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健華 賈幼珍 范澤輝 楊建波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是大多數血站進行血液采集前對無償獻血者進行篩查的項目之一,也是造成血液復檢報廢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減少血液資源浪費,節(jié)省材料成本,降低血液復檢報廢率,降低血源誤淘汰率,筆者針對獻血者轉氨酶初篩檢測過程中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有針對性的采取了措施,報告如下。
1.1 調查對象 2008至2010年本地區(qū)自愿無償獻血者ALT初篩及復檢血液檢測結果。
1.2 儀器與試劑 初篩ALT試劑(北京利德曼)初篩儀器:北京倍肯F-6124型半自動生化分析儀;復檢采用試劑:(日本和光,四川邁克)復檢儀器:7600-010ID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3 方法與判斷標準 選擇實驗室報廢的臨界值血漿,以其檢測結果為真值,由操作人員對質控品進行連續(xù)10次的檢測,計算平均值。根據計算結果對半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參數進行調整。
改后因數=原因數×(真值/平均值)。初篩及復檢ALT檢測均采用速率法,初篩采取末稍血50 μl離心取血漿用于檢測,ALT檢測結果初篩<40 U者予以采血并留取復檢血樣。復檢采用兩種試劑進行檢測,1孔或2孔>40 U均判為不合格。所有試驗嚴格按照儀器及試劑說明書進行。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P<0.01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008至2010年遷安市無償獻血ALT復檢淘汰率為0.41%,且呈顯著下降趨勢(χ2=12.46,P<0.01)。見表1。
表1 2008至2010遷安市無償獻血者ALT復檢淘汰率情況
由于ALT廣泛存在于人體的血液和組織器官中,是一種非特異性指標,它的增高受多種因素的影響[1],,除病理因素外,與獻血者的生理因素(如體重)、藥物、飲酒、運動均有一定關系,導致血液ALT不合格的比例較大,給血液資源和血站的人力、物力等造成較大損失,因此1最好的辦法是在獻血前進行ALT預篩[2];本血站自2008年3月開始進行獻血者ALT初篩檢測,但仍有較大比例的不合格(0.77%),造成血液的浪費;另外,尚有部分初篩淘汰獻血者持醫(yī)院檢測合格化驗單來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獻血者的獻血熱情[3]。針對以上情況,筆者對初篩檢測過程中諸多因素進行分析,認為影響ALT檢測結果最關鍵的是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因此,筆者認為確保初篩ALT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迫在眉睫。因本血站實行血液標本的集中檢測,集中檢測實驗室每年均參加衛(wèi)生部臨床檢驗中心的ALT的室間質評活動,且連續(xù)多年ALT成績均為100%,并且實驗室對ALT的檢測過程進行室內質控,能夠有效控制檢測過程的變異,能夠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在2009年初,筆者從實驗室報廢的血液中選擇無乳糜、無黃疸、無溶血的外觀正常的臨界值陽性血漿制作成質控血清,以實驗室檢測結果為真值,用同一標本在所有初篩半自動生化分析儀上進行檢測,剔出異常結果,取平均值,按公式計算改后因數,修改初篩半自動生化分析儀參數。從表1中可以看出,自2009年對半自動生化分析儀參數調整以來,ALT的復檢淘汰率呈顯著下降(χ2=12.46,P<0.01),有效降低了血液復檢的不合格率,運行兩年來從未再次發(fā)生獻血者反饋與醫(yī)院檢測結果不一致現象,讓無償獻血者的血液得到了充分有效地利用。
1 陳文彪,無償獻血者ALT偏高原因淺析.臨床輸血與檢驗,2001,3:40.
2 魏增慧,王飛,董曉霞.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不合格原因分析與預防.中國輸血雜志,2010,23:1058-1059.
3 任會瑩,楊少玲,王云強,等.秦皇島市有效降低ALT報廢率的探索.臨床輸血與檢驗,2011,13: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