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美國的次貸危機引起了新世紀全球的第一次經濟危機;今天,美國的國債危機再一次給世界的經濟帶來了揮之不去的陰霾。
一、美國債務危機的起因
1、什么是美國國債危機
經濟衰退和多年的赤字財政政策使得美國的公共債務總額不斷累積。事實上,美國債務上限早已于5月16日到頂。目前美國政府的債務上限仍為14.294萬億美元。按照相關規(guī)定,美國國會必須在8月2日之前就提高國債上限達成一致,否則美國政府將缺乏足夠現金,美國國債將面臨違約風險。經濟學家指出,一旦最具信用的美國國債出現違約,那么國際金融市場將大亂,美國乃至全球經濟都將遭受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為嚴重的沖擊。
2、美債危機爆發(fā)原因
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fā)使美國政府赤字大幅度上升,舉債度日成為家常便飯,國債紀錄屢創(chuàng)新高。截至2010年9月30日,美國聯邦政府債務余額為13.58萬億美元,GDP占比約為94%,同年年底一舉突破14萬億美元。2011年2月22日,在可供發(fā)債余額僅剩2180億美元的時候,美國國會未就提高上限達成一致。終于,在2011年5月,美國國債觸頂,開創(chuàng)了14.29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3、債務違約和政府關門有何區(qū)別
美國歷史上多次發(fā)生政府關門事件,最近一次是1995年底,由于美國兩黨在預算問題上未達成一致,美國政府被迫先后兩次關門共計26天。但這種由于預算分歧導致的政府關門與債務違約有很大區(qū)別。政府關門僅僅是指非核心政府部門停止運轉,安全、社保等核心政府部門依然運轉,并且財政部也將如期支付債務利息,不存在債務違約風險。
4、國會兩黨為何談不攏
在削減債務、避免美國發(fā)生債務違約這點上,民主黨和共和黨并無分歧。兩黨分歧主要在于:方案是否覆蓋大選年,以及誰來為削減債務買單。民主黨希望提高債務上限方案覆蓋到明年11月美國大選之后,這樣在大選前就不需要再就減赤問題討價還價。而共和黨僅同意達成為期六個月的短期提高債務上限方案,這樣在明年大選前可以再次利用債務問題打擊民主黨選情。在減赤成本問題上,由于民主黨將中低收入階層視為其傳統(tǒng)票倉,因此拒絕削減用于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醫(yī)療和社保開支,并主張對富人加稅。但共和黨更傾向于代表中高收入階層和工商業(yè)利益,因此堅決反對加稅,并主張僅依靠削減政府開支的\"截流\"而非增稅的\"開源\"方式來減少赤字。
5、最后時刻峰回路轉
美國東部時間8月2日午間,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發(fā)表聲明,并簽署了剛剛美國參議院通過的,提高債務上限和降低財政赤字預算法案。此時,離違約期限的最后一刻只有幾個小時。
當地時間午時后,美國參議院以74票贊成,26票反對通過了該法案。當地時間8月1日,美國眾議院以269贊成161反對的票數為該法案鋪平了道路。
美國債務上限的上調是對數月以來為避免美國債務違約所進行的一系列談判和爭論的一個總結。但是,盡管這場政治之爭可能會短暫停歇,關于如何再次削減1.5萬億美元赤字將再次開啟兩黨的口水之戰(zhàn)。
奧巴馬表示,兩黨達成削減政府赤字的協議,規(guī)避了債務違約對美國經濟造成災難性沖擊,不過,這只是讓經濟長期健康的第一步。他督促國會制定出平衡的赤字削減方案,避免經濟疲弱情況下減赤過急,同時督促國會通過系列政策,增加就業(yè)機會,刺激經濟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發(fā)表了一份聲明。聲明對美政府調高借債上限和削減預算赤字的協議表示歡迎,稱這項協議可降低市場上一種主要的不確定性,并可為美國政府的財政可信度提供支持,這對美國和全球經濟都是一件好事。
二、美債風波的影響
1、全球股市驚魂
盡管美國在最后時刻簽署了提高債務上限和降低財政赤字預算法案,但歐美債務危機的陰影仍然揮之不去,引起了觸動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恐慌,并上演了一幕全球股市上的“黑色星期四”。
8月4日晚,美國股市道指重挫512點,跌幅為4.31%,超過美國次貸危機時的下跌幅度,納指跌5.08%。歐股創(chuàng)13個月新低。8月5日,美國道瓊斯開盤出現高開低走。
亞太主要股市幾乎無一幸免,應聲大跌。香港恒指跌4.75%、臺股大跌5.58%、日經指數跌3.72%。大宗商品市場重挫,滬鋁、塑料、滬鋅期貨開盤后不久即告跌停。農產品期貨普遍大幅跳空低開,油脂豆類大幅下挫。
與此同時,期銀大跌5.6%,國際原油價格下跌5.8%,以86.63美元/桶收盤,這是自金融危機以來原油首次跌破90美元。
是全球市場情緒的偶發(fā)性宣泄,還是經濟“二次探底”已悄然而至?或是兩方面情況兼而有之?還是市場傳言的一些機構在刻意做空美股,從而逼宮美聯儲推QE3?還是市場最擔心的新一輪經濟危機來了?
無論如何,一只黑天鵝,突然翱翔于全球。
“美國財政政策的手已經被綁住了。”中國人壽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劉云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下一步只能靠貨幣政策,繼續(xù)印鈔票是大概率事件。
2、新一輪危機?
美債危機顯然還不會那么快就消失。
一直研究發(fā)達國家債務問題的專家指出,老齡化和巨大的債務赤字已經讓這些國家借新債還舊債的模式難以持續(xù);只不過,大家現在都不想捅破這層窗戶紙,雖然說長痛不如短痛,但短痛實在太致命了,只能靠長期來消化這些影響。
美國、歐洲和日本債務危機的影響遠遠超過次貸危機,金融機構持有的次貸畢竟還很少,而這些發(fā)達國家的主權債務被全球金融機構重磅持有,一旦泡沫破滅,違約不可避免,將帶來史無前例的全球性金融災難。
專家認為,美國的債務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它的制度設計是通過金融的方式把明天的錢借到今天來消費,這也因為美國有企業(yè)退休基金和個人自愿參加的“401K”計劃等良好的養(yǎng)老保障體系,每個員工退休之后都可以成為百萬富翁;所以,美國人敢消費,但這種寅吃卯糧的消費方式給美國政府和老百姓帶來了巨大的債務負擔,這和中國量入為出的消費文化不一樣;而歐洲債務危機的根源是老齡化和福利社會兩大問題,歐洲政府的債務支出主要用在了民生福利和退休保障上,福利社會也沒有問題,但歐洲人口增長停滯,這是經濟學上的有效需求不足,福利社會難以為繼,這就很致命。
美債危機、有毒資產、房地產不良貸款三方面因素都有可能導致新一輪危機爆發(fā)。美國可能已經有20年不生產紡織品等輕工產品和一些消費品了,有超過45%的實物產品需要進口?,F今的經濟生態(tài)已難以改變,所以,美國必須依靠以出售金融商品交換實物商品的方式,才能維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如果美國金融機構不能生產金融商品,那就只有以美國政府信譽擔保的國債來交換實物商品。
誰來買美債呢?QE2之后,實際上是美聯儲在購買美債,市場上大約七成的美債是由美聯儲買單。但美聯儲發(fā)行美元多了,美元泡沫化問題將日益嚴重。QE或將不斷繼續(xù),這將導致死亡。這一點,美國人很清楚。要想辦法保持美元不倒,就得將全球的貨幣資本驅趕到美國。
而美國發(fā)生第二次金融危機將嚴重影響中國經濟。比如,中國出口,5月份下降19%,6月份已經降到16%,其中對美對歐出口都低于10%。這樣一個變化趨勢,已經很說明問題。歐美消費率上不去,其新的危機正在醞釀之中,必然對中國出口形成很大壓縮。
“中國退休金計劃可以幫助經濟實現轉型,實現金融強國之夢?!眲⒃讫埍硎荆袊枰獙嵭小?01K”計劃等一系列的退休保障計劃,并給予稅收支持,通過長線資金進入資本市場甚至在全球尋找有價值的標的,提高居民家庭收入,這才能刺激消費,幫助中國經濟轉型到消費驅動上來,資本市場也因為長期資金的入市變得強大。
三、美國信用評級調降
1、標準普爾調降美國信用評級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8月5日宣布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評級展望負面。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失去AAA信用評級。
標普指出,調降評級主要由于美國政府與國會達成的債務上限協議,缺少標普所預期的舉措以維持中期債務穩(wěn)定。同時,標普維持美國短期主權信用評級“A-1+”不變,評級展望負面。
標準普爾表示,降級反映出,其認為美國國會與政府最近達成一致的財政整頓方案存在不足,可這欠缺的卻是穩(wěn)定政府的中期債務狀況必要的?!皬母鼜V的層面看,降級反映出,我們認為,與2011年4月18日我們將評級列入負面觀察時預想的相比,在面臨財政和經濟方面的挑戰(zhàn)時,美國決策和政治機構的效力、穩(wěn)定性和判斷力都減弱了一個等級以上?!?/p>
在外界都對三大評級機構保持美國主權信用AAA級表示質疑時,標普最先將這一最高評級改寫。
但標普并不是第一個對美國主權信用降級的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在8月3日宣布,將7月14日列入負面觀察名單的美國本、外幣國家信用等級從A+下調至A,展望為負面。大公國際至今已經針對美國主權信用發(fā)布四次聲明,最早一次是2010年7月發(fā)出的,評級為AA+。
大公國際董事長關建中表示,十年內赤字減少一萬億,相比每年近一萬億的債務消耗,完全不匹配。大公國際經過測算,若在五年內,美國無法減少4萬億的財政赤字,債務上限會被繼續(xù)突破。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7月份為止,國債最大持有人是社?;穑謧痤~為2.67萬億,達19%,中國排名第三,持債1.16萬億,達8%。
之前外媒報道稱,標準普爾下屬評級機構向奧巴馬政府發(fā)出通知,稱計劃下調美國政府AAA信用評級。美國財政部官員發(fā)現標準普爾在今后的赤字項目中誤算了近2萬億美元,于是立即通知標準普爾。標準普爾管理層事后同意美國政府提出的質疑,承認犯了錯誤。但這并未改變標準普爾最后下調評級的決定。
2、評級下調引發(fā)連鎖反應
標普下調美國信用評級,或將引發(fā)嚴重的連鎖反應。
首先,直接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對本就十分脆弱的金融市場無疑是雪上加霜,增添了更嚴重的不確定因素。過去一段時間,全球股市剛剛經歷了一輪恐慌性拋售,美國股市遭遇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慘痛的一周,三大股指重挫。美國信用評級下調,未來資金抽離美債的趨勢可能會更加明顯,市場動蕩將加劇。
其次,美國評級下調還可能導致全球風險溢價水平進一步上升。評級下調不僅將使美國蒙受損失,將為各類融資付出更高成本,也將使全球市場對歐債危機的疑慮更深,使信用欠佳的歐元區(qū)經濟體更易受到沖擊。種種溢出效應,今后還將繼續(xù)放大并傳遞全球,加深市場對美歐信用的信心危機。
第三,美國評級下調將對全球經濟復蘇帶來負面影響。信用評級下調使人們對美國經濟增長預期更加不樂觀,美國發(fā)債的成本增加,其通過大規(guī)模發(fā)債及濫印美元發(fā)展經濟的路徑將受阻,有可能陷入一種越難借債,越拖累經濟,越缺乏信用的惡性循環(huán)。美國人借錢成本提高,購買力下降,美國作為“最終消費者”的角色將漸行漸止,美國需求減少意味著依賴美國訂單的國家經濟增長將放緩。
最后,美國評級下調將使全球美元債權國家蒙受損失。美國國債曾被投資者視為金融風暴中的最后一處安全港,然而現在它的信用度已經低于英國、德國、法國和加拿大等國。一旦美債失去其往日的國際地位,美元將大幅貶值,中國、日本、俄羅斯等持有大量美債的國家將損失慘重。
3、美債問題后遺癥貽害無窮 QE3漸行漸近
“美債上限鬧劇”在違約大限最后一刻告一段落。不過,提高債務上限只解近憂,美債問題的后遺癥貽害無窮。近日歐美股市暴跌就是對未來種種不確定性的提前反應。
近期美聯儲多次放出風來表示進一步推出刺激舉措。很難想像除了QE3或隱形QE3,美聯儲還能有什么創(chuàng)新政策。
債務上限得以提高的最大意義,就是讓美國政府可以繼續(xù)舉債為生。但問題是,債是要還的?,F金流還不及蘋果公司的美國政府,償債能力到底還有幾何?
加上剛剛增加的4000億美元債務,美國債務已近15萬億美元,美國債務增長規(guī)模遠遠高于經濟增速。近十年來,美國政府每年的借款包括債務再融資規(guī)模平均超過4萬億美元,幾乎年年以新債還舊債。高昂的國債利率讓美國政府難以承受。今年前7個月美國政府開支中,增長最快的一個種類就是公眾持有的債務利息,前7個月達1393億美元,增長13%。而按此速度舉債,到2025年,美國國債的利息將超過1萬億美元。而從美國的經濟前景和財政結構看,減赤和增收都非常困難。
另一個問題是,美國繼續(xù)舉債誰來買單?2007年以前,美國國債的最大購買者是中國、日本以及資源國這些經常項目順差的國家。但金融危機之后,美國發(fā)債規(guī)模急劇擴大,同時,中國、日本等國經常項目盈余收窄,繼續(xù)為美國政府提供融資的能力下降,加上美債違約的可能性增大、評級有可能下調,這些國家購買美債的積極性也在下降。
無論個人、公司還是政府,如此大規(guī)模債務,早已到了破產的邊緣,但美國是個例外。這是因為美國掌握著全球通貨的“鑄幣稅”。一旦出現債務問題,美聯儲就可以開動印鈔機,出面購買公共債務,為美國政府融資。與此同時,打壓歐元維持美元的避險功用,把風險通過貨幣市場、金融市場 、商品市場轉嫁給其他國家?!皞鶆肇泿呕睂γ绹某杀竞苄 G皟奢喠炕瘜捤桑≦E)的實施效果,讓美國深感“債務貨幣化”是消化債務的最便捷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QE3繼續(xù)推出,很有可能重蹈前兩輪的覆轍——過剩美元導致流動性泛濫,而大宗商品價格將持續(xù)上漲,新興經濟體繼續(xù)通脹,全球范圍“貨幣戰(zhàn)”卷土重來……
四、美國債務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及中國的應對之策
1、中國很受傷
美國信用評級下調無疑是一個壞消息。美國國債長期以來被視為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資產品,信用評級下調,則可能推高利率,并打壓美國國債走低。由于中國是美國國債第一大持有者,如果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下降,或者出現美國國債償還違約,中國將是最大的受害者。截至今年4月,中國持有至少1.152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
美國《紐約時報》日前發(fā)表的文章認為,在標普作出不利于美國國債的評級后,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預計遭受的投資損失可能高達20%至30%,如果將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1.152萬億美元,以最低下跌20%計算,將會損失約2304億美元,相當于中國人均虧損177美元(約合人民幣1150元)。
這印證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的一個觀點,不管發(fā)生哪種情況(美元貶值或美債評級下降),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將遭受的投資損失最終恐達20%至30%。中國已經使它自己陷入了一個美元陷阱,而且既無法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也無法改變先前使它陷入其中的那些政策。
出人意料的是,面臨如此嚴峻的形勢,承擔購買美國國債的機構之一的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卻顯得格外冷靜。中投公司一位發(fā)言人日前表示,中投公司不予置評,以免造成市場不必要的波動。當然,中投公司保持這種克制的姿態(tài),也反映出中國作為美國最大債權國的尷尬身份。
國內一些經濟學家或政府官員也不相信美國會發(fā)生債務違約的問題。甚至有人還認為,購買美國國債仍是中國打理3萬多億美元外匯儲備十分安全的投資方向。近期美國國會與白宮上演的完全是一出“政治鬧劇”。雖然看上去懸念很大,但發(fā)生的概率非常小,美國政府印發(fā)的國債還能不認賬嗎?
然而,他們的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著名經濟學家余永定指出,目前的美國國債實質上是一場龐氏騙局。中國可能很快會面臨一個殘酷的現實,持有的巨額外匯儲備今后可能什么也買不到。現在要想改變中國持有巨額美國政府債券的狀態(tài)而不引起嚴重的政治和金融后果可能為時已晚。但中國至少應該停止增加其持有量。
其實,美國國債已經不能算是一個投資品種的選擇了,在美國大開印鈔機、執(zhí)行0到0.25的超低利率水平下,中國目前所購買的美元資產出現巨虧是必然的。中國用實實在在的商品,凝結著廉價的勞動力、廉價的資源、廉價的環(huán)境等,購買了美國國債,支持美國政府運轉,支持美國借貸消費,支持美國金融機構用這些錢到中國賺更多的錢。可以說,中國當了美國國債貶值的冤大頭。
2、中國的應對之策
而此次美債違約危機事件的爆發(fā),給今后中國外匯儲備經營管理帶來諸多警示。
“從長期來看,分散以美債為主的外匯儲備結構是大勢所趨,中國此前已經開始調整外匯儲備結構,特別是在新增外儲中減少了對美國國債的持有?!币按遄C券分析師孫馳認為。不過他同時指出,短期要大規(guī)模拋售美債卻不大現實。
專家指出,鑒于歐洲金融市場受到歐洲五國的連累而出現動蕩,日本本國經濟的脆弱以及其過于龐大的相對國債規(guī)模,以至于國際市場缺乏相對安全的資產供給,短期來看,投資美國國債仍是全球投資者的無奈選擇。
對此,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建言稱,中國目前亟待評估自己作為美債主要投資者所面臨的風險,并加快外儲多元化的步伐。他建議,從短期看,中國可通過調整外匯儲備資產結構降低風險,就中長期看,關鍵是將外匯儲備規(guī)模維持在一個合理水平。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則認為,解決中國外儲的問題,僅靠幣種多元化還不夠,未來還要靠資產的多元化,尋求實物化投資策略?!巴鈪R儲備實物化投資不是簡單地購買并持有實物資產,而是通過改變資產組合實現儲備收益與實物資產價格的掛鉤?!倍≈窘苷f。
而在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明看來,保障外儲安全的治本之策在于經濟發(fā)展方式的根本轉變?!霸诎l(fā)現通過積累外匯儲備購買的金融資產原來如此不靠譜之后,我們或許能夠痛定思痛,加快實現結構調整以改變當前的增長方式,通過扭轉雙順差來防止外匯儲備的繼續(xù)累積?!睆埫髡f。
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也表示,中國不追求大規(guī)模的外匯儲備,也不追求國際收支的長期順差。將采取綜合措施,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從根本上減緩外匯資金流入壓力,促進國際收支趨于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