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琴
摘 要:文章闡述了雙掃示波器的工作方式及其延遲、晃動的成因,介紹了延遲、晃動誤差的檢測方式。
關鍵詞:雙掃示波器 延遲晃動 檢定
中圖分類號:F27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8-294-01
示波器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綜合性電信號特性電子測量儀器。它可以檢測出電信號的一系列參數,在實際使用中,會出現延遲時間刻度誤差及晃動等現象,下面將分析其出現的原因及該誤差精度的檢測方法。
以目前國內使用比較普遍的COS6100 100M通用便攜式示波器為例。這種示波器具有兩套掃描系統(tǒng)工作方式,五通道(CH1——CH5),12蹤跡顯示能力。其線路包括A、B兩個獨立的觸發(fā)同步電路,A、B掃描發(fā)生器,及延遲電路和閉鎖多諧振蕩器,一般具有五種工作方式:A掃描、B掃描、A加亮B、B延遲A、A單次,線路的工作方式由轉換開關選擇,當開關置于A掃描或B掃描時,電路的工作情況和一般單路掃描的工作過程一樣。而當開關轉至A加亮B時,則觸發(fā)脈沖進入B觸發(fā)同步電路,B路掃描發(fā)生器產生鋸齒波,經放大后,供水平偏轉板;同時B路鋸齒波電壓經延遲電路比較后,產生延遲脈沖,觸發(fā)閉鎖多諧振蕩器,使A路掃描發(fā)生器工作。此時A、B兩路增輝電路所產生的增輝脈沖相疊加后,加到示波管的柵極,從而實現了加亮。當開關轉至B延遲A時,線路的工作狀態(tài)與A加亮時相同。這就會出現延遲時間刻度誤差及晃動。
知道了產生的成因,如何得到具體的延遲時間刻度誤差值及延遲時間晃動比呢?首先將示波器置于A延遲B狀態(tài),調節(jié)時標信號周期;使其與A掃描因素的標稱值相對應;并將B掃描時間因素旋鈕置于比A小的位置;同時將“延遲時間倍乘”度盤置于“零”附近,讀出其讀數為D0,調節(jié)位移旋鈕,將延遲過的圖像的第一個波峰置于X坐標中間,如圖1,再轉動“延遲時間倍乘”移動圖像,使第二個波峰移至X坐標的同一個位置,讀出此時度盤刻度D1,按此方法讀出D2、D3……D10,則:
延遲時間刻度誤差=■×100%
同樣把示波器置于“A延遲B”狀態(tài);“延遲倍乘”置于“10”附近;“B掃描時間因數”置于最小檔級,并處于自激狀態(tài);“A掃描時間因數”置于較大檔級。調節(jié)A掃描的“穩(wěn)定”與“觸發(fā)電平”旋鈕,測出晃動寬度⊿T,如圖2。則:
延遲時間晃動比=■
通過上述步驟的操作、數據采集及計算,即可得到該示波器的延遲時間刻度誤差及延遲時間晃動比,從而完成該項目的檢測。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量鑒定規(guī)程匯編,無線電(一),《信號源、波形、頻譜類》,1989
(作者單位:國營大眾機械廠質量處 山西太原 030024)
(責編:陳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