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廣 鄧麗麗
[摘 要]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文化消費呈現(xiàn)出新的動向和特征。其文化消費呈現(xiàn)出高科技、網絡化傾向,并逐步走向平民化、大眾化,同時其文化消費盲目性和主動性更強。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文化消費受其文化消費觀、知識技能水平以及新媒體文化資源和環(huán)境的影響。提高新媒體運用水平,占領新媒體文化陣地,凈化新媒體文化環(huán)境,批判的對待新媒體文化,對于大學生文化消費尤為重要。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文化消費;健康理性文化思考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2)35-0072-02オ
1 引 言
20世紀末,以互聯(lián)網、手機等為代表的新媒體對人們的生活起到了革命性的影響,從傳統(tǒng)媒體時代的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發(fā)展到如今的數(shù)字電視、虛擬社區(qū)、網上論壇、博客、播客、網上聊天等,新媒體已經深入到人們的日常文化消費活動中。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是最為廣泛、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的新媒體使用者和受眾群體,新媒體及其承載的思想和文化在大學生的成長發(fā)展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大學生通過新媒體獲取信息、學習知識、接收文化、娛樂休閑、發(fā)表言論、交流溝通。一方面,高科技、即時、互動的文化傳播載體,豐富的網絡文化資源,引起了大學生的極大興趣,給大學生文化消費提供了廣闊的視野;另一方面,新媒體時代新的技術手段、新的特征和要求以及多元思想文化的聚集,也給大學生文化消費帶來了困惑,造成了大學生現(xiàn)實文化生活中的困境。
2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文化消費的趨勢與特點
21 文化消費呈現(xiàn)高科技、網絡化傾向
傳統(tǒng)媒體時代,大學生文化消費主要集中在學習書本知識、逛圖書館、電影院、旅游、看報紙雜志、聽廣播、看電視,大多只需動動耳、睜睜眼,不需要太多的科技含量,就可以對文化產品和服務進行直接消費。而新媒體時代情況大不一樣,要想了解最新的娛樂資訊、新聞動態(tài),最新的電影、電視,要與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親友即時通信,無疑與網絡、電腦、手機、電子設備等新媒體、新技術分不開,大學生文化消費呈現(xiàn)出高科技趨勢。傳統(tǒng)媒體時代,大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圖書館品讀報紙雜志著作、在課外參加各種文體藝術活動、欣賞各類文藝節(jié)目、在電影院觀看電影、外出旅游、KTV娛樂等傳統(tǒng)文化活動與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緊密。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的流行,大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泡在網上,上圖書館看書的少了,上網閱讀的多了;去電影院看電影的少了,網上看電影的多了;到娛樂廳玩游戲的少了,玩網絡游戲的多了;參加唱歌、跳舞、下棋、書法、攝影、繪畫等文藝活動的少了,網上娛樂的多了等,大學生文化消費呈現(xiàn)出網絡化趨勢。
22 文化消費走向平民化、大眾化
傳統(tǒng)媒體時代,大學生主要通過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手段接收新聞、信息,文化消費途徑有限,接觸到的信息也有限,同時,如參觀博物館、到大劇院觀看演出、參加明星演唱會等,要支付較高的費用,對于普通大學生消費有一定困難。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文化資源極其豐富,同時各種文化產品還在通過網絡不斷復制、傳播,當前隨處可見的文化產品、唾手可得的便利快捷服務,徹底改變了大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消費觀念,網上大眾化的產品和大眾化的服務層出不窮,大學生不要支付或僅僅只需支付極少的費用就能在網上享受優(yōu)質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當前,大學生文化消費正從精英走向大眾。
23 文化消費呈現(xiàn)出較大的盲目性
新媒體時代,一方面,極其豐富的網絡文化資源、極具誘惑的網上文化服務,使大學生眼花繚亂。另一方面,網絡監(jiān)管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使得無論是文化資源的傳播還是消費都顯得肆無忌憚。大學生可以在虛擬世界里毫無顧忌地去追求、去滿足心里最深層的欲望,并在虛擬世界中漸漸迷失了自我。消費源于需要,需要是可以創(chuàng)造的,消費社會最本質的特征是資產階級以最大限度攝取財富為目的,主動為大眾制造社會需要。消費時代的到來,新媒體的推波助瀾,大學生常常在媒體、廣告的鬼使神差誘惑下,消費著一些原本不需要的東西。當前大學生文化消費呈現(xiàn)出較大的盲目性和不確定性。
24 文化消費主動意愿較強
傳統(tǒng)媒體時代,大學生開展文化消費活動的途徑主要是課堂聽講、聽講座、看節(jié)目演出、聽廣播等,大多情況下,大學生都是作為觀眾、聽眾或受眾,在外力的驅動下被動進行消費。相比傳統(tǒng)媒體消費,新媒體以其快捷、便利、即時、互動優(yōu)勢,同時大量豐富免費的文化資源對大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同時,新媒體世界賦予了弱勢及少數(shù)群體話語權,讓他們能表夠達真正的想法,對于權威不再噤若寒蟬。大學生可以自主的選擇不同的文化項目進行消費,可以自主發(fā)表意見、參與評論,想不想、愿不愿意消費都在大學生的主動支配下進行。相對于傳統(tǒng)媒體時代,大學生文化消費的自主性更強,積極性和主動意愿也更強。
3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文化消費影響因素探討
31 知識和技能水平制約其消費水平
新媒體時代,網絡技術、數(shù)字技術、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為文化資源的快速傳播提供了條件。新技術在給大學生帶來快捷便利精彩享受的同時,也制約著大學生的文化消費活動。不懂網絡、不懂電腦,就不能接觸到最前沿的媒體資訊和最新最全的文化資源,也就不能享受到網上豐富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所以,大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特別是計算機和網絡應用水平直接制約大學生的文化消費活動。
32 文化資源質量直接影響其消費質量
相對傳統(tǒng)文化消費而言,網上文化資源多而集中,新媒體時代,豐富的文化資源為大學生開展文化消費提供了大量選擇的機會,拓展了大學生文化消費的視野和空間,為大學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由于受商家利益的驅使,網絡監(jiān)管的缺失,網上文化資源層次不齊,且質量普遍不高,影響了大學生文化消費的質量,給大學生文化消費帶來了嚴重負面影響。
33 新媒體環(huán)境影響其消費活動的理性開展
消費社會的到來,消費被不斷的創(chuàng)制,在廣告的大肆渲染下,在各種新奇、獨特文化產品或服務的誘惑下,在網絡無節(jié)制的復制傳播下,不少大學生迷失了方向,消費了大量原本不需要的東西。新媒體時代,由于網絡發(fā)展過快,網上各種監(jiān)管措施缺失,特別是網絡監(jiān)管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完善,導致當前網絡文化環(huán)境惡化,不少商家、媒體片面迎合大眾,生產傳播了大量媚俗低俗的文化產品,給心理不夠成熟的當代大學生造成了負面影響。
4 新媒體時代引導大學生健康理性文化消費思考
41 提高新媒體運用水平,拓展文化消費視野
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等高新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給人們帶來便捷享受的同時,也制約著人們的文化消費活動。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應緊跟時代潮流,順應時代發(fā)展,掌握最新的信息技術手段,特別是要提高媒體運用水平,掌握通過媒體搜索各種文化資源、服務信息的技巧,拓展文化消費的視野。要抓住課堂學習的機會,學習電腦、網絡基本操作,同時要利用網絡、加強網絡學習,通過網絡來學習各種網絡知識、技巧,同時要積極開展網絡基本知識競賽、電腦基礎知識競賽、多媒體知識競賽等競賽活動,提高大學生信息技術水平和媒體運用水平。
42 占領新媒體文化陣地,引導大學生合理消費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為指導,推崇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價值觀、審美觀以及文化消費觀,牢牢把握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對新媒體文化消費領域的主導權。要加強宣傳教育,通過校園網、網絡論壇、博客、微博、空間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上唱響馬克思主義文化消費主旋律。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為主題,開展網上理想信念教育;以宣傳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奮勇爭先的時代精神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團結、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為重要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網上精神文化建設活動;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道德追求和行為準則,開展網上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實踐活動。要加強對大學生新媒體文化消費活動的引導。為大學生搭建優(yōu)秀文化消費平臺、提供網上優(yōu)質文化消費服務。要廣泛利用網絡等新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創(chuàng)新、文化實踐活動,引導大學生理性對待網絡,合理利用網絡,科學合理消費。同時要加強大學生網絡、手機文化消費監(jiān)管,對于文化消費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研究解決。
43 凈化新媒體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良好的文化消費環(huán)境
網絡、手機等新媒體的出現(xiàn)深刻改變了人們的傳統(tǒng)生活和消費方式,越來越多的以新媒體為載體的文化生產、消費活動興起,對新媒體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文化消費品的質量越來越依賴新媒體環(huán)境。因此,凈化新媒體環(huán)境,為人們提供高質量的文化消費品,對于提高人們消費水平有重要意義。由于當代大學生的文化消費活動存在較大隨意性和不確定性,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更需要加強對網絡環(huán)境進行進化。有關部門要加強網絡立法和網絡執(zhí)法,加強網絡監(jiān)管,對網絡資源上傳、下載等進行監(jiān)管,消除網絡黃、賭、暴力等低俗文化,凈化網絡文化環(huán)境。同時高校要利用校園網進行正面宣傳教育,加強對校園網的管理,加強對網上論壇、ftp、博客等的監(jiān)管,為大學生文化消費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
44 批判地對待新媒體,引導大學生理性消費
新媒體的到來,給人們的生活生活、消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一方面大學生的活動受新媒體的嚴重制約,逛街、旅游、參觀學習等傳統(tǒng)的現(xiàn)實文化消費活動正被虛擬網絡消費所替代,大學生的生活離現(xiàn)實世界越來越遠,離開電腦、網絡、手機等新媒體便變得不知所措;同時,海量的文化資源信息和高科技的技術手段,使得大學生在新媒體面前無所適從。因此,高校要加強指導,引導大學生理性對待網絡消費,不要被網絡、手機所“綁架”和支配,要鼓勵大學生走出虛擬世界,回歸校園,回歸社會。高校要多組織大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藝術體育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多開展重溫經典、回歸文化傳統(tǒng)活動,努力培養(yǎng)大學生讀名著、看文藝演出、練書法、攝影、繪畫等興趣愛好,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多參加有意義的文體活動,積極投身校園文化消費活動。
ゲ慰嘉南祝邯
[1]張永勝貝笱生精神文化消費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9(7):239-240豹
[2]施濤蔽幕消費的特點和規(guī)律探析[J].廣西社會科學,1993(3):95-101豹
[基金項目]2011年度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1YBA144),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建設學科“思想政治教育”項目(湘教發(fā)2011[76]號)資助。
[作者簡介]金廣(1980—),男,湖南寧鄉(xiāng)人,湖南科技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鄧麗麗(1984—),女,湖南東安人,湖南科技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