學生們缺乏學習熱情。應該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使政治理論課教材內容更加貼近社會現(xiàn)實,與學生的實踐活動結合在一起,增強其對學生的吸引力,增加說服力,增強政治理論學習的實效性。
僅僅依靠政治理論課教育方式太過單一,應該研究教育方式多樣化、現(xiàn)代化。利用互聯(lián)網、手機、校園廣播、社團活動等方式,開辟多種教育新平臺、新渠道,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擴大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此外,還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黨團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三)注重人文關懷,解決學生實際問題
當今大學生面臨著經濟、就業(yè)、社會競爭等各方面的壓力,也存在著人際關系、情感糾葛、缺乏學業(yè)目標、職業(yè)規(guī)劃、人生理想等問題。只有幫助學生排除憂愁解決難題,使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之中,才能為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學生思想境界才得以升華,道德水準得以提高。這要求學校充分利用國家助學金、獎學金及學校設定專項扶貧資金,大力資助貧困家庭學生,做到資金分配透明、合理、用到實處。學校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大學生職業(yè)發(fā)展與就業(yè)指導課程》,設立大學心理咨詢機構,積極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輔導, 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保證大學生擁有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建立畢業(yè)生就業(yè)指導中心,積極開展大學生職業(yè)規(guī)劃、職前輔導、就業(yè)指導和就業(yè)服務。
(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素質
思想政治工作者作為施教者,必須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高尚的職業(yè)道德,良好的師德師風,才能完成對學生的思想塑造、理想信念形成、道德品格培養(yǎng)產生影響,完成施教過程。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專業(yè)素養(yǎng),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擁有較高的親和力人格魅力,清晰把握學生的思想狀況,通過自己正確的教育理念和專業(yè)的教育手段去影響、感染、教育學生。
(五)整合三方資源,合力促進大學生思想教育
要整合學校、社會、家庭教育三方面的教育優(yōu)勢,有機結合,形成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培養(yǎng)模式,引導好教育好學生,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
〔參考文獻〕
〔1〕 王益民,黃春玲.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現(xiàn)實思考〔J〕. 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6, (03):31-34.
〔2〕魏寧.“談心工程”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1, (04):54-60.
〔3〕 王忠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以人為本〔J〕.西安歐亞學院學報,2009, (02):17-22.
〔4〕張中奎,張博萍.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 (02):99-102.
〔責任編輯:侯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