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素芳
新生兒溶血病(HDN)是由于母嬰血型不和,胎兒紅細胞進入母體循環(huán)使母體產生了相應的Ig類抗體,該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huán),發(fā)生同種免疫而引起溶血。ABO-HDN的嬰兒黃疸較輕,且大多在出生后1~2 d出現(xiàn)黃疸,易被誤診為生理性黃疸。Rh-HDN的嬰兒產后立即發(fā)生溶血,出生2 h后黃疸指數(shù)可升高,必須盡快換血治療,否則,將發(fā)生膽紅素腦病或死亡[1]。因此,及時準確的血清學檢測對新生兒溶血病的診斷與治療有重要價值。我院51例HDN患兒的血清學檢測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我院新生兒科送檢母嬰血型不和的新生兒黃疸血樣101例,其中男70例,女31例,男女患兒比例2.26∶1。必要時加送母親血樣本。
1.2 試劑和儀器 抗-A(B)血清,抗-D試劑,抗人球蛋白試劑,2-Me均由長春博訊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ABO標準血細胞:本室自制。FYQ型免疫微柱孵育器,TD-3A型血型血清學離心機(長春博研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提供)。BASO-2002-2離心機。
1.3 方法 應用微柱凝膠技術對母嬰標本進行ABO和Rh血型鑒定,患兒標本同時進行溶血三項實驗,具體操作參照文獻[2]。HDN的診斷標準:母嬰血型不和,新生兒血漿和/或紅細胞放散液中檢出可致敏新生兒紅細胞的血型抗體者可診斷為HDN,以抗體放散實驗為最終診斷標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計數(shù)資料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ABO系統(tǒng)HDN按血型統(tǒng)計結果 A型檢出率為69.2%,B型檢出率54.5%,A型HDN與B型HDN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57,P >0.05)。見表1。
表1 ABO系統(tǒng)HDN檢出率按血型計算 例
2.2 Rh系統(tǒng)新生兒溶血病統(tǒng)計結果 51例HDN中RH系統(tǒng)新生兒溶血病3例,檢出率為0.06%。A、B、AB患兒各1例,3例RH新生兒溶血病中直抗實驗為(2+~4+),釋放實驗均為(3+)。見表2。
表2 Rh系統(tǒng)HDN的統(tǒng)計
2.3 檢出HDN的樣本三項實驗陽性結果 ABO系統(tǒng)HDN直抗實驗陽性率為12.5%,游離抗體實驗陽性率為70.8%,放散實驗陽性率為100%。RH系統(tǒng)HDN直抗實驗陽性率為100%,游離抗體實驗陽性率為66.7%,放散實驗陽性率為100%。見表3。
表3 檢出HDN的樣本三項實驗陽性結果 例(%)
ABO系統(tǒng)新生兒溶血病,多發(fā)生于O型母親和A型或B型的嬰兒,本次統(tǒng)計結果A型和B型嬰兒之間的發(fā)病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于自然界廣泛存在A,B血型物質,如某些植物、花粉、細菌中,O型母親通常在受孕前就已經(jīng)接觸過A、B血型物質的刺激,并產生了相應的抗-A和抗-B的Ig抗體[3],因此ABO血型不和而發(fā)生HDN的機率相當大。文獻報道的檢出率是54.5%[4],而本次統(tǒng)計的結果是49.0%與文獻的檢出率相符合。
由于新生兒A(B)抗原密度比成人低,結合抗體亦較少,再加上試驗檢測時機即標本送檢時間的影響,故許多新生兒ABO溶血病的標本直接實驗呈弱陽性,甚至大多數(shù)標本呈陰性[5]。而Rh-HDN的直接抗人球蛋白實驗相當強,一般≥++。因此直接抗人球蛋白實驗陽性的強弱是區(qū)別ABO和Rh溶血病重要證據(jù)。本文ABO-HDN直抗實驗陽性率為12.5%(6/48),Rh-HDN的陽性率為100%(3/3),從表2可以看出Rh-HDN的直接抗人球蛋白實驗結果為(++~++++)。本文3例Rh-HDN中有2例患兒RH陽性,其母RH陰性,是由抗-D抗體引起。1例患兒高度黃疸,總膽紅素:425 μmol/L,為第二胎第二產,但患兒和其母ABO和Rh血型均相同,溶血病“三項實驗”結果顯示:直接實驗陽性(++++),放散實驗實驗陽性(+++),中心血站疑難血型室抗體鑒定是由抗-E抗體引起,確診為ABO系統(tǒng)以外新生兒溶血病。經(jīng)換血治療,痊愈出院。有文獻報道,Rh(D)血型檢測作為常規(guī)檢測項目,Rh血型系統(tǒng)的意外抗體中,以抗-E的頻率超過抗-D[6]。游離實驗是檢測新生兒血清中是否存在與其紅細胞不配合的ABO以外抗體和/或Ig-A(B),可提示病情嚴重程度??贵w釋放試驗由于使用間接抗人球蛋白方法分別檢測放散液和酶處理的紅細胞,因而敏感度最高,1項實驗陽性即可確診HDN。本文ABO-HDN和RH-HDN抗體實驗陽性率均為100%,這也支持HDN實驗室主要依據(jù)是患兒紅細胞放散液中被檢出來自母體對應的特異性抗體的原則。
綜上所述,新生兒溶血病三項實驗是公認可靠的實驗檢測方法,確診HDN實驗室主要依據(jù)是患兒紅細胞放散液中被檢出來自母體的對應的特異性抗體[7]。臨床上對那些黃疸且母嬰血型不合的溶血病新生兒,要及時送檢血清學檢測,以早期明確診斷,及時治療。
1 劉達莊主編.免疫血液學.第1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2.97-102.
2 廖長征,黃衍鋒.微柱凝膠技術用于新生兒溶血病診斷的效果評價.中國熱帶醫(yī)學,2007,3:436-437.
3 王慕主編.兒科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108-110.
4 倪建萍.154例新生兒ABO溶血病檢測結果分析.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7,15:79-82.
5 劉明霞,渾守永,王玉芝.孕前抗體篩查對預防新生兒溶血病的臨床意義.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23.
6 吳遠軍,吳勇,陳寶嬋.Rh血型抗體的檢測及結果分析.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8,24:604-606.
7 吳遠軍,吳勇.母嬰血型不合HDN患兒致敏紅細胞的抗體特異性.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8,24:727-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