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吳傳東羅海東楊慶雄喻愛軍
·短著述·
海南省恐縮癥8例臨床調查和干預報告
李佳*吳傳東*羅海東*楊慶雄*喻愛軍*
恐縮癥 文化 焦慮
2011年5月1日至2011年6月13日期間,海南省出現(xiàn)了8恐縮癥案例。為了提高廣大醫(yī)務人員對該病的認識,現(xiàn)將此次發(fā)病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干預措施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1年5月1日至2011年6月13日期間,海南省三亞市鳳凰鎮(zhèn)三個相鄰的村莊連續(xù)出現(xiàn)了8恐縮癥案例。8例患者均為儋州籍漢族人,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 3版關于恐縮癥診斷標準([F43.8]),男6例、女 2例,年齡15~29歲,平均(22.25±5.42)歲,未婚4例、已婚4例,小學文化3例、初中文化5例,均在村附近從事小買賣工作、無外出打工經歷,村中迷信色彩較濃,有逢年過節(jié)或遇大事求神問佛的習俗。
1.2 發(fā)病誘因此次恐縮癥發(fā)生之前并無明顯的社會事件或者謠傳。第1例患者為15歲的男性,年齡最小,典型癥狀出現(xiàn)之前躺在床上手淫,突然覺得陰莖變軟,立即聯(lián)想到20余年前在祖輩中流行的恐縮癥,隨即覺得恐慌、出現(xiàn)典型癥狀。此后消息迅速在村中及相鄰兩個村莊傳開,以致人人自危。村中人對此甚為忌諱,對外人不愿談及此事,直到1例患者因為發(fā)作過后覺頭暈被送到村衛(wèi)生室處就診才被媒體獲悉,但媒體并未進行大規(guī)模報道,只是于6月13日以簡訊的形式在當?shù)鼐W絡媒體進行報道。
1.3 臨床表現(xiàn)癥狀均于深夜至凌晨出現(xiàn),其中4例患者當夜曾參與興奮性活動(唱K、燒烤),所有患者均較晚就寢,躺在床上難以入睡?;颊甙Y狀較典型,表現(xiàn)為感頭暈、發(fā)熱等不適后覺得陰莖/乳房/陰部/上腹部/肚皮等部位縮小或內陷,繼而出現(xiàn)恐懼、焦慮、驚慌失措等情緒癥狀,伴心悸、臉色蒼白、出汗、發(fā)麻、發(fā)冷、腹痛、疲乏無力等不適,拉住陰莖或乳房,大聲呼救,引來家屬幫忙一起拉住生殖器;1例病人出現(xiàn)意識障礙,錯認家人。持續(xù)時間20 min~2 h。在心理干預之前,2例患者又有兩次發(fā)作,分別在次日、3天后。所有患者均認為癥狀由于“鬼”欲取走生殖器所致。SCL-90癥狀自評量表顯示7例患者的焦慮因子有意義,范圍2.21~3.07分,均分(2.59±0.27)分;其余因子無明顯意義。
1.4 應對措施在專業(yè)心理干預之前有以下應對措施:
1.4.1 民眾樸素的應對 癥狀發(fā)生時家人采取的方式基本相似:用手或繩索牽拉生殖器;用辣椒、生姜、蒜汁、風油精等擦身或生殖器;敲擊鑼鼓、碗盆等“驅鬼”。村里則家家戶戶在門口懸掛紅布和野菠蘿藤辟邪。
1.4.2 基層組織、媒體的應對 村干部在此事發(fā)生之后一直很關注此事的進展,在調查組到現(xiàn)場后積極配合調查、宣傳和隨訪工作。媒體則在調查和第一次隨訪后繼續(xù)小范圍報道,通過本地報紙宣傳正確的防治知識。
1.5 干預方法
1.5.1 針對患者及家屬 對每位患者進行了1次一對一的心理治療,時間40~60 min,治療前半部分主要為傾聽和共情,后半部分主要進行與恐縮癥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糾正不良認知。隨后對每位患者的家屬進行了20 min左右的支持性心理治療及與恐縮癥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
1.5.2 當?shù)蒯t(yī)護人員 當晚在鳳凰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對當?shù)蒯t(yī)護人員進行集體培訓,內容包括縮陽癥的處理方法。
1.5.3 當?shù)卮迕?在村干部的協(xié)助下通過宣傳海報、義診等方法普及科普知識及心理健康知識。
1.6 隨訪情況1周后再次到村中進行隨訪,再無新發(fā)病例,海南島內其他地方也無新發(fā)病例,原有病例未再出現(xiàn)癥狀發(fā)作。除一名患者因擔心癥狀再發(fā)而不敢出門外,其余患者均基本恢復正常生活、工作。2例初中文化患者認為癥狀與心理緊張有關,但其余患者仍堅持認為有鬼怪作怪。村中氣氛依然緊張,門口仍懸掛辟邪物品。半年后通過電話向村干部進行隨訪,無新發(fā)患者,村中緊張氣氛逐漸減退。
恐縮癥(Koro)又稱縮陽癥或縮陰癥,是一種以害怕生殖器、乳房或身體某一部分縮入體內導致死亡的恐懼、焦慮發(fā)作為特征的一種與文化相關的綜合征。散發(fā)性恐縮癥偶在國內各地發(fā)生,但流行性恐縮癥則僅發(fā)生在廣東、海南一些地方。國外在南西里伯斯島、蘇丹、法國、新加坡、泰國、以色列、印度、美國也發(fā)現(xiàn)此癥[1]。文化信念是本癥流行的背景,例如在廣東、海南和港澳地區(qū)盛傳“鬼沒有生殖器,如要投胎則要找一個替身,從那里取回一條陰莖”等民間信念。在這些民間信念的基礎之上,如遭遇社會變動、種族沖突、傳染病流行等導火事件,社會氣氛緊張,極易造成恐縮癥的流行。
葉廷蔚等[2]認為海南島地處我國邊陲,文化較為落后,人群中迷信觀念盛行,為恐縮癥的發(fā)生準備了良好的社會文化心理基礎。莫淦明等通過對國內外文獻進行回顧發(fā)現(xiàn)海南島一百多年前就有恐縮癥流行的歷史記錄,1948年、1953年、1962年、1966~1967年、1974均有恐縮癥流行。有詳細資料記錄的流行是1984~1985年期間在海南島和雷州半島的一次波及十六個縣市,患者三、四千人的大流行,其中發(fā)生較早的市縣如儋州市流行較為嚴重,持續(xù)時間達三個月之久[3]。此后20年間在海南島未再發(fā)生過流行性恐縮癥,國內外也僅見一些散在的零星報道[4-5]。
此次三亞市鳳凰鎮(zhèn)的三個海邊相鄰的村莊在短時間內連續(xù)出現(xiàn)了8例恐縮癥患者。雖然未出現(xiàn)大規(guī)模流行的情況,也遠未造成大范圍的不良影響,但仍能從中得出一些經驗:其一,文化信念、自我暗示、低文化水平、對軀體不適的錯誤解釋等因素對本次恐縮癥的發(fā)生、發(fā)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其二,與既往國內外的報道基本一致,此次恐縮癥亦發(fā)生于文化水平低的青壯年,考慮與性知識缺乏或不正確有關;其臨床表現(xiàn)以焦慮癥狀為主,本次8例發(fā)作的恐縮癥患者,癥狀均較類似,有明顯的精神性焦慮癥狀和軀體性焦慮癥狀,癥狀自評量表評分也顯示焦慮因子有意義,提示發(fā)作時表現(xiàn)為焦慮癥狀。其三,當?shù)厝罕姷膽獙Σ呗?、媒體報道的方向及專業(yè)人員的及時干預對此次縮陽癥的及時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984-1985年期間恐縮癥在海南島和雷州半島大流行期間,流行當?shù)厝宀扇≠N符、戒嚴、鳴槍驅鬼等措施[2],上述行為實際上更加營造了緊張的氣氛,對恐縮癥的流行起到進一步推動作用。而此次雖然當?shù)卮迕褚苍诩议T口懸掛辟邪物品,但均屬于以家庭為單位的行為,并無全村人的集體行動,這可能與隨著整體社會文明的進步、村民們的迷信行為逐漸減弱有關。此次恐縮癥發(fā)生后,媒體及時對恐縮癥的相關知識進行了科學的宣傳,但范圍僅限于當?shù)孛襟w,而且也只是采用平面媒體的途徑。這種報道方式不僅對患者及受影響的人群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而且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恐縮癥消息不必要的擴散,今后可以值得借鑒。
針對恐縮癥的防治,黎立勛等[6]認為應該通過幾個層次來進行:一、社會輔導;二、建立防治單位;三、針對流行當時采取急救措施。我院作為海南省精神衛(wèi)生防治中心,在得知此事發(fā)生的第一時間迅速組織人員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治療,對當?shù)鼗鶎尤藛T培訓處理方法并聯(lián)合媒體進行正確的報道,從一定程度上及時制止了此事散發(fā)個案的繼續(xù)蔓延,將其社會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1] 沈漁邨.與文化密切相關的精神障礙,精神病學[M].5版.北京: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630-631.
[2] 葉廷蔚,朱國欽,王運策.海南島流行性縮陽癥流行病學調查報告[J].海南醫(yī)學,1991,2(2):46-49.
[3] 莫淦明,歐勵華,葉廷蔚,等.社會精神病學與流行性縮陽癥(一)國內外文獻回顧[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0,4(4):145-147.
[4] 孟新珍.四肢內縮伴縮陽癥一例.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J],1998,24(5):305.
[5]Atalay H.Two cases of koro syndrome or anxiety disorder associated with genital retraction fear.Turk Psikiyatri Derg[J].2007,18(3):282-285.
[6] 黎立勛,古治,莫淦明,等.社會精神病學與流行性縮陽癥(三)民俗信仰、社會輔導與防治[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0,4(4):151-153.【中圖分類號】R749.7 (收稿日期:2012-06-03)
A (責任編輯:文飛)
10.3969/j.issn.1002-0152.2012.09.011
* 海南省安寧醫(yī)院(???5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