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園
(浙江海洋學院外國語學院,浙江 舟山 316000)
任務型教學法應用于課前預習的實驗研究
陳佳園
(浙江海洋學院外國語學院,浙江 舟山 316000)
課前預習作為自主學習的一種形式,能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并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本研究是運用任務型教學法(TBL)指導實驗班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實驗研究。實驗前對實驗班和控制班進行了課前預習的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反映大學生課前預習情況并不樂觀。整個實驗過程為期一個學年。在授課時間一致的前提下,控制班以常規(guī)教學進行授課;實驗班則以任務型教學法(TBL)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英語課前預習。實驗結(jié)果表明實驗班學生在任務型教學法的指導下增加了預習時間,有效提高了學習效率。
任務型教學法;課前預習;實驗研究
任務型教學法TBL(Task-based Learning)是一種以任務或活動為核心計劃來組織語言教學的方式。任務型教學法專家Nunan對交際任務定義如下:作為一項課堂活動,交際任務使學習者在使用目的語參與理解、操作、輸出或互動中,他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意義上而非形式上。[1]Jane Willis提出了明確的任務教學模式的三個階段:即前任務、任務圈和語言重點。[2]具體任務和內(nèi)容見表1。
表1 Jane Willis任務教學模式三階段
自主學習是一種自我計劃、自我監(jiān)督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對大學生來說尤為重要。Dickinson在他的專著《語言學習中的自主學習》(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認為自主學習決不僅代表獨立學習,應把它看作是一種學習態(tài)度,而不只是一種沒有老師知道的外部的學習形式[3]。Little指出自主學習基本上是一種對學習過程和學習內(nèi)容的心理反映(psychological reaction)[4]。Wenden認為“實際上,那些成功的具有專門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者已經(jīng)學會了怎樣學習,他們已經(jīng)獲取了學習策略和有關學習的知識和技能;他們也具備了有信心、靈活地、恰當?shù)?、獨立于老師地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的態(tài)度。所以他們被稱為是自主的?!盵5]
束定芳在著作《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一書中闡明了自主學習的成分:[6]205
1.態(tài)度(attitude)。學習者自愿采取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學習,即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并積極地投身于學習;
2.能力(capacity)。學習者應該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策略,以便獨立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3.環(huán)境(environment)。學習者應該被給予大量的機會去加強自己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學習者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對于他們的學習來說至關重要。一個端正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意味著學習者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高昂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如果說學習態(tài)度是學習的前提條件,那么學習能力就是必要條件。學習者應該要善于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而就環(huán)境而言,大學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內(nèi)容不同于初高中的顯著差異之一是更強調(diào)學習者應具備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并能夠管理掌控自己的學習。作為學習者,應想方設法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積極擴大獲得學習資源的途徑;同時,教師也要盡可能地在課堂內(nèi)外賦予學習者一切學習機會。
由于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應試教育的深刻影響,我國的英語教學注重講解語法和知識點,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長期處于被動地位,這不利于他們發(fā)揮學習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束定芳認為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語言學習的本質(zhì),意識到作為語言學習者,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把自己從單純的考試和學校的課程限制中解脫出來,真正學會怎樣學習。[6]206
(一)研究問題和研究對象
筆者將Jane Willis的任務型教學模式應用指導實驗班的課前預習,主要研究能否讓學生增加課前預習的時間,能否提高他們的英語成績,能否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研究對象為筆者所執(zhí)教的浙江海洋學院兩個08級A班的大二學生:A08儲運(2)班和A08護理(1)班。筆者對這兩個班級上學期的英語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在兩個班級英語成績的Sig.值為0.928即這兩個班級的英語水平?jīng)]有顯著差異的前提下,筆者隨機選取A08儲運(2)班為控制班,A08護理(1)為實驗班??刂瓢嘤?7位同學,實驗班有38位同學。他們的教材是浙海院統(tǒng)一的教材《新編大學英語第二版》。
(二)問卷調(diào)查
筆者根據(jù)浙江海洋學院大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了一份調(diào)查問卷《大學生英語課前預習的情況調(diào)查》,旨在調(diào)查大學生對待英語課前預習的態(tài)度和進行課前預習的情況,該調(diào)查問卷為多項選擇。筆者對A08護理(1)和A08儲運(2)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男女比例是31:37,成功回收了有效問卷68份,無效問卷7份。調(diào)查問題如下:
1.你認為大學里的學習時間多嗎?19.1%的學生認為學習時間多到不知道該做什么;16.2%的學生認為學習時間多,但能自我安排好時間;51.5%的學生認為學習時間多且玩多于學;13.2%的學生認為學習時間不多,平時課業(yè)緊張時間不夠用。
2.進入大學后,你在做課前預習嗎?0%學生一直在做課前預習;13.2%的學生經(jīng)常做課前預習;63.2%的學生偶爾做課前預習;22.1%的學生從沒做課前預習。
3.如果你做課前預習,花在預習上的時間是多少?0%學生花在課前預習的時間多于三個小時;2.9%的學生花時2—3個小時;25%的學生花時1—2個小時;57.4%的學生花時少于一小時;14.7%的學生完全沒花時間在課前預習上。
4.你認為大學生不做課前預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6.2%的學生認為原因是自控能力差;41.2%的學生認為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16.2%的學生認為預習沒有用;13.2%的學生認為過分依賴老師;5.9%的學生認為時間緊張。
問題1直觀地反映出調(diào)查對象中70.6%的大二學生認為大學的學習時間很富足,但是他們的課外時間玩多于學,甚至對該做些什么感到迷惘。問題2顯示大部分學生偶爾或從未做課前預習,沒有人一直持續(xù)做課前預習。問題3表明大部分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時間小于一個小時。如果要預習完一篇長達2000詞的大學英語課文、識記新生詞和理解語言點,少于一小時的預習時間顯然是不太足夠的。從以上三個問題的結(jié)果中,我們可以得出大學生課前預習的總體情況不甚樂觀。
問題4反映出大部分學生能意識到他們不做課前預習的主要原因是自控能力差和學習態(tài)度問題,這兩個因素嚴重阻礙了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他們并非不了解課前預習和自主學習的作用和效果,但是很少一部分學生會自覺主動地把課前預習當作是一項必做的任務去完成。筆者在這里指出的課前預習并非只是朗讀幾個單詞或者隨便瀏覽課文那么簡單,而是認真嚴肅地去預習并識記課文的主題、段落結(jié)構(gòu)、語法點和詞匯。大學生能認識到學習的關鍵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說明他們承認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突出的矛盾是雖然清楚地認識到學習的決定權(quán)在自身,但往往因為懶惰散漫而不進行學習。
綜上所述,大部分學生并未產(chǎn)生自主學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沒有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以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對教師來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為學習者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實驗過程
整個實驗過程為期一個學年,控制班和實驗班的授課時間一致??刂瓢嘁猿R?guī)的普通教學進行授課;實驗班用任務型教學法(TBL)指導他們進行英語課前預習,運用任務教學法制定簡明扼要的預習提綱,將課前預習作為任務布置給實驗班學生,運用課堂提問和檢查等多種方式來檢查學生的預習工作,以此來提高大學英語課堂學習效率并給予學生一定的評估。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前任務階段(Pre-Task)
前任務階段的主要目的是為后續(xù)的兩個階段奠定基礎。將之運用到指導學生做課前預習上,教師首先要提高自我認識、責任感和統(tǒng)籌規(guī)劃能力,要從學生的真實水平和實際學習情況入手,課前預先對每個單元有一個全面充分的準備。教師角色不單只是個授課者,而是策劃者、監(jiān)控者、主持者。教師要在實踐中摸索學會如何設置一個好任務、如何用合理清晰的方式介紹解釋任務、如何能動有效地指導學生實踐任務、預計任務可能存在的問題。任務前階段的工作到位與否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課堂效率的高低、學生配合度的好壞。
本校所采用的教材采用話題模塊的形式,每個單元有一個話題。一方面,在進行新單元前,筆者先將話題內(nèi)容和課堂活動向?qū)W生做個簡單的介紹。有些課堂活動需要學生課外收集資料,筆者將之作為課前預習的內(nèi)容布置給學生,課堂上檢查此工作的完成情況。如果學生沒能完成,則扣除相應平時成績。另一方面,筆者引導學生學習重點詞匯或表達,如課文的關鍵詞匯等。筆者將課文結(jié)構(gòu)的填空題作為預習作業(yè)布置給學生,預先提出問題并要求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找到答案。
2.任務圈(Task-Cycle)
此階段主要有三個步驟,即任務、計劃、報告。
在任務階段,學生以成對或小組的形式完成任務。筆者鼓勵學生努力嘗試,但無需糾正他們的錯誤。在此階段,學生的學習過程融合了個人因素,所以錯誤是難免的。由于任務是課前預習,而且基本都在課外進行,因而較難監(jiān)控學生的預習情況,但筆者和課代表、班長、各小組組長保持聯(lián)系,讓他們幫助進行督促、注意觀察任務進展情況。
在計劃階段,學生準備向全班做報告,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介紹他們?nèi)绾芜M行此任務,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等。筆者通過監(jiān)控管理學生完成任務的進度和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加以解決,并能在學生尋求意見或建議時,給予指導和幫助。
在報告階段,學生代表在課堂上向全班做口頭陳述或交換書面報告。筆者對學生的報告做相應的評論、糾正學生在報告時犯的錯誤、總結(jié)任務完成情況并作比較和評價。
3.語言重點(Language Focus)
學習者要學以致用,需對語言重點進行反復練習識記。學生需查閱新詞匯、詞組和句型,并根據(jù)已有知識去理解課文。筆者在課堂上擴展學生在報告結(jié)果時涉及的知識點、引導學生思考語言和知識的內(nèi)涵和外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一個學年后,筆者又對實驗班進行了一項關于課前預習的問卷調(diào)查。主要調(diào)查結(jié)果如下:
(一)實驗后對預習的認知
表2表明,實驗后實驗班大部分學生的預習時間比實驗前明顯增加了。表3顯示84.2%的學生認為任務教學法指導課前預習有用甚至非常有用。在任務型教學法的指導下,學生都帶著任務去進行課前預習。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學生花在預習上的時間比以前增加了。這也改善了他們以前漫無目的的預習狀況,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了正面積極的影響。學生開始認識到如何進行課前預習才是正確有效的途徑。
表2 實驗后你做課前預習的時間是多少?
表3 任務教學法指導課前預習對學好英語有用嗎?
(二)實驗后英語成績的變化
表4是筆者在實驗前對兩個班級上學期期末英語成績進行的獨立樣本T檢驗。從中可看出,實驗班的平均分比控制班低1.7分,Sig值為0.923>0.05,表明這兩班并沒有顯著差異;表5是筆者在實驗后對兩個班級本學期期末英語成績進行的獨立樣本T檢驗。我們可以看出實驗班的平均分比控制班高了8.4分,Sig值為0.033<0.05,表明這兩個班級本學期的期末成績已產(chǎn)生了顯著差異。實驗班學生在任務型教學法的指導下,英語成績明顯進步。
表4 實驗前兩班英語成績分析
表5 實驗后兩班英語成績分析
在和學生的訪談中,筆者也得知,基于任務教學法的課前預習在一些學生中經(jīng)歷了一個由不情愿到認可的過程。同時,在應用過程中預習目標更明確,學習動機更強,自主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總之,任務型教學法下的課前預習增加了學生的預習時間,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加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zhuǎn)化為能動學習。
本實驗研究得到的啟發(fā)在于:教師的任務不僅局限于課本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應致力于采用任務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加強監(jiān)督學生在不同的學習任務中預習工作。如果學生具備了自主學習能力,就會在一種更好的能動狀態(tài)下汲取新知識。
[1]Nunan,D.Designing Task for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10-11.
[2]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6:38.
[3]Dickinson,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0.
[4]Little,D.“Learner Autonomy in Practice”,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C.I.L.T.,1990:7.
[5]Wendon.A.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M].Great Britian:Prentice Hall,1991:15.
[6]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Abstract:As a means of independent learning,preview can correct college students'attitudes towards study and cultivate their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This i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pplying task-based learning (TBL)to instructing students’preview.Before the experiment,a questionnaire on preview is conducted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and the control class.The questionnaire results reflect that students do not attach much importance to preview.The experiment lasts two semesters.On the premise of same teaching time,the experimental class receives TBL training in English preview before class,while the control class receives the conventional teaching instructi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udents spend more time previewing,and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for the benefit of stimulating better learning potential.
Key words:task-based learning;preview;experimental study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ask-based Learning in English Preview
CHEN Jia-y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 316000,China)
H319.1
A
1008-8318(2011)01-0075-05
2010-08-25
浙江海洋學院校級科研項目“任務型教學法指導課前預習對英語學習的有效性研究”(編號:X09M28)。
陳佳園(1981-),女,浙江舟山人,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