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
摘 要 隨著世界政治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英語的重要性不再是僅僅只作為聯合國官方語言而得到關注,而是更加會受到世界各國普遍的熱衷和追捧。目前我國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較多,在與新課改的初中教學要求適應的提前下,探究建立新型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的策略勢在必行。
關鍵詞 初中英語教學 存在問題 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7661(2012)04-0028-02
如果說小學教育只是蜻蜓點水,那么初中教育就是學生受教育的啟蒙階段,而初中英語教學就應該著眼于學生的整體素質發(fā)展,尤其是要為學生的終身英語素質的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因而,在新型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中就要更突出的體現這一點。
大家都知道的一個不容置喙的事實——那就是英語很重要。在我國,很多地區(qū)的教學設置是在初中才開始凸顯學習英語的正式性,初中屬于義務教育階段,其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確保每一名學生學英語、用英語、說英語,為學生以后的深造和就業(yè)提供更加有力的競爭條件。
在新課改的適應期下,我國原有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能和新時期新課標的要求匹配。當前環(huán)境下,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的現狀如何?存在什么問題?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新課改的要求和傳統教育的觀念是肯定存在沖突的,但這個沖突是什么呢?這些問題都很是值得分析和探討的。
一、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和問題
(一)厚此薄彼——重視筆試,忽視聽力
聽說讀寫是語言本身的4種表達能力,彼此之間是互相緊密聯系著的,必須全面培養(yǎng)。英語作為我國的第二語言,要想學好是由一定難度的,故在學習過程中更是不能使聽說讀寫有落單。正如我國南方海南、貴州等地區(qū),在她們的升學考試中是英語只有筆試沒有聽力,這樣導致的一個后果就是——在國家規(guī)定的大學英語四六級的考試中,他們比起那些聽力作要求的地區(qū)的學生是處于劣勢的。
(二)環(huán)境缺乏——課內外聯系不緊密
初中英語課堂僅僅以教師在課堂上的45分鐘的授課是不夠的,然而學生在課外也沒有進行“充電”,并且學校也沒有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濃厚學英語氛圍的課外環(huán)境。從有限的課內教學走向無限的課外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外學習英語的校園環(huán)境,是目前急待解決的一個問題之一。
(三)“填鴨式”講授——教學方式單一
現在的初中英語教學仍以課堂上教師口頭講授為主,再輔以黑板、粉筆和錄音機,教學方式單一乏味?,F在科技發(fā)展很快,但在很多地區(qū)多媒體教學還沒有被普遍。這樣的教學有體現出教師主導的作用,但是忽略了學生主體的地位。在這樣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下,也由不得學生對學習英語提不起興趣,教師費盡心機哄著學生學好英語卻始終不見效果。
(四)學生參與性不高,師生互動不夠
課內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在教室手里的學習的主動性要被交換給學生,學生應該成為課堂的主角兒。如果從一開始英語的墻腳沒有奠穩(wěn),那么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在英語課堂上,學生打瞌睡、講小話、玩手機等不良現象是顯而易見的了。因而,英語課堂不會有師生互動的“晴天”。
二、初中英語教學新型模式的策略探究
如果把英語這門課程看成一顆樹苗,要想其成長為參天大樹,那么英語教學就是它的干,教師和學生是它的枝,教材和教法是它的葉,在施肥和澆灌的時候要面面俱到,不可缺漏其中任何一個。所以,在探究初中英語教學新型模式的策略時,要注意把握它們彼此之間的深層聯系。
(一)教學人性化
教師主導可以體現在這幾方面:(1)課堂上英語教師的口語要標準、流利,語言幽默生動,語調抑揚頓挫;(2)多多使用肢體語言,它有著簡單易懂的優(yōu)勢,并且它還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3)成功的教師是兼智慧與人格魅力并重的,這要求教師在對待不同的學生時要秉著真愛之心和公平態(tài)度;(4)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外無限的時間和空間組織更多的英語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學習英語的更大興趣。
一名教師說過:“一個教師無論在外面經受了多大的痛苦,在課堂上該笑就得笑;無論有著多大的喜悅,在課堂上也不能忘乎所以。”這個句話充分詮釋了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偠灾?,教師應該給予學生積極樂觀的一面,引領學生真正進入學習英語的樂趣境界中去。
(二)學生主動化
學生的主動性是教學的出發(fā)點。教師的首要職責不是急于讓學生會讀、會寫26英文字母以及由它們組成的英文單詞,而是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學習英語的主動性,讓他們在課堂上的主人公地位得到體現。大部分對于學英語是有畏怯心理的,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多夸獎學生,多給予鼓勵,增強學生的信心;有可能的話多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例如多媒體教學,這很能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眼球;教師不要灌輸學生只重視期中、期末考試成績的這樣一個觀念,更多的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尤其是在課堂上的表現等等。這一系列的教學方法都能使學生化被動為主動,提高課堂上學生的參與性,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這對于新課改的施行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三)因材施教
由于不同的區(qū)域學制,教育模式是有差別的。同樣的教材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地區(qū),并且有的教材脫離了實際,這就要求教師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能以偏概全、統一而論。在同一班級中,不同學生的英語水準也不是在同一條地平線上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因人而異、因人施法,關鍵的是教會不同的學生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英語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教無定法”,遵循大的教育大綱,同時還要根據實際情況摸索新的規(guī)律,即從實際出發(fā),穩(wěn)中求變。
(四)引母語,學英語
奧蘇泊爾在論述“回避本族語言”進行第二語言教學時說:“在學習第二種語言時,竭力設法避免學習者的本族語言的中介作用,這既是不現實的,也是無效的。母語的許多結構模式的技巧,這些在兩種語言中幾乎都是相同的——都可以直接地遷移到第二種語言的學習中。正因為這樣,在學習第二種語言時要想不使用這種知識,不僅是難做到,甚至是不可能做到的?!边@段話充分說明了我們的母語和英語之間有著很多相通的地方,就比如教師在講解句子結構時就可以引進漢語的句子結構進行對比學習,這樣做還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學習英語的歸屬感。引母語,學英語,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方法,所以在這里著重提出。
新型初中英語教學模式是在國際化的浪潮中推出的,是符合現代先進教育理念的,更是適應我國國情的一套新的素質教育理念。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相輔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也只有在“學為主,教為輔”的教育模式下,初中英語教學才最終能“撥開云霧見青天?!?/p>
參考文獻:
[1]李志強.新教改形勢下職專英語教學之我見[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06,(05).
[3]張祖成.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專業(yè)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J].河南林業(yè),2003,(03).
[4]陸國珍.中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對策[J].中等職業(yè)教育,2006,(08).
[5]畢蘭蘭.淺談如何學好計算機英語[J].職業(yè)技術教育研究,2006,(12).
[6]顧萍.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改革探討[J].職教通訊,2003,(10).
(責任編輯 賀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