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丹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開展中小學教育科研的必要性以及中小學教育科研的現(xiàn)狀,提出了如何加強中小學教育科研的策略。
【關鍵詞】 中小學 教育科研 思考
胡錦濤總書記2010年7月在第四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他認為貫徹落實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2010~2020)是擺在全黨全社會面前的重大任務,指出“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充分信任、緊密依靠廣大教師,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現(xiàn)在中小學群眾性的教育科研活動,已經成為推動基礎教育發(fā)展,促進教育科學繁榮的重要力量。如何通過加強中小學教育來培養(yǎng)具有高素質、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一代,以適應競爭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成為教育領域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zhàn)略性課題。學校是開展教育科研的支撐平臺,教育科研是學校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是提高辦學質量,促進學??沙掷m(xù)發(fā)展的新的增長點,更是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中小學教育水平的重要內容。這對于十二五教育規(guī)劃綱要下的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中小學開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
1.1知識經濟時代需要具備科研素質的教師。在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教師隊伍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嚴峻挑戰(zhàn)。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是關鍵。當今各國都把提高教師隊伍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發(fā)展綜合國力的戰(zhàn)略措施??平膛d國,教師隊伍的建設應立馬當先。任何有經驗的教師,如果不提高教育科研素養(yǎng),要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只能是一句空話。教育素養(yǎng)提高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開展教育科研,在科研活動中把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提高運用教育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應不僅是教學的實施者和實踐者,而且還必須是實驗者和開發(fā)者,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教師是研究者,教師應對教育科研方法進行學習并不斷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
1.2開展教育科研有助于解決中小學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科學育人的水平。中小學校面對教育實際工作,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積極開展教育科研,促使廣大教師自覺地鉆研教育理論,并運用理論去了解、分析、研究各種教育現(xiàn)象和問題,探索、揭示和掌握教育規(guī)律,促進學校發(fā)展,提高教育質量。
2中小學教育科研的現(xiàn)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學教育科研得到迅速發(fā)展,在推進中小學教育改革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一是教師對教育科研的理念發(fā)生了重大轉變。廣大中小學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增強,認識到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的密切關系,認識到教育科研對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促進作用。教育科研開始成為中小學的一種內在需求,許多學校已從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進而堅定了“科研興?!?、“科研強校”的理念。二是科研課題的數(shù)量和質量有了很大提升。在課題研究方面,數(shù)量的增加是教育科研繁榮的重要標志。從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的申報來看,許多中小學教師都表現(xiàn)了很高的積極性。三是研究的深度與廣度進一步拓展。中小學教育科研已從單科教材教法的研究拓展到課程結構改革及教學體系改革研究,從研究微觀的教學過程拓展到研究宏觀教育教學結構,從研究教師的教到研究學生的學,從研究學校到研究構建家庭、社會、學校三結合的教育體系等。四是優(yōu)秀成果大量涌現(xiàn),許多中小學的教育科研取得引人矚目的成果,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五是中小學教育科研隊伍不斷壯大,涌現(xiàn)出一大批教師研究人員和校長研究人員,許多學校以學校教育科研領導小組和教科室為核心,形成一支教育科研骨干力量,帶領全校教職工開展教育科研。
縱觀教育發(fā)展歷程,雖然我國中小學教育科研的發(fā)展呈現(xiàn)了良好的態(tài)勢,發(fā)揮了決策咨詢和理性導向作用,體現(xiàn)了教育科研的時代性和前瞻性,但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教育科研的科學化水平有待提高,研究的深度有待加強;理論攻關多、應用研究少;獨立單干多,聯(lián)合攻關少;科研信息多、付諸實踐少;存在著急功近利的現(xiàn)象,希望短期內出成果、見成效;發(fā)表論文多、高質量成果少;研究方法落后,隨意性較大等,這些都有待于進一步改進。
3加強中小學教育科研的策略
目前學校和教師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面臨著許多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學校和教師在承受壓力和挑戰(zhàn)的同時,也面臨著發(fā)展機遇。教育科研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方法和途徑,如何提高教師科研能力成了教育發(fā)展的關鍵,也是教師發(fā)展的瓶頸。就如何做好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在具體工作中要特別做到“四個加強”。
3.1加強教育科研意識。中小學教育科研的主體是廣大教師。教師主要從事的是學校教學工作,從這一意義上說,中小學教育科研主要是一種教學研究。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強調,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教育科學研究,繼續(xù)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師生教學相長。教育改革已賦予廣大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責任,并要求教師結合教育教學實踐工作開展科學研究,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意識和教學研究能力。
3.2加強教學應用研究。中小學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教育工作中急需解決的有價值的重要問題,為中小學教學實踐服務。因此,要使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同教學銜接起來,達到某種具體和預定的實際目標。要針對21世紀社會發(fā)展的實際,探索更科學、更合理的教育內容和方法,提高教育質量,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性格活潑,思維理念與時俱進。
3.3加強教學實踐研究。實踐研究是從實際工作需要中尋求課題,在實踐過程中進行研究,由實際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參與,使研究成果為實際工作者所掌握和實施,從而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與教育實驗相比,實踐研究不一定需要有理論假設,不需要對測量工具進行嚴格的檢驗,很適合中小學教師掌握和操作。
3.4加強教師合作研究。首先,要加強同事之間的合作,營造出一個互相激勵、互相支持和互相幫助的科研氛圍,學會用集體的智慧來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其次,要加強與地方教研部門和地方高校之間的協(xié)作,通過他們的指導和幫助,進一步明確自己的教育科研方向,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總之,中小學教師只要勤學不厭,勤思不怠,大膽實踐,努力創(chuàng)新,就一定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質。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 (2010~2020)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1996年6月13日)
3教育部.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規(guī)定(1999年9月13日)
4白冬青.試論小學教師科研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J].教育探索,2006(12)
5杭葦.談談教育科研的方針任務[J].上海教育科研,2010增刊(4)
6趙梅.淺談中小學教師的教育科研素養(yǎng)[J].甘肅科技縱橫,2007 (1)
7趙清福.新形勢下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素質提高的策略[J].教育 探索,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