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丹 (浙江江山市婦幼保健院 324100)
由于老年女性獨特的心理和生理狀況,加之患病和入院治療給患者帶來的生理上的不適和心理上的應激,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結合我院針對性心理護理的58例老年婦科手術患者的護理經驗,探討如何做好老年婦科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
1.1 研究對象與方法 收集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于我院治療的老年婦科手術患者58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護理方法;將我院同期在傳統(tǒng)護理基礎上實施針對性心理干預的老年婦科手術患者58例作為干預組。對兩組患者焦慮和抑郁及生活滿意度等相關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比較。對照組,年齡60~79歲;子宮脫垂30例,卵巢良性腫瘤11例,子宮肌瘤4例,子宮內膜癌7例,卵巢惡性腫瘤3例,子宮頸癌2例,外陰癌1例;合并高血壓15例,合并心臟病8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貧血2例。干預組患者中,年齡60~78歲;子宮脫垂29例,卵巢良性腫瘤13例,子宮肌瘤3例,子宮內膜癌5例,卵巢惡性腫瘤4例,子宮頸癌2例,外陰癌2例;合并高血壓17例,心臟病7例,糖尿病5例,貧血3例。兩組患者在平均年齡、所患疾病、相關治療、合并癥等方面大體一致。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傳統(tǒng)護理措施。入院當日給患者及家屬講解病房環(huán)境、醫(yī)院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等;由責任護士做術前準備工作,交代禁食禁飲時間;術后講解活動技巧、合理飲食等。
1.2.2 干預組 在實施傳統(tǒng)護理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況,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①焦慮、擔心病情的患者:鼓勵她們多聽音樂和廣播,適當的在醫(yī)院和病房里散散步,轉移她們的注意力;關心、同情、體貼患者,幫助她們解決具體困難;對疾病的性質加以科學的解釋,使其對病因有正確的認識,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列舉身邊病友的事例,鼓勵她們多交流。②有強迫傾向的患者:注意給予情感方面的支持,同時要關心、體貼她們;努力幫助她們找出引起自身強迫的原因,讓她們說出自己的問題和困擾,幫助其發(fā)現自身的一些不合理觀念和一些需要改變的行為,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可以適當的采用漸進性肌肉放松療法,幫助患者消除強迫思維和行為。③人際關系敏感型患者: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多關心她們的生活;鼓勵家屬多陪伴、探視患者,指導他們關心和理解患者,增強社會、家庭支持。④敵意傾向的患者:多向她們解釋我們采取的相關治療及護理措施的必要性,努力和她們“做朋友”,爭取她們的理解、支持及配合;找出讓她們產生敵意的原因,疏導患者易怒、不易控制的情緒;教她們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防止情緒波動過大,避免心態(tài)失衡。⑤睡眠障礙的患者:針對患者睡眠障礙的原因,合理膳食指導,適時進行心理疏導,為她們創(chuàng)造良好睡眠環(huán)境;如干預措施無效,可以對其進行一定的催眠訓練,必要時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適量地應用催眠藥物。
1.3 焦慮和抑郁評定[1]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在患者充分理解和配合的基礎上,由責任護士負責回收、解釋問卷的內容和相關要求。凡調查涉及敏感內容,在調查前申明本研究不會給受試者帶來任何負面影響。問卷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以匿名方式完成。正式調查前,對上述問卷進行了預調查,根據預調查結果對易產生歧義的個別條目做了適當說明。焦慮的評定采用焦慮評定量表(SAS),抑郁的評定采用抑郁評定量表(SDS)。統(tǒng)計量表的標準分,以我國常規(guī)的上限為界,SAS標準分>50為焦慮狀態(tài),SDS標準分>53為抑郁狀態(tài)。兩表各有20個項目,每個項目按出現的頻度作4級評分:沒有或很少的時間為1分,小部分的時間為2分,相當多的時間為3分,幾乎全部的時間為4分。
表1 兩組老年婦科手術患者生活滿意狀況比較 (分,s)
表1 兩組老年婦科手術患者生活滿意狀況比較 (分,s)
組 別 例 數 入院第1d 術前第1d 手術當天 術后第1d 出院當天對照組 58 9.67±3.10 9.41±2.74 9.18±2.63 9.34±2.26 9.61±2.12干預組 58 9.71±3.13 11.39±2.74 11.11±2.71 11.41±2.95 12.15±3.83 t, P 0.07, >0.05 3.89, <0.05 3.89,<0.05 4.24, <0.05 4.41, <0.05
1.4 生活滿意度評定[2]采用專為老年人設計的國際通用LSIA量表,LSIA由20個問題組成,答卷的最高分為20分(滿意度最高),最低分0分(滿意度最低)。
2.1 患者焦慮、抑郁狀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焦慮28例(48.3%),焦慮評分為(47.3±13.4);抑郁22例(37.9%),抑郁評分為(48.5±14.9)。干預組患者焦慮15例(25.9%),焦慮評分為(41.3±12.6);抑郁11例(19.0%),抑郁評分為(37.3±12.3)。干預組患者焦慮、抑郁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分別為6.25、5.12,P<0.05);干預組患者的焦慮、抑郁得分也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分別為2.50、4.40,P<0.05)。
2.2 患者生活滿意狀況比較(表1)干預組患者在入院第1d和對照組患者的生活滿意度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在術前第1d、手術當天、術后第1d和出院當天的生活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隨著現代醫(yī)學模式的轉變,護士的工作絕不只是停留在簡單的打針、發(fā)藥上,明確其接觸對象是處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應將護理的著眼點放在患者這個整體上[3]。手術是一種特殊的治療方法,在普通情況下,手術可使受術者康復,但手術又有威脅生命的潛在危險,所以說手術治療具有雙重性,它既有去除疾病、修復組織的功能,也有損傷組織、器官及機體的可能性,它既能解除患者肉體上的痛苦,也能因摘除某一器官等破壞性手術而增添患者的精神負擔[4]。老年女性適應能力差,情緒穩(wěn)定性降低,容易產生煩躁、焦慮、抑郁等情緒,手術作為一種刺激源反過來又會加重負性情緒[5],進而影響了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
本組資料顯示,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措施,可以消除其焦慮、抑郁情緒。結合老年手術患者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采取護理措施,避免了籠統(tǒng)的心理護理缺乏針對性的缺點,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提高了她們的生活滿意度。
[1]劉玫玫,張洪梅,陳紅燕.護理干預對孕產婦分娩前后焦慮和抑郁心理問題的影響[J].淮海醫(yī)藥,2010,28(3):276-277.
[2]田振,郭偉,張科學,等.社會轉型期農村“空巢”老人生活滿意度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6):820-822.
[3]吳秀敏.60例婦科患者焦慮原因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18):73-74.
[4]年衛(wèi)紅,張桂梅.醫(yī)患溝通在30例婦科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8,20(19):2315.
[5]鄭舟軍,金曉紅,樂富軍,等.舒適護理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6):531-532.